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今天我们要来讲这本书——《傲慢与偏见》。
这当然是一本名著,它是1813年正式出版的,200多年来一直长销不衰,这个版本的封面上就有一句话,说
“写给年轻人的婚恋指南。我将永远忠于自己,披星戴月奔向你。”
很燃对吧?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个故事依然显得非常年轻?
那可能是因为它对应了我们的现实,当我披星戴月奔向你的时候,那个人在哪?我该去哪里见到他?
第二,到了一定的年龄,被周围的人催婚的时候,那个人还没有出现,你又该怎么办?
第三,当我们选择要进入恋爱和婚姻的时候,我们到底更重视感情,还是重视财富?
第四,如果所有人都不看好你们,这桩恋情被家长们反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在《傲慢与偏见》里,这些戏剧性的场景全都是真实发生的。
那《傲慢与偏见》里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它发生在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一个乡镇上,有一位班内特先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家有五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这些女孩子们都到了将要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们的性格、选择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我为什么要选这本书?来讲给大家听,那我有自己的角度。那么多关于爱情的小说里面,这本书也显得与众不同,比如说关于婚姻,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而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你会点头对吧?
那关于爱情,这本书里说:
“并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拥有浪漫。”
也就是说爱情是要靠一定的运气的,它还要靠一些能力,并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那关于性格,
“因为傲慢,你无法爱上我;因为偏见,我无法爱上你。”
那仅仅就是这几个金句,这本书也不值得讲,我选择讲这本书,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爱情并不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唯一主题,在这本小说后面三分之一的篇章,一直是在强调伊丽莎白,也就是女主角的自我成长。它就是在反复地说一个命题——
作为一个女性,你真正知道你是谁吗?
其实所有的男孩子也都一样,比如说我们长大之后再来看《西游记》,我们就会发现《西游记》里面那个齐天大圣,其实就是一直在完成自我成长。那起初,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猴子,后来被人叫作那胡孙对吧,再到拜了师傅,师傅给了个名字,说悟空,孙悟空。再到后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再到最后金光闪闪的斗战胜佛,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傲慢与偏见》最核心的故事并不是爱情,而是一个女性的成长。
那第二,很多人把《傲慢与偏见》就看成是一个典型的灰姑娘的故事,但它和灰姑娘故事非常不同,为什么呢?因为灰姑娘就是凭着美貌、纯洁和天真吸引了王子,但伊丽莎白在容貌之外,她具有非常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尊严,她对于爱情和婚姻有自己清醒和坚定的认识。所以当她遇到了王子——达西先生之后,他们首先互相看不惯,叫互怼,接下来相爱相杀,然后终于能够平等地对待彼此,两个人怎么样呢?同时克服了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陷,然后跨越了阶级,收获了完美的爱情,听起来好甜对吧?
那么第三点,放在今天,谁应该来读《傲慢与偏见》?首先,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选择,不管在200多年前的英国,还是在我们当下的生活里,
一本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传递出来的价值是可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那200多年都过去了,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的女性,会不会在长辈的催婚中内心经历难以言说的挣扎?会不会依然在两个人的相爱和相处中,一直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找到爱情中的平等和彼此尊重?那会不会在选择婚姻的时候,考虑我是忠于内心的召唤呢,还是屈从于现实的安排?
那这些伊丽莎白遇到的问题,无论放在哪个时代、哪个地点,都永远是让我们心存敬畏的话题。所以只要一个女性想要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在这本书里你都可以得到启发。《傲慢与偏见》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说:
“人身上的变化那么多,你永远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新的东西。”
这就是重读这本书最重要的作用。
那《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她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女作家,有一部电影就叫作《成为简·奥斯汀》,就是在讲她一生的故事,非常动人。那我也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我知道所有的作家在动笔写作的时候,这本书里都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的大女主叫伊丽莎白,她是班内特先生的第二个女儿,跟身边的姐妹花们比起来,她不是最漂亮的,她显然也不是性格最好的,而且她显得有点暴躁和刻薄。那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最后却得到了全英国人心目中完美的情人——达西先生的爱慕,为什么?那这个伊丽莎白的确有点东西。
那这个有点东西的伊丽莎白,也是作者简·奥斯汀的自我投射。
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的作家,为什么讲她跟莎士比亚可以平起平坐呢?我们从头来看。
在1775年的时候,奥斯汀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牧师家庭,那应该说从15世纪的时候,英国有一个行业迅速发展,就是毛纺织业,就羊毛的价格在迅速地增长。那奥斯汀的家族就是靠着羊毛业致富,他们家才成为了一个士绅行列里的人,就是中产了,地主。
那么到了奥斯汀的父亲这一代,其实已经明显衰落了,就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奥斯汀依然接受了比较良好的教育,她是很有天赋的。在童年时期,奥斯汀就显示出了极高的写作天赋,她的一生共出版了6部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傲慢与偏见》是最先写完的,但是这本书不是最先出版的。在1797年,你看其实是奥斯汀大概20多岁的时候,《傲慢与偏见》就写完了,但是却被出版商退稿了,说你不适合写小说。但奥斯汀完全没有放弃写作这件事,她就坚持默默地写,到了1811年,奥斯汀终于成功的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就是《理智与情感》,被大导演李安拍成了电影。
有没有注意到,这中间隔了多少年?将近15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会发现,
奥斯汀身上有一种品质,那就是她非常乐观,退稿了我也要为我的热爱能够坚持下来,因为这种不屈不挠其实是非常可贵的。
那2007年有一部电影,叫作《成为简·奥斯汀》,是安妮·海瑟薇来饰演奥斯汀本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非常迷人。安妮·海瑟薇完美地还原了一个优雅、知性、有一点点羞涩的简·奥斯丁。
那她的写作是怎么样完成的呢?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里面,其实女性写作并不是一件被鼓励的事情,所以《简·奥斯汀传》中有这样的细节,说她很小心地不让仆人、访客或者家人以外的人察觉她在写作。她写在小纸片上,因为小纸片比较好收纳,还可以方便的立即用什么东西盖住。那比如说这个门吱呀呀响的时候,她就一下子把她的东西藏起来,为了不让人发觉她在写作。
简·奥斯汀在生前其实没有享受到作品出版所带来的巨大荣誉,她一直过着比较默默无闻的居家生活,她喜欢音乐,但不是很精通,她会说法语和一点点意大利语,她还十分擅长女工。有没有发现,这种针线活在那个时代,才是女人必须要学会的一件事,有点像《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其他都是不被允许,你聪明或者有主见都不重要。所以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其实也是比较低的,简·奥斯汀也一样,
她一生都是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度过,身边就那么一点熟悉的人,她也没有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过,但是她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就是哪怕听一听身边的人聊聊八卦,也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一个丰富的素材。
简奥斯汀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她有过一次不成功的恋爱,她也没有孩子,一直依靠哥哥的资助来生活,而且她在4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在她的葬礼上,出席的人只有她的家人。
所以你看,她几乎是一个非常不著名的人物,那么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我们是可以看到作家自己的身影的。那么总结一下,在简奥斯汀的生前,她并没有靠自己的作品走红,也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有点像那个画家梵高对吧?但是在她过世后,凭着她的六部小说,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会记得她。
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就快来扫码订阅《李蕾讲经典》(原《李蕾慢读》)。
扫描上方二维码
只要9.9元
就可以获得21天阅读体验
最近公众号改版,
不设置星标就会错过每天的推送
所以
拜托大家把「拇指阅读」设为星标
🌟
,
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处
点亮【在看】
,这样才不会错过拇指君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