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不来及怀念它》
...
赚政策转向的钱,赚产业趋势的钱,赚市场波动的钱,少数时间赚经济周期波动的钱。
政策转向的钱对应指数。
产业趋势的钱对应产业。
市场波动的钱对应量化。
经济周期波动对应周期。
抛开这些,A股或许就是充斥着“垃圾”交易时间的地方,用垃圾略微是有点激进了应该,平和点去讲就是性价比不高。
...
书接上文。
2025年,我们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
中美之间摩擦升级的不确定性。
中东战事升级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
中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转向的确定性。
中国AI产业趋势迅速发展的确定性。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暂时打上问号)
明确的政策转向预期,充裕流动性至少会持续到25年春季末(某大会议之后)。
收益率不断下行的国债,看似利空于股票市场,但股债性价比被不断拉高之后,自然会出现跷跷板效应。
此为市场不断有做多力量参与进来的基石,指数不大幅走跌的底气。
字节巨大的资本开支引领着国内AI产业进入新的阶段,此为明确的产业趋势。
指数有底,产业趋势明晰,我很难不去期待这多年一次的产业机会。
上篇我们讲,即便指数不让疯牛,但国人改命的底色在,AI产业趋势的炒作依旧也会是疯狂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其现在缺少的是各路资金的认可,所以Deep Seek这件事发生之后,我是挺开心的。
这是其一。
其二,若国内经济开始走出超预期般的恢复路径。
我们将会迎来“久违”白马蓝筹修复上涨的行情(A500的代表性好于300),除了少数公共事业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逃不开经济周期的摆弄,以前大家都爱说茅台可以,现在看茅台真的可以么?
在经济超预期恢复的背景下,各种资源品的库存周期也会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变化,这是周期上可能产生的机会。
经济恢复超预期值得期待么?
值得,起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觉得值得。
其三,若国内经济恢复缓慢、经济恢复低于预期。
红利资产依旧会成为首选。
嗯呐,这个我不期待。
说实话,我很难看清25年往后半段会是什么样的,这就如同24年谁都无法预期到政策出现的大幅转向。
现在我觉得:
对于资产配置来讲,把握关键节点的变化好过于抓着宏观经济一顿分析然后得出来的结论。(纯粹不去做对冲的宏观策略真的是太难了,太玄学了)
或许在25年激进的时候我们会相当激进,在保守的时候我们会相当保守。
没有其它原因,就是关键节点出现变化罢了。
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再说的了,之后日常的文章里我再去写配置的基金吧。
提前祝家人们,新年快乐。
2025年,得偿所愿。
2025年,一切顺遂。
人,本就是天地间的宝石。只是宝石璀璨与否,需要我们自己的雕琢。我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雕琢。
愿我们能够好好的一直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