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毅侃球
篮球评论员,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体坛周报副总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杨毅侃球

跪谢幼儿园老师不虐之恩

杨毅侃球  · 公众号  ·  · 2017-11-24 07: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次听到这种事,我回到家里,都要紧紧地抱抱苹果。

昨天也是。这两天,苹果有点感冒,下午没上幼儿园。我回到家里,还是紧紧地抱抱她。

当然,我知道5岁的女儿苹果平安,快乐地生长着。苹果他们幼儿园的班上老师很好,老师会蹲下来跟小朋友轻轻地说话,也常常会办各种活动。小朋友们喜欢老师,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两个多月以前,根据苹果他们国际班蒙特梭利式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曾经想把几个班打散重排。小朋友们很伤心,不想离开老师和朋友们,家长们就去找学校说,最后真的把他们班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我知道苹果过得很好。可想到那些在幼儿园里惨遭虐待的孩子的遭遇,仍然不寒而栗,满心的侥幸。

说实话,在这个冬天之前,我还是觉得类似的虐童事件,离我们挺遥远。在这个网络时代里,你能看到在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听说的并不少。根据媒体的报道,2017年这一年迄今,已经发生过19起不同程度的虐童事件。但剖析此时我们自私的内心,我们总还是相信——我猜,在我的读者里,一定也有大量相同思维的家长存在——我们总还是相信,那些事情更多来自三四线中小城市。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管理水平和幼教员工素质的低下,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但我们,生活在一座国际化的巨型都市里,配比这个国家里最好的资源和条件,拥有最值得信任的教育体系和理念。我们自己,在经过十多年,接近20年的努力工作之后,有了比较殷实的家境,起码也算得上中产。我们有条件,可以给孩子选择收费不菲——当然也应该意味着硬件更好、教育水平更高、保障性也更高的学园,来为他们创造我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环境。在这件事上,我们可能带着一点点阶层的优越感,妄想高枕无忧。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在这个冬天里,有关幼教领域的操守、规范、职业道德,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关注和反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起事件来自上海和北京。不久之前携程亲子园事件,和昨天爆出的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根据新华社报道,该园老师被爆出用针扎孩子,羞辱和体罚,给孩子吃药致幻甚至猥亵,警方已介入调查,让人触目惊心,不可想象。这是中国最顶级、最国际化的城市,这里应该有最高规格和水平的教育。无论是携程还是红黄蓝,都是脍炙人口的顶级品牌和巨型企业,其中红黄蓝是幼教领域的旗帜。这样的事件发生,告诉如我们一般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中产家长,在如今的教育现状下,没有哪座城市、哪个阶层可以逃脱幸免。

当然,人们一直在谈论幼教行业的低端,整个行业门槛低、学历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在这样的低端运行下,难以保证幼师对孩子的耐心和教育水平。根据教育部年度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有381万人,其中园长、专任教师250万。在这些幼师中,有27.4%的教师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凭,73%的教师未定职级。这是冰冷苍白的数字,展现给你整个幼教行业的现状。

但我总是想说,所有这些的低位运行,并不能与教师失去人性划等号,并不能成为教师虐待孩子的理由。就像我一直相信,人所接受和达到的教育水平,可以决定你的能力和视野,但并不能决定你是否善良,是否拥有信仰。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定遇到过教育水平不高、收入也不高,但内心充满善意的人们。即便是罪犯,可能内心也会有信仰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底线。

几年前,东北曾经发生过一个著名的案件,罪犯偷走了一辆超市门口的车,发现车后座上有个熟睡的婴儿,最后竟然把婴儿掩埋在雪地里杀死。美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偷车贼在发现车里有孩子之后,主动打电话报警,然后弃车逃走。这就是我说的,自我约束和行为底线并不完全源于身份,而是来自信仰。

请注意,我只是举例,并没有说美国怎么好。美国也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在过去几个月里出现了多起反社会杀人枪击事件。我是说,当我们在讨论经济、学历水平不高和信仰缺失带来的影响时,显然后者更加致命。30年以来,我们所见证的信仰不断丧失,浮躁,戾气深重,社会矛盾聚积的恨意,正在各个领域里透露出来。从不知名的小城,直到北京上海。

如果说到教育,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并不比幼教少,同样让人惊恐万分。问题的根源一致,不在此赘言。

但幼教领域的问题,因为孩子幼小,不具备行为能力,案情更令人发指,而更受关注。从另一层意义上讲,幼教如果不安全,更可能给未来社会埋藏巨大风险。在孩子幼小人格和对世界认知尚未形成的阶段,对他的侮辱、惊吓、刺激,可能形成长久的心理创伤,影响他的个性发展,甚至极端地形成反社会人格。幼教的问题,绝不只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可能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安全性和健康程度。我要说的是,这已经到了不只是靠收入水平来调节,靠人格来影响,而是必须用法律严格约束的阶段了。

虐童应是重罪。昨天下午,搜狐有一条新闻,律师说,若案情属实,最高可判15年。但像大量涉及此案的新闻一样,已被删除。本文也可能难以幸免。

但我仍想写出来,并不只代表北京上海这样城市的家长。携程亲子园事件之后,我仍一直保持关注。但在上海妇联公布对《现代家庭》杂志社社长的处罚结果之后,并未见到教育部门对其监管失职的跟进与处理,也没有出台相应制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仿佛作为个案,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已经结束。

但昨天,你我都知道,没有制度保障和法规介入,这远未终结。孩子们的惊惧和哭声,就是我们的未来。

微末之言,愿有拳拳之力。

在此谨以一个普通家长的身份,向苹果班上的珍珍老师、Becky老师、李老师和汪老师致敬。苹果爱你们,我们感谢你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