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申思呓语
梦话重复一千遍,就是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旅山东  ·  速速收藏!刀郎演唱会山东酒店联动优惠来了 ·  21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大道从不外得,向内求才是出路 ·  23 小时前  
读特新闻  ·  时隔3年,周杰伦要发新专辑了 ·  昨天  
读特新闻  ·  时隔3年,周杰伦要发新专辑了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申思呓语

不作跟随者

申思呓语  · 公众号  ·  · 2018-02-23 21:00

正文

从中央圣马丁毕业回来之后,我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创意”,尤其当大家知道我的主课就是“创意应用”的时候。


为了尽快杀死这个令人发指的话题,我一般都会这样回答,“哎,说了你也不懂”。


当然,面试官和签证官问我的时候除外……


之所以故弄玄虚,是因为“创意”这个概念其实很枯燥很沉重,真要认真去回答的话,肯定会让提问的人感到很后悔不已。


在现实生活当中,“创意”这个词已经有些泛滥,因为使用它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儿,也不需要提供什么事实依据,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百搭型的文案术语。


久而久之,“创意”反倒成了一种陈词滥调。


人们甚至还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创意”是一种捷径,可以帮助我们绕过那些知识积累和技术磨砺的修远长路,只凭借一时的突发奇想,就能直接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事实上,“创意”从来都不是捷径,相反,“创意”才是最远的一条路。


在中央圣马丁读这门“创意应用”课的时候,有两个词的出现频率最高,它们贯穿了整个学习生涯,几乎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这两个词,一个是“Research”,另一个是“Intervention”。


“Research”这个词比较容易理解,字面上看就是“调查”和“研究”,但它却是所有创意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无论你的领域和方向是什么,无论你有一个看上去多么华丽的“脑洞”,你都必须拿出足够有信服力的“Research”,否则没人听你瞎掰。


在人们的印象中,圣马丁学生的服装设计很疯狂,像是胡作非为的产物。但事实上,这些作品中的每一个细小元素都有它存在的依据,没有一处是“想当然”或”拍脑门”决定的。


因此,“Research”的含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探索”。“探索”就意味着一开始你并不知道会获得什么,但你不会因此而感到畏惧。


相比之下,“Intervention”这个词要可怕很多,以至于我们每次听到的时候都会紧张焦虑。它的字面意思是“介入”和“干预”,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应用”和“实验”。


“Intervention”是你用“探索”的成果尽可能去影响这个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此前从未发生过的,因此它必然是举步维艰,甚至完全失控的。


这个过程未必能够将世界变得更好,它完全可能让一切变得很糟糕,从而使你三观尽毁、怀疑人生。然而当这个痛苦的过程结束之后,你会从某种认知的束缚中跳脱出来,找到全新的探索方向。


因此,“Intervention”的含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作为”。“作为”是你和外部世界最有效的一种连接方式,它使你的存在更有意义。


寻求“创意”的过程,正是“探索”和“作为”不断交替、反复磨砺的过程,两者都不可或缺,否则只会带来一些自命不凡却愚蠢可笑的“伪创意”。


正因为“创意”是一条如此艰苦而漫长的路,人们往往只是嘴上说说,行动中却避而远之,因为大家实在是等不及。


真正被大家所喜爱的捷径,其实是“模仿”。


选择“模仿”的话,你既不用“探索”也不用“作为”,只要“复制”再“粘贴”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最简单,最高效,而且经常是无责任无风险的。


况且即便是走了“模仿”这条捷径,你也依然可以用“创意”来自我标榜,毕竟你用最快的速度达到了终点,人们通常只会盲目地崇拜你。


但问题是,这种盲目的崇拜是你所想要的吗?


在学校那会儿,我和不少设计专业的同学都有过合作,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和这些人打交道,沟通技巧往往是毫无用处的,那些并不能证明你的才华和价值,也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启发和乐趣。


人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赶来,聚集在这所学院里,夜以继日的钻研,沥尽心血的创作,只是为了做到一件事——


变得与众不同。


唯有不同,才能无可取代,才是真实存在。为了变得不同,有些人宁愿去走最艰险的路,使它成为一条属于后来者的捷径。


有些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尊重“创意”的国度,我们拥有的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山寨文化”,模仿和抄袭并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善于走“捷径”的人往往还可以成为偶像和赢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