点击上方播放键收听
熊的借阅人生电台vol.075
本期特邀主播:姗姗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网络人气作家:苏更生的人生。
在她的首部随笔集《亲爱的,去生活》中,苏更生袒露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窘、勇气、痛苦,以及爱与成长。
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篇 “闪着光像钻石一样孤独”,描述的是苏更生在失去至亲后,心碎又无可奈何的哀伤。
多少悲恸最终也只化作一句想念:“我想你,我想见见你。”
这篇文章读起来可能有些许悲伤;
而熊爷觉得,除了悲伤之外,我们更要记得:
趁亲人和朋友都还在,要多见见面,多聊聊天。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苏更生
闪着光像钻石一样孤独
时间过得好快,已经立秋了,还好热度并未减弱,我喜欢夏天,又热又闹。
日子轰轰隆隆向前,让人觉得沮丧,只有夏天让人安慰。
前阵子过了生日,回想了这几年,我感觉2008年和今年都是我人生里比较特别的年份。
这两年里发生的事,实在太突然了,突然到它们结结实实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今年之前,我以为人生里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2008年,太丧了,从来没有觉得有哪一年比2008年更坏了。
但今年1月里,我外甥女因煤气中毒而去世,与她同住的三个孩子也去世了。
我突然觉得,更坏的事情来了。
事发到现在,我一直没想明白至亲去世对我来说是什么,前几天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我人生里受到过的最严重的打击,直接又惨痛地把我摔在地上,忙乱的日子突然就咯噔停了一下;
那之前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快要没电了——确实,我就像一部随时快要红格的iphone,虚弱,焦虑,但当时,我就彻底关机了。
我回长沙去见了她最后一面。
回到北京后,我好像有点抑郁,整天感觉头比实际大出几倍,什么都不想做。
看过心理医生,她说这是正常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在北京最冷的时候,我不敢关窗睡觉,忍着日复一日的感冒咳嗽。
我并不怕死,我怕的是心碎。
我做过记者,见过很多死人、很多事故、很多不公平,我比别人接触过更多的灾难背后的悲痛。
可是人就是这么奇怪,只有灾难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时,才会明白心碎是什么意思。
出事后,我没有梦到我外甥女,按我和她的关系,她会来看我一次吧。
这几个月,我跟她爸爸,也就是姐夫说过一次这件事。
他最近开始跑步,每天跑十公里,我甚至不敢打电话给我姐,总不能问一句,你最近好吗?一一好个屁。
我妈跟我说,让我把外甥女的微信删了。
我没删,留个念想也挺好的,虽然也不太可能
去听对话里的语音。
昨天早上我还在睡觉,做了整晚的梦,最后一刻,我坐进车里,正在系安全带,副驾驶位边的门开了,有人递给我手机,她说:“姨姨,你早就问过我有没有找小开男朋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闹钟响了。
我听到钟响起来了,一声、两声、三声,声音越来越大,知道我在做梦,是她来看我了。
我一时着急起来,怎么办呢?
我有很多话要问她呢,可是闹钟响起来了,我不能留在梦里。
我甚至来不及扭头看到她的脸,我就醒了。
起床后我很生气,安排这么多工作干什么呢?
定7点半的闹钟干什么呢?我还有好多话想问她呢!
梦会不断褪色,我害怕过完当天,连梦到她这件事都忘记了。
于是我坐在椅子上,把这个场景反复地想了很多次,我坐进车里,她递来手机,说:“姨姨,你早就问过我有没有找小开男朋友。”
然后就开始哭,哭完就洗脸刷牙,出门办事。
至亲晚辈突然意外死亡,这种感受太复杂了,似乎也有积极的地方,让人更珍惜生命,更有安全意识;
但很多时候我只是很黯然地想起她,我总觉得她还在长沙啊,没什么改变,后来认真想,她已经去世了。
有时候在干个什么事,突然就想起她来了,觉得得很黯然,没意思。
去年“五一”回长沙,请她和师兄吃饭,帮她介绍实习单位。
吃完饭我带她去买化妆品,因为她长痘痘啊,没想到那竟然是最后一面,在殡仪馆见到她,眼泪不停地流啊流啊流,又哭不出声,心里就在说我的孩子呀。
虽然她只比我小七岁,但是我总觉得她像我的孩子,我看着她出生啊,长大啊,从婴儿变成小孩,从小孩变成小站娘,从小姑娘变成大姑娘。
人们总会说要克服痛苦,但是痛苦是没有办法克服的,甚至没有办法遗忘,唯一能做的是和这种痛苦共处。
我刚刚算我比她大几岁,我想我只比她大六岁啊,怎么现在比她大七岁了,后来才想明白,她不再长大了。
我大概是非常爱哭的人,遇到事情害怕就哭,觉得难过也哭,快要崩溃时也哭,反正只要有事,就不停地哭,可是哭完,还是像个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人好孤独啊,我们寒喧,聊天,递给彼此一支烟。
没人知道,这个皮囊下,有一颗破碎的、正在哭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