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湛江日报  ·  创新高!95.10亿元!湛江籍知名导演这样说…… ·  22 小时前  
湛江日报  ·  创新高!95.10亿元!湛江籍知名导演这样说…… ·  22 小时前  
无锡博报生活  ·  突然火爆!线上发货已排到3个月后...... ·  23 小时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五破10亿,全球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台剧为什么会悄悄崛起?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9-04-06 19:30

正文


近期,一部名为《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台剧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部剧集合了近些年台剧的最强阵容,其中包括暌违台剧15年的贾静雯,“有他就有好剧”的吴慷仁,台剧熟面孔温昇豪、周采诗、曾沛慈,以及金钟奖最佳新人陈妤,仅播出2集就封神,拿下今年华语剧最高分9.5,播出4集依然保持在9分以上。


这是一部“挑战人性”的电视剧,剧情叙述了一名枪手在电影院里面随机杀人后,所有相关人员的命运——包括凶手、受害者、受害者家属、媒体和律师团队——都交织在一起。

每一集的开头,镜头都会聚焦在YouTube的案件上,观众可以随着镜头的牵引看到许多网民留言的画面,而这些只是舆论下的表相,随后镜头一转会轮流在与案件相关的人身上来回切换。

这样的巧思象征着观众从媒体报道的表相,透过剧集进而深入了解到事情的原貌。这一过程,观众始终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看到不同人在面对事情时的状态,使得观众自行拼凑出每个角色的心路历程。


这种直面人性的剧情,看得人头皮发麻。这不禁让人怀疑,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的台剧吗?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以琼瑶为代表的台湾言情剧时代和以柴智屏为代表的台湾偶像剧时代,几乎雄霸了内地荧屏近20年时间。言情剧时代的台剧多以苦情戏为主,男女主爱得疯狂,偶像剧时代的台剧则以霸道总裁与灰姑娘的故事为主要模式,男女主基本都是不打不相识。虽然时代不同,但内核基本不变,时间久了台剧难免在观众心中留下了玛丽苏剧的标签。


然而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出现,开始打破了人们对台剧的固有印象,爱情不再是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专属,而是停留在了普通人的身上。友情与爱情的鸿沟跨越,爱情中包裹着的现实问题,让很多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或是身边人的影子,而两人相互鼓励扶持成长的爱情故事,也打动到很多人。


内容上的突破让台剧开启了新的篇章,但在这部剧之后,再无哪部台剧能引发如此高的热议。而随着日韩剧的入侵,以及内地影视剧的崛起,留给台湾影视剧的市场越来越小,以至于播完《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台剧仿佛进入了停滞期,风光无限的黄金时代也就此结束。


但是归根结底,台剧的没落其实是一种必然。一方面,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对电视剧服化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台湾制片人张静懿曾在之前采访中说道,台剧每集成本大约只有20万元左右,反观内地由于市场规模大,如果观众反应好,各省卫视都会想购买播放权,一套时装剧的制作成本在6千万人民币左右,平均30集来算,每集成本也有200万元。投入成本上的差距让台剧在场景、服装、特效等视觉效果上就落后国剧很多。


另一方面,内地影视多样化的出现,挤压了内容单一、小体量的台剧市场,观众完全可以凭国剧自给自足。偶像剧类,有《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这样制作精良,演员又有流量,从拍摄起就受到关注的电视剧。现实主义类,《我的前半生》《都挺好》等一些具有高话题性的剧也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更别说《甄嬛传》《琅琊榜》《延禧攻略》这样大制作的优质国剧,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制作团队来说,早已让台剧望尘莫及,在亚洲市场上刮起旋风。反观台剧一成不变的内容模式也在内地多样类型剧的对比下,逐渐被内地观众冷待。


并且随着近些年视频网站大量的自制剧对于整个内地影视剧市场的填充,更是挤压的“市场低迷”、“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的台剧没有一丝喘吸的余地,台剧没落,国剧的崛起成然是必然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看似蓬勃发展的国产剧也同样蕴藏着危机。随着国产剧市场行情变得异常火爆,前几年,一些电视剧靠概念剧本与演员阵容卖出了天价,这些高盈利回报吸引了更多资本的涌入,而当影视被资本操纵,被放在第一位的必然不是剧集质量,而是变现能力。为了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片方强行用各种方式开始给电视剧“注水”,增加电视剧集长,不够感情凑、剧情不够回忆凑、主角戏份不够配角凑、时间不够空镜头凑,一些营养匮乏和审美薄弱的电视剧因此产生。

在这种求速不求质的现象下,影视公司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创新,同类型的剧在市场上扎堆出现,自然与精品不搭边,这就导致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象:国产剧的数量与爆款剧的概率严重不成正比。以今年为例,直到3月份才出现了一部可以成为大众爆款的《都挺好》,而这与上一部爆款剧《延禧攻略》已经过去了近8个月,与现实主义题材的爆款剧《我的前半生》已经过去了将近1年零8个月!

在这一过程中,尺度始终让现实主义题材带着镣铐跳舞,不少真正反映现实阴暗面的剧本因尺度的问题,遭到了内容上的删减,最后都只能停留在表层上如《我的前半生》《都挺好》这些讨论度高的品质剧,原本可以完美得到呈现,但最后结尾都受到了观众的异议,像《都挺好》豆瓣评分从8.5下跌至7.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