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色皇后
可能在小学时,你就在童话里看过,杜鹃非常喜欢吃毛虫。
2月末到3月初,大斑凤头鹃(Clamator glandarius)从非洲迁飞到欧洲,不是为了抽卡的手气好些,而是为了取食躲在丝制的窠里越冬的松异舟蛾(Thaumetopoea pityocampa)幼虫。
在3月和4月,西班牙的大斑凤头鹃几乎完全靠毛虫为生。松异舟蛾也就是有名的,会排成“小火车”状行列的毛毛虫。它是非常厉害的林业害虫。
大斑凤头鹃在交配时,向雌性喂食毛虫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在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的胃内容物有75%都是毛虫,一只大杜鹃在两小时内,竟捕食了32个毛虫。从人类的主观角度来看,杜鹃害得许多小鸟家破人亡,吃一些毛虫,也算是将功抵过了。
这里有个问题,很多亲近过大自然的熊孩子,都知道毛虫的厉害。毛虫的毛刺中心是空的,连接着毒腺,接触之后,刺毛折断,毒汁就流出来。有些毛虫的毒汁能引发非常强烈的红肿和刺痛,摸它就像摸烙铁一样。
松异舟蛾的丝制窠
图片来源:naturepl,拍摄者:Nick Upton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好处理工作。杜鹃会把毛虫在树枝上摔、打,摔破之后,抛弃外皮,只吃内容物。或者按在地上摩擦摩擦(毛虫:……),把毒毛蹭掉。
杜鹃还有个非常独特的适应功能,是专门针对吃毛虫的。鸟类有个特殊的胃叫砂囊,也叫肌胃,用来磨碎食物,鸡胗就是鸡的砂囊。一般鸟类的砂囊,里面的内衬都是一层坚韧的角质皮,也就是鸡胗里黄色的一层“鸡内金”,这样才经得起胃壁和食物不断摩擦的“摧残”,如果是食用种子、茎叶等坚硬食物的鸟,还要吞下一些沙石,加大力道。
鸟类消化道示意图。原图来源:KTMC
杜鹃的砂囊内衬很厚,很柔软,毛虫的毒毛碰到胃壁,就戳在上面,留在那里了。有时砂囊里的毒毛是如此之多,甚至形成了一层垫子。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不会疼……
衔着毛虫的大杜鹃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杜鹃的砂囊内壁可以再生,毒毛积攒到一定的量之后,砂囊的内衬就会呈斑块状(也就是说,像掉墙皮那样)脱落,和毒毛一起团成团,从口中吐出(“吐毛球”这个说法,是我从男友那里征用的),这样就把它们排出了体外。其实,说杜鹃把“鸡内金”和毛球一起吐出来,更为贴切。但现在知道“鸡内金”的人好像不多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啊,在吃毛虫这件事上,杜鹃可以说是非常顽固了。
参考资料:
Barbaro L., Battisti A. (2010): Birds as predators of the pine processionary moth (Lepidoptera: Notodontidae). - Biological control 56: 107-114.
果壳网
ID:Guokr42
虽然换了二维码
但依然整天在科普些不正经玩意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