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强国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日报  ·  山东省教育厅重要提醒 ·  5 天前  
德州日报  ·  山东省教育厅重要提醒 ·  5 天前  
涵江时讯  ·  刚刚!2025涵江中考时间定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强国

每日一读 | 神奇的照亮

学习强国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1-08 21:30

正文



我有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小时候在山西农村生活。她读小学时,有一年从县城来了一位漂亮的女老师。她是课代表,要把同学们的作业收齐,送到老师办公室。她进去的时候傻眼了:美丽的老师,正在和一个小伙子手拉着手转圈跳舞。

一个小女孩,被眼前的一幕照亮了。在她看来,这个外来的老师,拥有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气质——谈吐、步态,哪怕是爱情,都代表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后来,这位朋友从山西考到了北京大学。

我也有相似的经历。读初中的时候,学校来了两位年轻的男教师,他们是从一个师范学校过来实习的。很多时候,他们会直接讲普通话。在我们学校,此前根本没有讲普通话的老师,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


现在想来,他们不过是中师毕业的小伙子,十七八岁而已,来到我们这个镇上,也很忐忑吧。他们穿着运动服——很有可能是没有别的衣服可穿,但是在我们看来那是时尚的象征。我们从没穿过校服,更谈不上运动服,脚上穿的是母亲做的布鞋。

作为教师子弟,老师对我来说早就没什么神秘感了。我从小就认识很多老师,在他们的爱、调侃和哄笑中慢慢长大。我知道教师很伟大,拥有自己的节日,但是也知道他们都是普通人。比如我父亲是一位老师,但他做的饭菜,就常常难以下咽;他也会找个借口,把洗碗这样的家务分配给我们。同学们对老师都是仰望,我却从来没有这样的尊崇,对他们的生活,也不感到神秘——那就是我每天都能看到的生活啊。

但是这两个穿运动服、讲普通话的小伙子却重新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陌生的感觉。教师应该是有追求的(穿运动服而不是我们的居家服装),应该是讲普通话的,那意味着和一个更高级的标准、一个更大的世界联系起来。那时我还没法看电视,但是已经通过收音机知道普通话是怎么一回事,有了对“国家”和“乡土”的模糊理解。


这样的老师,未必真的传授过你知识,却为你召唤出一个新世界。那两个实习教师,其实并没有给我上过课。但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召唤出一个广阔的世界,就像拽着你的头发,把你拔离地球,让你脱离引力的掌控,找寻到飞翔的感觉。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真正的觉醒,你开始重新打量现实生活。你对现实产生一种疏离感,开始想要离开,去看更大的世界。

大概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到远方去求学。经常和两位实习老师一起打篮球的弟弟应该有相同的想法。那年寒假,有邻居开玩笑说要给弟弟介绍一个对象,才14岁的弟弟恼怒起来,说:“我才不会在老家找对象。”父亲的眼睛亮了,他一定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变了。

这可能关乎教育的一个本质问题: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教育?一个孩子,日复一日地背着书包上学,做各种作业,应付考试,他一定需要一个特别的日子,需要一个决定性时刻来照亮自己。有时候人们会说,真正好的教育,是让人能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这样的契机。

父亲可能不是特别好的老师,虽然他教过的学生也有考上北大、清华的。他只会说“学习要靠自己”,但是,我隐约感知到,父亲懂得教育的根本。我读初二的时候,父亲正好教这一年级的数学。我的数学很差,他有足够的理由把我调到他所教的班级。但是,父亲没这么做,他甚至没有给我讲过一道数学题。

他一定知道,亲自教儿子是错误的选择,教育需要的是不断“陌生化”,需要接受新的场景和可能性。回想起来,自己经历了那么多老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其实都和“教学”无关,而是一些神奇的暗示或者力量。

读高三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很厉害的语文老师。他总是懒懒的样子,对讲解语文题很不屑,有时候还会说“这个没什么意思”之类的泄气话。但是,他的傲气和身上干净的白衬衫,却很神奇地鼓舞了我。在我看来,那就是才华的象征,也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样子。于是,我发奋学习语文,差点把《古文观止》全部背诵下来。那位老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通过这种方式“照亮”了我。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11月1日)


来源:“读者杂志社”强国号

作者:张丰

朗诵:李盈

责编:段晓云

审校: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