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东:
西北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具体的措施是怎样的?
谢丹:
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根”的办学理念,因此早在2013年,学校就开始了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推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满足行业需求、提高学生行业竞争力的同时,学校更加突出对人才培养多样性的重视,
全面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
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人才培养
2014年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推行小班研讨式教学、本科生导师制,依托强大的学科、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生实现梦想和成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保障下,由导师和学生在专业培养方案下,研究搭建每个学生自己的培养方案,方案包括“课程模块、知识体系、人文素养”,学生可以自主选课、选老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决策、规划、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实验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就是本硕连读,又称荣誉学院。举全校之力培养拔尖领军人才。学生在读期间有4次更换专业的机会,聚全校优势资源,结合大类培养、本硕贯通、灵活选择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专设奖学金、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等特别措施,培养学生持久竞争力
第三学年结束后,成绩合格的学生全部获得免试研究生推荐资格,赴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最优质平台深造发展,近20%的学生到QS排名前200名高校深造。
全英文授课专业
是国家教改项目之一,目的是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采用全英文授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除外),考试、论文撰写等均采用英文,部分课程聘请外籍教师讲授;采用全新培养方案,实行独立编班,中外学生同堂授课。优先获得国际交换生资格,优先参加国际夏令营活动。部分课程使用外国原版高水平教材,费用由学校承担。学费与普通生一致。今年,在全国投放招生计划102名,分别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七个专业开班。
中外合作办学
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采取4+0的全英文培养模式,学生同时达到两校毕业标准后将获得两校学士学位。2017年第一次招生,学院整体引进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模式,授课教师50%为英方教师,采用双学籍注册、学省在校区间均可享有出国游学、交流学习的机会,成绩优异者也可申请转入英方学校学习,合格毕业生将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优秀学生可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保送硕士生、博士生的机会。
学生国际化培养
通过以“学生国际化培养”为核心的翱翔四海计划、以“教师国际化”为核心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工程、以“国际学术声誉提升”为核心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工程和以“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国际化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多种模式。创建了中外学生同堂授课、同卷考试、同室科研、同班活动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国际化人才本土教育模式的“国际班”。先后与25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亲密合作关系。
西北工业大学也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建设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申请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的双学位培养、境外高校的校际短期访学、境外机构的实习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竞赛、游学等国际化的活动,扩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