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森物理
我是一只初中物理老师。每天清晨5点,发一篇考试提分方法或教育心得,都原创,不瞎发!全是实战总结,不整虚头巴脑的理论!欢迎愿为孩子走心用脑,积极向上的家长关注;对孩子不走心,怨天尤人的家长,就别关注了! 我是柴森, 我在北京西城,我爱大北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生活物理】腊八节!物理老师带你"玩"转春节 ·  14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韩国空难惨烈,鸟撞飞机有多危险? ·  20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2025年寒假.北京--物理大视野】拔尖创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柴森物理

以为孩子上课听懂了,其实根本还不会!

柴森物理  · 公众号  · 物理  · 2017-01-10 17:08

正文

简介:我是一只初中物理老师。每天清晨5:00起床,会发一篇儿考试提分方法,或优秀家长的孩子教育总结,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关注后,在左下角“考试提分”里)
只欢迎为孩子走心、积极向上的家长关注;对孩子不走心,怨天尤人的朋友,就不要关注了!
柴森是真名,不是网名,不是艺名!



作者:柴森




下课了,孩子从教室蜂拥而出,有一位家长,一直待学生散去。然后赶忙和老师说两句:“柴老师,您好,我是xx的家长,您看ta课堂上怎么样?能听懂吗?能跟上吗?

这是我作为老师,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

由于绝大多数朋友,不是教育行业的,“能听懂吗?”这是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或者说,怕孩子听不懂,这是家长朋友们,最大的一个担忧。

我倒觉得家长们,其实问错了!为啥呢?

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仅供朋友们参考。

我教了好多孩子了,真正课堂上听不懂的是极少的(除非是主动不听的)。因为听懂一堂课,只需要最基本的公式、定理。

因此,只要孩子课堂上认真听,不说话,注意力适当专注。就一定能听懂。

但孩子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听懂了,就会做了。其实听懂距离会做,还差了八丈远呢!

数学、物理中,听懂≠会做。

上课听懂的过程,就特别类似于,老师是公交车司机,孩子是乘客,解一道题,就如同开车载着孩子,从世界公园门口,到北京西站,怎么走,什么时候拐弯,什么时候走辅路,哪个口儿上桥,怎么绕,什么时候出辅路。其实孩子,自己动脑子的地儿并不多!因为老师会一直引导孩子前进。

而孩子自己做题的过程,就如同,给孩子一个交通工具,让他自己开车,从世界公园到北京西站。您看他,在只坐一次公交车的前提下,能自己完成任务吗?对了,并且还有时间限制,因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

大部分孩子都不行。

因为自己开车,和坐车是两码事儿。

好多朋友都会开车,也肯定知道,在驾校学开车时,听教练师傅,说一百遍,也不如自己真正开一遍,感受深。

并且,很多司机,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坐车不记路,自己开车时才记路。

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因此,我经常强烈建议:凡是在上课第一次没做出来的难题、中档题,所有孩子,都需要重新回家盖住答案,重做一遍。

我曾经在三四年前,就在班里做过这个实验。

一个班,30多人,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周讲过的一道电学大题(有一定难度),在不提示复习的前提下,大概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做出来。大部分孩子,又不会了。

因为数学、物理,学习,都是这样,一道题目,在思路上,包含好多细节,一周不看,绝对会忘,那么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为什么不愿去复习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与人性有关。与孩子无关,与年龄无关,

大多数人,在上学时都有过,记了好多笔记,但都不看的经历。

为啥呢?因为,将课堂上的详细笔记,在脑瓜儿中重新过一遍,这就需要,将课堂上动过的脑瓜儿,重新再转一遍,这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过程。

而在课下,在相对来说,没有太多压力的环境下,主动给自己找点儿苦吃的人,是很少的。。。

大家都是逃避痛苦,躲避挫折的,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第二,老师在讲一道题目前,往往都让孩子们,先课堂上自己做一下。若没做出来,这道题,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坑”,摔倒了。若还没从此爬起来,人是很少愿意去,主动回忆,自己摔倒过,遇到过挫折的地方的。

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很多小孩,若考砸了,往往把考砸的试卷都塞到学校课桌最里面,或者,书包最里面,巴不得永远不再看它。

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越低年级的小孩,这一点,体现的越明显。。。因为打开试卷后,再回顾时,就满是痛苦。。。而人又是主动逃避痛苦的。。。

因此,你看,基本上,当个老师,都是半拉心理学家。。。。要想教好,可绝不仅仅是,会做个题就行。

别看我,平时在讲台上,还是非常open,挺能引导课堂情绪、氛围,搞的一大班人,上课可开心了。

但平时,私底下,是非常内向的。若呆家里,没人与我说话,一天我也不会说一句话。。。我就特别喜欢安安静静的,并且,也不喜欢嘈杂的体育项目。。。

内向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想事儿,比较多。这一方面,我是典型。。。

这些,都是我平时瞎琢磨的,可能有对的地方,有不多的地方,写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很多表面现象,只有知道,它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复习的本质,是熟练。

很多东西,不熟练是绝对理解不透的。。。

中高考,对学生的要求,从来不是会,而是熟练!只满足于会,就去参加中高考,就如同,刚刚学会开车,就去参加汽车拉力赛。。。

那结果,可想而知。。。

我觉得,世界上,好多事儿,其实都是想通的,就跟,我们平时,去医院看大夫,都愿意找老大夫看,而对新大夫,就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为啥呢?

因为老大夫,天天看病,可能在病人眼里的疑难杂症,在大夫眼中,稀松平常。。。因为他可能看了一辈子病了。。。每天都看。对她/他来说,就不是个事儿。

因此,我们看病喜欢找资深大夫,打官司,喜欢找资深大律师,孩子找老师,喜欢找资深教师;找司机,都喜欢找资深司机。都是一个道理。。。。所谓“资深”,其实都是重复的遍数多,经验丰富,啥情况,都见过。。。

因为,适当的重复(复习),理解的深度,肯定和仅看一遍,是不一样的。。。要深的多。。。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看同样一部电影,看两遍的经历。。。。

反正,我是有过。那么在看第二遍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于我来说,非常不一样。(我曾经就把《变形金刚123》重新又看了一遍),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注意到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是我在看第一遍时,远远没有发现的。。。

看电影、电视,这些不需要动脑瓜儿的东西,做第二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更何况,学习,这种需要动脑子的地方了。。。

以上观点,以管窥豹,以蠡测海,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多多担待。。。





柴森:



我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初中物理题型技巧。您若需要,长按下图3秒,或搜个人微信号:chaisenwuli1600。可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