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小品牌,董事长还是明星,因为疫情都出来直播带货了。
对于有名气的主播来说,一晚上带货千万甚至过亿都很常见。
但是,优惠的价格背后,却是品质的难以控制,
常常有主播会“翻车”。
在“520”前,罗永浩在直播里应景地卖了鲜花礼盒。
其次表示会按照带货协议要求全部退款:
(潜台词:我带的货都是签协议的,不用担心商品问题)
但是,买花的人都是为了在520当天送给女朋友的,即使退款了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看似多花了100多万,赔钱的买卖,却和交易过的用户、没下过单的潜在用户都建立了信任。
以后直播间的商品再出问题的话,罗永浩依然会这么处理。可以放心下单了!
以前在景区里面,拍一张照片、吃一顿海鲜、打一个车……随便一个商业行为都会被宰。
在1818黄金眼上就有一个新闻,杭州有一个小伙想理发,
结果理到一半,两三个人围着他,强制他做了好几个项目:
一通操作下来,原来十几块钱的洗剪吹,变成了
三万六千八
。
一个人本来只想理发,店员的忽悠下纹了眉最后付了几万块钱……
你以为你能做一锤子买卖,捞一笔钱就走,不止会失去客户,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疫情前期,口罩资源正紧缺的时候,一个22岁的年轻艺人黄智博就在贴吧上开始发布
卖
口罩的信息。
靠着在网上下载的假身份证、口罩图片还有营业执照,骗取了客户的定金后,转手就把对方拉黑。
对方之后,黄智博很快就被抓到了,付出的代价是三年三个月的监狱生活和明星路的断送。
如果你注重品牌的话,尤其是个人品牌,愿意花时间来好好做服务,可以培养更忠诚的客户,带来更有价值的成交。
当你服务好了客户之后,客户更会愿意为你带来转介绍;口碑也上去了,把留出精力来对服务升级。
在哈佛博士的Ted《如何建立信任》中,提到了这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觉得我是一个真实的人,对你足够坦诚,就算我有一些小缺点,你也依然会信任我。
前段时间,李佳琦被拍到了在室外公共场合吸烟,上了热搜。
因为李佳琦的个人形象是“专业”二字,抽烟的确是一个缺点,但却并不影响他的专业度,所以用户依然是信任他的。
在心理学上有个
“白玉微瑕”
效应,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别完美,那给人的感觉就会不真实。
比如说,贾玲暴露的自己的缺点就是身材不够好,她经常在舞台上自嘲。但是,这反而让大家更关注她的相声水平,赞美她的口才。
在豆瓣的一个评选活动中,贾玲超过了“完美女神”林志玲,成为了最受网友喜爱的女明星。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和客户快速建立信任,比起总是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形象,
主动去承认自己的小缺点,反而能衬托出你核心能力的专业,让大家对你能有更清楚的认知。
如果你认为我的逻辑确实合理, 你就会更容易信任我。
逻辑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归纳法,就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
我建议你写一个检查清单,发送通知前,根据清单上的内容比如:是否有错别字、日期、人名等分别进行检查核实,全部准确后再发送,效率会提高很多。
事例+结论,这就是从连续三天的特殊性错误,归纳出“在这一事项上有待进步”这个结论。
逻辑的内容非常多,建议大家可以去读两本书:《批判性思维》和《学会提问》。读完以后,逻辑性思维一定会大大提升。
如果你相信我和你有共鸣,我们是站在同一边的,你就会更容易信任我。
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帮你判断出你对谁表现出了同理心:
思考自己一天当中,有没有拿出一段时间,花在谁的身上,认真倾听他讲话?
提升别人对你的同理心的感知,一方面,你可以
公开
做一些能够体现自己同理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