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内蒙古博物院又被青核桃教育承包啦!
这一次,青核桃教育邀请到了《内蒙古晨报》小记者的几位同学作为本期课程的学员。小学员们被分成两组,分别跟着青核桃教育的两位老师,一起进入内蒙古博物院中,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穿越内蒙古的古往今来。
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老师向大家介绍课堂规则。
两位老师带着学员们进入不同的展厅,为他们讲述着内蒙古以往的风雨和时光。
学员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眼前的文物与展品,一股脑儿蹦出来的问题让老师们应接不暇。
小学员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看法,小脑袋飞快运转。
老师的讲解好有趣啊,小学员们眼神专注,根本没注意到身旁有人拍照。
“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内蒙古版图吗?和现在的差别很大。”
大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像过山车般自由翻转。
学员们簇拥在老师周围,不时拿起手册和笔记本做记录。
“同学们来看看,这件文物有什么特点?”
课程中设置的寻宝环节让学员们兴奋不已。
学员们围在展柜前,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思考每件文物在以往有何用途。
“这个像一顶皇冠,但顶子上的是什么鸟?”
“像鸽子,还像老鹰。”
不少小学员对于老师讲过的每段历史都要琢磨得明明白白,这种对知识“较真”的学习态度值得好多人学习。
“我没太明白冯玉祥五原誓师这段故事,老师可以再讲一讲吗?”
有的小学员对于没能记牢的知识点,会在课间休息时返回展柜前寻找答案。
有的小学员沉浸在与同伴互相学习、分享知识的世界里。
透过小学员们干净工整的字迹,不难看出大家对知识的敬畏。
在讲解环节结束后,学员们需要细心回顾课程内容,将探索手册中的问题回答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