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政策脉络全解析
•
2014年3月5日,“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设
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
大数据、
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
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部署了大数据发展的三个主要任务,提
出七种政策保障机制,此系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第一份权威性、系统性文件。
•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
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
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
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 2017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发
表讲话,明确
“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
• 2019年3月,
“大数据”连续6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
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
,将其列为比肩土地、劳动力、
资本、技术的“第五要素”。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数字
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
生产要素之一,并明确
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作为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之一。
• 202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印发,进一
步提出
“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
,发挥
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对“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作出了专门部署,
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明确了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和目标
•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 2022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要
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建设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
•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
意见》(以下称“数据二十条”),构建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四项制度,共计二十条政策措施,
初步形成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
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提出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
•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
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数字领域立法规划,及时按程序调整不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制度
• 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
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
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行动计划》从
提升数据供给水平、优化数据流通环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三方
面,强化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