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史上最贵”裁员计划!
日前,据德国《Handelsblatt》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管理层将在4月给所有员工发信,为离职员工提供非常丰厚的遣散费。
对于一位在办公室工作、月薪近8万元人民币且在公司工作至少30年的中层经理来说,遣散费或超过400万元人民币。
奔驰CEO奥拉·卡列尼乌斯表示,丰厚的遣散费能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相关细节已经与企业职工委员会达成了一致。
据报道,奔驰提出的“加速”遣散方案有效期至今年7月31日,针对生产领域以外的员工,且需双方同意,即员工可以拒绝遣散提议,公司也可拒绝员工的自愿离职申请。
在今年2月,奔驰宣布至2027年将削减10%的生产成本,并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但承诺不会关闭德国的工厂。据
德国《Handelsblatt》
报道,公司目标是在2027年前节省50亿欧元。为达成这一目标,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减少产量和销量,包括裁减德国总部的行政职位。
由于德国法律对员工提供解雇保护,奔驰无法在2034年底前进行强制裁员。因此,公司必须向员工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方案,鼓励他们自愿终止合同。据悉,奔驰将于4月底向德国公司超过三万名员工发出个人书面提议,并为部门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制定单独的裁员计划。整个遣散计划将从今年4月持续执行至明年3月。
此前,网传奔驰及其在华子公司正计划在中国裁减高达15%的员工。另有消息显示,此轮被裁员工可获得N+9【(工作年限+9)*月均工资】的赔偿,若未来两个月未入职新公司,还可拿到3月和4月的工资。
一位接近奔驰中国的人士透露,此次裁员系“普裁”,销售、金融两家公司几乎每个部门都参与了。被裁的员工中,大比例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雇员。
对此,奔驰中国发表声明称,业务的整合或削减将不可避免地涉及部分员工的工作安排。奔驰中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秉承坦诚协商、友好负责任的态度,为相关员工提供尽可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跟进方案。
奔驰之所以选择遣散部分员工,与当前公司正处在的艰难处境有关。
奔驰此前公布的2024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为1455.94亿欧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全年毛利285.76亿欧元(约2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19.5%;毛利率降到19.6%,是奔驰四年来第一次全年毛利率跌破20%。税后净利润为104.09亿欧元(约789亿元
人民币
),同比大跌了28.4%。
汽车主业方面,数据显示,奔驰2024年全年销量198万辆,同比下降3%。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71.4万辆,同比下滑6.7%,是奔驰全球跌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下滑,但研发支出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乘用车部门的研发支出为87亿欧元,主要用于对未来平台和科技的投资,特别是对全新一代操作系统MB.OS的投资。轻型商务车部门的研发支出为10亿欧元,主要用于对未来更灵活的轻型商务车新平台的投资,包含纯电车型的VAN.EA平台和燃油车型的VAN.CA平台。
面对挑战,2月20日,奔驰集团表示,其将为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将在本土进行研发,并搭载中国特有的应用程序和车机内容,包括专属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其中能够适应复杂城市交通的“无图”L2++全场景高阶智驾功能将率先部署在中国和美国的全新CLA上。
作为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占总体销量超三分之一。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曾多次公开表示,中国依然是奔驰最重要的市场,未来几年将加大在华投资,继续增加研发和生产投入。
实际上,2024年以来,不止奔驰,同为BBA(奔驰、宝马、奥迪)中的另两家在中国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奥迪视为重要市场的中国,奥迪2024年的销量下滑了10.9%。同期,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了13.4%。
其他国际豪华车形势也不容乐观。2024年,保时捷在全球5个主要市场中,有4个实现销量增长,但在中国市场却出现下滑,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8%。雷克萨斯在2024年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为181906辆,同比增长仅为0.3%,与2021年的22.7万辆的销量相比,差距较大。
这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汽车品牌在豪华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的现实。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外资豪华品牌销量287.65万辆,较2023年下滑10%。而自主中高端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上涨,全年销量182.3万辆,同比增长76%。
“为了确保公司的竞争力,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公司更快、更精简、更强大。”在今年2月20日召开的财报会上康林松表示。
本次财报会上,奔驰提出,到2027年将生产成本降低10%,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应对材料成本问题,固定成本削减举措也将持续到2027年。
为精简全球产品线,奔驰确认停产A级,现款A级掀背车是最后一款,后续不再推出换代车型。
奔驰A级自 1997 年推出,现已是第四代车型,最新一代于2018年发布,2023年进行更新。奔驰首席技术官 Markus Schafer 表示,品牌需要更具全球吸引力的车型,掀背车在欧洲受欢迎,但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表现不佳。
奔驰紧凑型车型从7款减少至4款,分别为CLA轿车、CLA猎装车、GLA和GLBSUV,A级停产后,CLA将成为奔驰最便宜的入门车型。
奔驰计划2026年推出下一代CLA车型,基于全新电动平台MMA,提供混动和纯电版本,此外奔驰取消了原计划用于 EQE和EQS后续车型的MB.EA平台,转而使用现有平台。
第一代CLA于2013 年发布,“CL” 是德语 Couple Leicht 的简称,译为轻便的双门跑车,“A” 代表奔驰车型规格中的紧凑型轿车。结合起来,CLA 就是紧凑轿跑。
“CLA 只保留了名字,每一个部件都是重新设计”,奔驰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表示,全新 CLA 是奔驰近二十年技术积累的首发车型,未来两年推出约二十款新车型。
此外,奔驰透露超30款新产品规划,并重点关注高端豪华和核心豪华车型。其中,2025年发布3款油车、1款电车;2026年会有8款油车、10 款电车;2027年则有8款油车和6款电车发布。
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无图L2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也将加速落地。在生产制造方面,通过本土化生产,奔驰预计能降低10%的材料成本,并提升北京奔驰的运营效率,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来源 |
《商学院》杂志
综合自
大象新闻、证券时报·e公司、上海证券报、红星新闻、中国汽车报
编辑 | 吴蒙
校对 | 袁海鸣
封面 | 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
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