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昨天  
杭州网  ·  她们,官宣喜讯! ·  昨天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治人”的方法各式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信赖与尊敬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7-27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经营好比重担,如果只有经营者一个人单肩独挑,弯着腰走向上坡,未免吃力。如果把这副重担放在中间,两个人一起来扛,“嘿哟嘿哟”互相鼓劲,自然轻松得多。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325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自己是否具备值得同事和部下信任的心灵,这一点非常重要

的确,发展事业需要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层面的东西,而且人心有极不可靠的一面。

即使在曾经相互信任的朋友之间,背叛、欺骗等行为也司空见惯。

虽然人心易变,人心难测,但是一旦心心相连,又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人心一样可靠,在任何逆境中都牢不可破。


我想以这种可靠的、牢不可破的人心作为基础,经营我们的事业。


确定了这个“以心为本”的经营方针后,我就思考:“既有靠不住的人心,又有值得依靠的人心,那么这种差异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当时,我27岁,还很年轻。

但是,“从今天开始,我必须站在领导人的岗位上指导大家的工作,必须关照大家的生活”。

因为我感觉到责任重大,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思考得到的结论是: “如果要求他人具备美好的心灵,首先自己必须具备美好的心灵,否则哪怕是具备美好心灵的人,也不会向我靠拢。”

也就是说,自己是否具备值得同事和部下信任的心灵,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经营者自己不能培育一颗足以让员工信赖的心灵,就无法顺利拓展事业。

*摘自 《赌在技术开发上》曹寓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互存感谢体谅之心
建立家族式的关系

京瓷公司是从一个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信誉和业绩的街道工厂起步的。当时,它依靠的只是仅有的一点技术,以及相互信赖的28名员工。


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不负众望,拼命工作。

员工们相互信任,不图私利私欲。大家都以在这家公司工作为荣,盼望公司发展壮大。


常言说,人心易变,但同时也没有比人和人心心相连更为可靠的东西。正因为大家心心相连才有了京瓷今天的发展。


我们一直重视那种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同甘共苦、有如家族式的信赖关系。这可以说是京瓷员工们携手并进的基本出发点。


这种家族式的关系,使员工们能够互存感谢之心,相互体谅,从而建立起彼此信赖的伙伴关系,并且成为做好工作的基础。

正因为像家族一样,当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得到无条件的帮助,甚至个人的私事也能像家人那样相互交谈。


我们所说的“以心为本”的经营,可以说就是重视这种家族式关系的经营。

*摘自 《稻盛和夫哲学精要》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让大家共有相同的价值观
凝聚全员的合力

会聚在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是心心相印、互相信赖的伙伴。让我们团结一致,开展总体战,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要营造一种心心相印、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工作。

在这里,我们不主张以权力或权威为基础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将志向相同的伙伴的心凝聚起来,协调行动,以这种横向关系作为基础。


让我们全员齐心协力,信赖自己的伙伴,以关爱之心支援他们,组成“最佳接力赛”团队。


作为志向相同的伙伴,我们朝着共同的目的地团结奋进,我们就能带给客户最高水平的服务和商品。


看看棒球,或者足球之类团体性的比赛就会发现,那些各自为战、只显耀个人本领的团队,同全体队员向着获胜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团队之间,实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公司也一样。如果每个员工都按照各自的想法各行其是,力量就会分散,一加一就不会等于二了。


但是, 当全体员工的力量向着同一个方向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成倍的力量,创造出惊人的成果。那时一加一就不是二,就会等于五,甚至等于十。


让大家共有相同的价值观,凝聚全员的合力,朝着同一目标,大家一齐使劲,就能更加确凿地实现目标。

*摘自 《稻盛和夫哲学精要》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如果一个企业或组织建立在信赖与尊敬的基础上,那么它就牢不可破

随着经济的不断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也逐渐拥有了子公司、关联公司和合资公司。


干部人选、经营方针、经营战略都由母公司决定,有时甚至连琐碎事项都要一一向母公司请示汇报。

这种母公司掌控一切的管理方式不但会导致决策迟缓、反应较慢,而且还会使当地经营层缺乏自主性,从而产生效率低下的通病。


不仅是管理,经营方面亦是如此,企业家必须在充分理解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思考母公司提供的经营方针和战略是否适合于海外子公司等分支机构,从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详细计划。

只有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到位,才能在预防失误和风险的前提下,确保海外子公司等分支机构的独立自主性。

换言之,要在设定“安全阀”的基础上,让分支机构充满活力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谓企业治理就是“治人”,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或体系,则必须先“把握人心”,即“治人”。


“治人”的方法各式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要点是“信赖”与“尊敬”。



换言之,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从而获得下属的信赖和尊敬。假如一味地凭借权力和威慑来迫使下属听命,那么获得的只能是浮于表面、阳奉阴违的“忠诚”,一旦出现危机,没人会挺身而出。


人心易变,可一旦建立了发自内心的信任关系,人心就会坚如磐石。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或组织建立在信赖与尊敬的基础上,那么它就牢不可破。

这个道理当然也适用于母公司与分支机构的关系中——如果后者对前者心怀信赖与尊敬,那么企业自然能够团结,政策也自然能够落实。


我认为,这便是最为理想的企业治理。

*摘自 《企业成长战略》 周征文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让周围的人都
感到满意的共生关系

我认为其关键字就是“爱”。爱有两种:一是包含万有的“大爱”(普遍的爱);一是只对自己的“小爱”(自私的爱)。


最早的时候,自然界为大爱所包围,因此物种之间基本上维持共生的生活形态。

但是在共生的环境下,动植物仍然需要面临严苛的环境,而想办法生存下去,因此,开始发展出小爱以求生存。


这种无论如何要活下去的压力,也逐渐造成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竞争。那个时候的动植物,并非因为先考虑到需要竞争,所以产生竞争行为,而是基于大爱而共生一处的它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发展出自私的爱,进而拼命努力想让自己生存下去。


而人类为突显自然界的残酷生存竞争,经常使用“弱肉强食”般的言辞。但是整体而言,我认为“适者生存”才是自然界的法则。


即使就企业界的竞争而言,大爱同样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当然,企业为了保护自我,为了能够发展业务、走向繁荣,首先需要用小爱守护企业,然而这种自私的爱必须是根植于大爱和共生思想的。


经营者如果只考虑自己企业的利益,客户便可能因为无利可图而离去,导致经营走入瓶颈,最后不但员工和股东的利益没有保障,企业本身也会面临倒闭的窘境。



因此,有时太过于强调企业本身的生存,只一味地发展小爱,反而促成企业的败亡。

要避免企业走入不幸的命运,必须从事能让顾客、员工及股东等围绕在企业周围的人都感到满意的经营,也就是说,发展小爱时也要顾及他人的大爱。


*摘自 《人为什么活着》蔡越先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