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科学-实践-知行合一}
-
关于贫穷的成因、及摆脱贫穷的方法论,企业家们、创业者们早就给出过完全正确的答案。
-
而这是第一次,由经济学家给出了学理上的
科学
解释!
-
如果说,”思想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那么,科学,就是在21世纪迭代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之际,最重要的一具“它山之石”!
(一)
来源:陈晓寒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
14
日中午,
2019
年度诺贝尔奖项中的最后一项,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于瑞典揭晓。
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Banerjee
)
,
1961
年出生,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
2003
年,他与爱人一起创建了
Abdul Latif Jameel
贫困行动实验室(
J-PAL
)。
2009
年,
JPAL
获得了
BBVA
基金会“知识前沿”发展合作类奖。
埃丝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
1972
年出生,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
曾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经济顾问。没错,楼上的班纳吉的爱人就是迪弗洛。
迈克尔·克雷默
(Michael Kremer)
,
1964
年出生,现任职于美国哈佛大学。
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麦克阿瑟奖学金和总统学院奖学金的获得者,并被世界经济论坛任命为全球青年领袖。
据说通知当事人获奖事宜时还闹出了不少小插曲,奖项宣布之际是美国时间凌晨,埃斯特·迪弗洛回忆称,收到评委会电话时,自己还未睡醒,“对方念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全称,很长的名字。”埃斯特·迪弗洛笑称,“然后,评委会建议我喝点咖啡醒一醒,他们需要我在不久之后通过电话,接入新闻发布会,回答问题。”
同期获奖的迪弗洛的老公班纳吉当获悉新闻发布会上只需要一名获奖人出席就可以时,自己就扭头回去补觉了。
而另一位获奖人克雷默平获奖时正在伦敦出差。他先是收到一条
Skype
短信,称有位瑞典同行急着找自己,一度以为是欺诈短信,后来才发现是瑞典皇家学院发来获奖的贺电。
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口中说的“理性人”了吧,感觉高冷的经济学家对这些奖项没有丝毫感觉。
而他们的获奖原因确实也非常重大,
诺贝尔奖官方表示:
三位获奖人研究的如何减贫的主题,是关乎人类命运的重要议题;
获奖人用试验性的研究方法来寻找可靠解决方案,包括贫困的根源是否被掩盖,如何能够找到更有效的减贫方法;
三位获奖人的研究经过时间检验,通过干预措施,对减贫起到了实际的效果。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写的研究成果之一。
这本书已经被看成是研究“贫穷”的巅峰之作。据了解,班纳吉和杜弗洛用了
15
年的时间踏遍了五大洲、
18
个国家和地区最贫穷的地方做调研,才有了这本“大成之作”,从而通过贫穷的人的生活、教育、健康等生活的多个维度来探究贫穷产生的真正原因。
他们发现处在贫穷状态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点以及理性的层面上,实则差别不大。
区别在于,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许多小错误,并产生恶性循环,
比如在健康方面,疾病预防工作即使再便宜,穷人也还是不会去做,因为穷人往往缺乏必要的医疗和卫生知识,而且他们更关心生病以后要花多少钱来治,所以往往要等到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去看医生。
而这种重视治疗轻预防的态度,不仅让他们一病回到解放前,身体也在饱受摧残。进而影响到了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同时根据研究,身体状况较差的孩子上学时间较短,毕业之后的薪水也相对较低,从而开始踏上父辈的老路。
贫穷,就如此循环往复无法摆脱。
同时穷人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吃不饱饭那么简单,而是没有办法获得全面的营养;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没有退休计划;不识字于是无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险产品;没有社会保险、退休金、养老金,于是孩子是养老送终的唯一希望,越穷越生,恶性循环。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两位用了大量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感谢他们对人类的所作出的贡献,感谢经济学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减轻全球贫困,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
我们也希望世界没有贫穷,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生活。
同时也感谢国家,根据《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过去
40
多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
8.5
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
70%
。
(二)
来源:中信书院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穷人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贫困线。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说,每天消费只能控制在99美分以下的人就是穷人。贫困人群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比如社会文化有贬低穷人的习惯,文学作品经常把穷人描绘成又懒又馋的人,这样的误解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许多脱贫政策也是建立在误解之上的。
本书的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他们调查了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出发,详细解读了我们过去对贫穷和穷人的误解,以及穷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会遇到的不友善,并提出了解决贫穷问题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