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战争大“骗”吓崩了全球股市,A股坚持了半天,下午一路滑坡,券商做为牛市先导,这次承担了最后一跳的重责大任。
倒是有个板块强硬逆势。今天继续强者恒强?
就在昨天盘前夜晚,消息传出,韩国面板制造商
LG Display(简称LGD)
的CEO在CES展会期间表示,由于LCD价格下跌,以及全球供应过剩风险,LGDisplay将于2020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的生产。
减产这件事本身符合预期,除了当前短期价格因素之外,本质上来说韩国大尺寸LCD面板产能成本高,不赚钱,早就想着抽腿,我大A股曾经的万年坑货
京东方
,
2016-2017年的周期机会
由此而来。
不过这次减产的力度,算是出乎意料的。
必须看清楚的是,停产的是
电视面板
,LGD韩国本土产线P7(G7.5)、P8(G8.5)占比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场
11%
的产能,主要转去做
IT类面板
了,LGD转移的产能,开始挤压台湾地区的G5、G6落后产能(目前年化占比全球约15%),也引发IT类面板产能过剩的担忧。
IT类面板(显示器、笔电、平板)这个领域,占全球面板出货面积20%(电视面板则为75%),它的主流尺寸,在2018年(含)之前是21.5寸,2019年开始,23.8寸超越21.5寸成为主流,27寸占比也有所抬头。
另一个要注意,停产的是
韩国国内产能
,它还有1/3产能在广州,虽然这部分拼成本打不过我们国内产能,要打其他厂商的海外产能还是可以的。
所以立即的影响就是,“
国内
”的“
大尺寸
”产能受益。
谁受益?
京东方A
和
TCL
两个,就是直接的受益者。
问题来了,具体受益幅度多大?
和LGD这次拟退出产能一样情况的,都是
海外厂商的海外电视LCD产能
,可能都会跟着退出,毕竟目前成本最占优的大陆厂商,包括京东方也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将停止对LCD的投资。
当前占比约
14%
的三星产能,也正在退出,前面L8-1-1产线已经在去年7、8月退出,今年8月预计还有L8-1-2的产线退出,L8-2预计今年年底。
台湾地区产线,包括群创、友达等,由于当地产业集群偏向配套笔电,产能切换至IT类是很合理的,也正在有序退出电视面板。
韩国+台湾地区未来数年即将退出的产能,大约占整体
20%
。
新增产能:去年新开产能已经满产,而今年有京东方的武汉的第二条10.5代线,惠科的第三条8.5代线,都要在三季度后。
所以电视面板的涨价窗口,从1月开始,预计持续到9月,涨价幅度暂时看作不超过上一轮吧,上一轮
整体出现了
30~35%的涨价
,这次先毛估估
不超30%
吧。
京东方A的电视面板占比
40%
,去年亏损略大于TCL的华星光电(主要都是下半年),后者的电视面板占比
70%
,这轮的收益弹性应该会比较大。
简单粗暴算一下具体受益幅度:(以京东方为例)
上轮景气期大致从
16Q4~17Q3
,约
900亿的收入
对应了
80亿的利润
,大约
9个点的净利率
,这次收入从当前规模来看应该会多至少一半,净利率打个
8折
吧,也有
接近百亿
的利润。
京东方截至19Q3的LTM净利润大约
19亿
,19Q4暂不考虑(按零增长看),那么下一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去到
430%
。
上轮的市净率最高接近
2.8倍
,市盈率
28倍
,这次假设股价提前于业绩一个季度反映,业绩只算百亿的
3/4
,则现价对应未来
75亿
业绩增厚,市净率
1.9倍
,市盈率
23倍
,保守看这次的估值提升不超过上次,则对应的股价上行空间大概
20~45%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计算,每个人从自身对行业认知出发,可能得出不同的幅度。(卖方研究肯定会考虑更多变量)
风险当然是产能退出节奏、涨价幅度不如预期,这部分的判断,和安全边际的拿捏,交给你了。
本文是公号重启第3篇,还望乡亲父老们点个在看
您的在看,是新周期一小步,却是本号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