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清
来源:
电商头条
(ID:ecxinwen)
在家居领域,宜家堪称“贪吃蛇”,所到之处可谓是寸草不生。比如宜家进入中国14年,就成了年轻人最爱去的休闲、购物圣地
,没有之一。
但是在日本,宜家却打不开市场,前后两次都吃了败仗。
它的名字叫
NITORI
(以下称
“
宜得利
”
),
以
超过
50%
的绝对市场份额
位列第一
,是日本家居之王!
(
2014
年数据和最新数据相差不大)
无印良品
几乎只有它销量的一半,而宜家,已经没影了。
最恐怖的是,
宜得利创下了
连续
30
年利润和销售额同步增长的奇迹
,这是日本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未曾达到的成就!
“变态”创始人给自己定了60年计划
1968年,创始人
似鸟昭雄
开第一家“似鸟家具店”(1985年改名宜得利)才23岁,当时店面只有不到100平米,主要售卖沙发、餐桌椅组、床和台灯等小型家具。
不久之后,附近就开了一家比似鸟大了5倍的家具卖场,
品类更齐全,似鸟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生死存亡的关头,似鸟昭雄
决定跟随游学团出国取经,就是这
一趟美国之旅彻底改变了似鸟昭雄,也引发了日本家居市场的大变革!
经过120年发展,美国的零售业早已成熟
,
日美家具消费的不同给似鸟昭雄带来很大的刺激。
美国家具品类齐全,而且价格只有日本的1/3
,
他深刻地觉得日本真的太穷了。
回到日本之后,
似鸟昭雄给自己做了一道算术题,美国用120年建立了成熟完善的零售业,他觉得自己要用60年才能追赶得上。
27岁的
似鸟昭雄雄心壮志,野心勃勃,给自己的家具店定了一个60年计划!
▼
一,在产品上,
彼时日本家具市场是以昂贵的传统实木家具占领,款式少,不注重搭配。宜得利仿照美国经验,
注重个性,
运用色彩搭配改善家居环境
。
二、在定价上,
彼时日本家具以手工制作为主,再加上多层批发商的加价,价格昂贵。宜得利走平价、低价策略,据说
似鸟昭雄
的目标是“
卖到批发商的价格才叫便宜
”。
三、在渠道上,
彼时日本
家具厂商及批发商地位强势,
门店没有话语权。
似鸟昭雄
就决定
绕过批发商,自产自营自销,掌握定价权
。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宜得利成功树立了多品类、低价格、设计时尚、质量有保障
的品牌形象,最终成为日本
最大的家具零售商。
有心的人会发现,无印良品和宜得利很像,事实上,
整个日本的零售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宜得利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简洁、时尚、有质感的“性冷淡风”。
今年似鸟昭雄
已经73岁了,虽然他已经隐退到幕后,但是每年,他都在一直完善、更新他的60年计划,宜得利也因此有了今天的辉煌,创下连续 30 年增收增益的日本上市公司记录。
比宜家便宜30%,品质却不输宜家
“价格至上,NITORI”——这是宜得利的广告语,而
廉价正是宜得利获取市场的关键。
宜得利商品价格在日本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几乎是日本同类产品的1/2,现在很多产品要
比宜家还便宜30%
。
价格便宜,品质却一点也不差,
有着
“
精华版宜家”、“平价版无印良品”
的美誉。
比如很多人都会长草无印良品的懒人沙发,
觉得陷下去就是一生,可往往价格却让人“敢坐不敢买”。
但在宜得利
只卖
299RMB
,舒适度却绝对不会低于无印良品。
与宜家高昂的配送费不同,宜得利针对
沙发和床等大型家具提供
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并且
免费上门组装
。
同时,
宜得利还开放
室内装修咨询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化的装饰及采购建议。
这种超出消费者心理预期的品质感和惊喜,让宜得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
宜得利怎么做到既“便宜”又“高品质”?
为了做到性价比高,
宜得利
在传统家居企业的“制造零售(SPA)一条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建立了“
制造物流零售一条龙
”的商业模式。
从原料筹备、商品开发到生产制作,甚至到物料配送
,各个环节都建立自有系统,做到高效节约成本。
自主开发,海外制造
▼
在似鸟昭雄看来,
“有品位”可以依靠设计师,而“更便宜”则必须放眼世界
。
1985年,宜得利提出O.T.C.M(One-houseTotal Coordination Merchandising)理念,
即本着
让一个家庭空间协调配饰
的思想来进行产品开发。
也因此,宜得利的卖场布置也是采用了家庭生活场景来布置,这一点,和宜家是一样的。
宜得利
几乎九成以上的商品都是自主开发的
,团队每年开发约10个系列新产品,每年商品替换率达到40%,未来可达到70%。
1985年就开始直接向海外采购,这在以出口为主的日本企业里是比较少见的,宜得利是以进口为导向的。
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可以利用周边低廉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目前
海外采购商品占比80%
。
自建供应链
▼
2008年金融危机,日本很多内需型企业都苦不堪言,但宜得利在此时却宣布多次降价,店内多种产品永久降价15%-40%,这主要得益于宜得利自建的供应链!
宜得利在整个日本有10个物流中心,
通常物流中心的做法是按照商品的分类进行保管,而宜得利却是
以店铺为单位进行保管
。
这样的做法就可以让店铺不持有库存,等顾客有需要的商品,直接从物流中心配送到顾客手中,大幅度减少配送动线,以达成成本削减的目的。
“变态”的管理
▼
无论商品多么出色,
如果没有出色的管理,也很难有今天的成就。
似鸟昭雄
无论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卖场的管理,都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似鸟昭雄要求
员工平均年龄控制在30到34岁
,“太年轻了,知识或技能达不到要求,我们不能(花时间)对他们进行重塑。34岁之后,人身体状况走下坡路,得个动脉硬化或者发胖,身体就没那么灵活了。
”
就连
平均店龄也要控制在24年
,过久或者客流量不足的门店,坚决关掉。
这一点非常“变态”。
同时,宜得利每年还会派出数百名员工,
带着相机和笔记本
,去参观沃尔玛、塔吉特和其它零售品牌门店,
学习门店布置、销售技巧、产品设计、材料运用、颜色搭配以及定价策略等。
宜得利的困局
截至2017年2月,宜得利在全球已经拥有有471家线下门店,其中90%门店位于日本国内。
未来,宜得利的重心将放在开拓海外市场,公司计划到2022年实现全球1000家线下店铺,其中在中国内地开到 100 家店。
考虑到宜得利现在在中国只有 7 家门店,这个计划称得上是野心勃勃。
但是,在日本市场所向披靡的宜得利在中国未必能打赢这场仗。
宜家和无印良品虽然在中国市场份额不大,但它们都早已将自己塑造为一个生活方式的休闲空间,在年轻消费者里相当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