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加州大雾弥漫,
但全球第41飞依然准时!
今年最重要星际探测行动:
洞察号火星探测任务,
毫无悬念地一箭飞天,
踏上4.84亿公里的火星之旅,
6个半月后,11月26日登陆红色星球,
开始为期两年的火星地下世界侦探行动。
戳视频,了解下“洞察号”
“洞察号”火星着陆器
英文名字是InSight Mars Lander,看上去挺美的吧?这其实是一个缩写,而且又是一个强行凑出来的缩写!全称是
In
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
eismic
I
nvestigations,
G
eodesy and
H
eat
T
ransport,如果要硬翻的话就是“基于地震探测、大地测量学和传热过程研究火星内部结构的探测器”……好吧,我们还是记住中文名字吧——洞察。这个名字也十分贴切,因为“洞察”号真的会在火星上打“洞”然后观“察”火星内部结构。
发射地点: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这是NASA首次在西海岸发射星际探测器,以往全部在东海岸佛州发射场。发射时间:北京时间5月5日19:05,美国太平洋夏令时4:05
整个发射部署过程,历时2小时42分钟!
接下来,洞察号探测器将在发射30小时后,越过月球轨道;5月10日,飞离地月系统;11月22日进入火星轨道;预计11月26日20:00(UTC世界标准时间)着陆火星。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你可以理解为人类派往火星世界的首个「地下侦探」——专门探测火星地下世界的探测器。按照NASA官方说法:洞察号将填补NASA对火星探测的最后一块空白,将帮助科学家绘制火星内部第一张详细地图。NASA从1960年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但都是勘探火星表面、大气、全球状况。
“洞察”号的
主要目标有两个
:1. 通过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来理解岩质行星的形成与演化,包括 确定火星内核的大小、构成和物性(液体还是固体)、确定火星地幔的结构和成分、确定火星内部的热状态;2. 确定当前火星上的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的烈度、频率和地理分布)和小行星撞击率。
这是人类总计第48次火星探测任务。NASA第12次派出火星着陆探测器。
首次派出「地下侦探」,探测火星地下世界——地震(也叫火震)、内部结构等。这次发射是第一次在美国西海岸发射星际探测器。还是今年全球总计第41次航天发射(第40次是5月4日中国刚发射的亚太6C卫星)。
这次使用的火星着陆器,其实是当年凤凰号火星着陆器的备份品,早在2007年前就已造好,属于十年前的成熟着陆技术。所以着陆方式跟凤凰号一样:降落伞式+助推器反推软着陆。
洞察号虽然是火星探测器,但不是火星车,并不能像之前登陆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那样,能够四处跑动进行勘探,一旦它着陆,只能原地探测。所以着陆点很关键!
NASA科学家为它设定的着陆点:火星极乐世界平原,着落坐标点:4.5°N 135.0°E。主要考虑这地方地势平坦,没有沟壑和岩石,地表土壤松软,而且阳光充足,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整个任务预算8.3亿美元。其中洞察号探测器造价1.5亿美元,发射费用1.09亿美元。这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动用了全球数十家科研机构、制造商,上万人参与。
洞察号探测器,以及火星着陆器,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太空系统公司研发制造;
火星地震仪,研发机构众多:法国空间局、巴黎地球研究所、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法国高等航空航天研究所、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热流探测仪(昵称鼹鼠),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研制;探测器配套摄像机(3D全彩拍摄)、探测器背景摄像机(120度广角拍摄),都是由NASA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车实验室开发。
发射系统,采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成熟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这就是由波音 + 洛克希德·马丁两家太空发射部门合并而成的。
阿特拉斯5型火箭,从2002年至今,总计发射78次,发射成功率100%。被誉为美国最安全最可靠的火箭。相比之下,我们都熟悉的SpaceX猎鹰9号火箭,从2010年至今,总计发射54次,2次发射失败,发射成功率96%。这就是为什么NASA最终选择阿特拉斯5,而非猎鹰9号火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前者发射价超过1亿,而后者最多6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