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科学课》带观众走进科学大咖的实验室,在沉浸式体验中一起寻找答案。
无人机为何能自由组队飞行?机器人分拣为什么又快又准?一根极地冰芯里面存有哪些过去的气候记忆?藏粮于地,为何绿肥那么重要?激光研发背后又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故事?12月9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创纪实体验类节目《宝藏科学课》上线,带观众走进科学大咖的实验室,在沉浸式体验中一起寻找答案。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推出《宝藏科学课》节目,助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节目通过科学领队带领好奇少年实地探访科学装置、实验室等,深入科学家工作现场,聆听科学知识讲解,体验科学实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领略前沿科技的魅力,近距离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从而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助力建立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节目聚焦科技热点前沿领域。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策划选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生态环境等前沿领域,邀请了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一线知名教授,在实验室现场进行基础科普,并通过讲述团队和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引导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为孩子们启智润心,从小种下向往科学的种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为同学们科普激光知识节目邀请专业领域专家参与现场主讲。参加《宝藏科学课》现场讲授的专家学者包括: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茶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科大讯飞董事长、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峰教授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段海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刘辛军、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曹卫东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国庆以及青年科学探险家温旭等。他们有的是两院院士、有的是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有的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有的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无人机、机器人、心理科学、农学、基础化学等,他们将在各自的实验室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分享科研故事和奋斗历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刘庆峰教授为同学们科普智能语音技术
在“最”现场感受科学家精神,《宝藏科学课》每期节目分为奇观、奇迹、“奇闻”三大板块。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一个个令人震惊的科技奇迹,带领他们认识这些奇迹背后的科学原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同时也通过专家们的生动讲述,展现科学家的智慧、毅力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让孩子们深刻体验我国科学发展的艰辛与辉煌,感悟科学家们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传承热爱科学、坚守信念、共同开创未来的美好价值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海滨教授讲述空天报国
此外,节目采用了纪录片拍摄方式,让孩子们在校外沉浸式课堂体验科学教育。为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在节目编辑过程中还使用了AI技术手段,加入了“随堂小贴士”“知识小卡片”等内容,对相关科学知识进行解释、延伸、归纳、总结,不仅有效强化知识点,也让有一定深度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浅显,易学易懂。而“科学大咖说”环节则进一步呈现科学家们的心路历程和谆谆教诲,简洁明了却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有专家认为,《宝藏科学课》作为一档科学教育的创新性电视节目,既有知识科普,又有科学家精神传递和价值观引领,是非常好的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和大思政教育资源,其节目内容可进入学校实体课堂,与校内课堂应用紧密结合,以“双师”方式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
(中国教育电视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