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刀老湿  ·  足球皇帝&FIF15三叉戟描述添加!小帮手版 ... ·  2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刘国梁最新表态 ·  3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刘国梁最新表态 ·  3 天前  
长沙晚报  ·  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等,集体发声 ·  3 天前  
长沙晚报  ·  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等,集体发声 ·  3 天前  
中工网  ·  刘国梁建言WTT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开始抢客户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4-04-09 15:12

正文

这两天,北京来了好多客人,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美国的财政部部长、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泰国公主(在泰国威望很高,来华50多次了)、越南国会主席(在越共政治局排第四)和副总理、以及KMT的前主席马英九,不知道首都的交通如何,限行多不多。
来的客人里,当然,美国的财长,和俄罗斯的外长,是最重要的。中美的关系,主要集中在经贸的冲突上,所以作为中美经贸的美方牵头人,耶伦算是最卖力的内阁;而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以外长,理所当然是曝光率最高的。两个最关键之人,前后脚同时到访,目的可以说只有一个—— 来抢客户了
就好像两家基金公司的销售,前后脚跑去同一个客户,去抢一单委外业务一样,听听客户的诉求,了解一下客户的偏好,打听一下竞争对手给了客户什么条件,顺便拉踩一下对方,最后给出我方的报价。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世界上最稳定的双边关系,最好是势均力敌的,如果做不到势均力敌,那么,至少得是相互制衡、制约的,否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了。
说到抢客户,表舅再给大家聊两个,金融行业里, 「抢客户」的故事。
......

01
C端基民争夺战

东方财富的董事长,其实先生,打开东财今年的年报初稿,翻阅天天基金的业务描述的时候,可能最头疼的,是一个叫做“ 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 ”的数据,这一数据,代表了天天基金app上,全年200多个开市的交易日里,实际访问的基民数量。
2022年,这一数据,是272.79万;
而2023年,这一数据,是187.8万。
一年时间,日均活跃用户, 暴跌85万,同比降幅超过了30% ,这和东财去年-27.63%的股价跌幅,基本一致,粗糙点地说,也就是,2022年那些每天刷天天基金的10个用户,有3个,已经连打开都不想打开了
中年夫妻的感情疏离,始于分房;而平台和基民最远的距离,就是App还在迭代,但客户连看都不想看你一眼了。
东财在年报中,对这一问题的剖析也比较直接。
公司所提供的一站式互联网财富管理服务,与资本市场的景气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一旦资本市场 景气度下降, 市场 活跃度和投资者热情均会受到直接影响 ,可能抑制投资者对互联网财富管理服务的市 场需求,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业务的盈利能力。
话说得没毛病,做 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小伙伴都 清楚, 只要市场大涨,随便啥内容 阅读量都 会蹭蹭蹭地起来, 而如果市场萎靡, 再认真的文案和分析,打开率也会 非常寒酸。
当然,资本市场呈现周期属性,贝塔时好时坏,很正常,而对于像天天基金这样的平台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在存量用户明显收缩、新增客户红利几乎殆尽的情况下,还面临着 行业内的极度内卷 ,和进一步加剧的竞争。
鉴于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全开放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行业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 相关费率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行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缺乏竞争力和核心优势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如果公司不能紧跟行业发展形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核心优势,可能将无法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
其实,费率改革这个事情,大家都在做,其本质,就是 抢客户 ,争夺底层客户。
银行渠道在做。
原来,银行渠道基本只销售A份额,这和银行体系的财务记账和激励模式有关,大多数银行,原来在计算理财经理收入的时候,只会给与,一次性收入部分的提成或积分(比如基金A类份额的认购费,这个就是客户购买的时候,一次性就形成的确定性收入),而像C类份额相关的销售服务费,因为计算比较复杂(涉及客户持有时长),往往就计入条线收入(也就是充公账了),和个人无关,所以会驱使销售人员,销售A份额。
但是当客户体验了互联网渠道之后,发现如果购买A份额,需要持有2-3年以上,性价比才能超过C份额,以至于,大量客户可能看中某一产品后,当着理财经理的面,在银行App里买个5万的A份额,然后转身去天天基金app,买了100万的C份额,相当于银行给互联网平台贡献了一个高净值客户。
而当这一情况愈演愈烈之后,就会倒逼银行做出改变,调整激励方式,将只包含销售服务费的C份额的销量,也纳入理财经理的考核当中,并且可能还会和基金公司一起,创设一些销售服务费更高的份额,增加总收入。
当银行介入C份额市场的时候,实际就会抢回一部分,原先被电商平台掠夺走的份额。
而基金公司,也在尝试做这些事。
基金公司,理论上在个人业务上,没有自己的客户,广泛依赖于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
很多基金公司尝试推进直销App业务,但效果了了。
今天上午,看到财联社的推送,南方基金,又搞了一个相关的创新,下图。
给自家的基金产 品,增设了一些 “I份额 ,就是I love you的那个I。
这个份额的名字就取得很直白了,I,顾名思义,只有在我自家的平台上,可以买到。
这个份额,有两个特点。
第一,和C份额那些类似,7天以上免赎回费,也就是说交易成本很低。
第二,销售服务费只有0.01%,而通常来说,股基的销售服务费往往在0.3%或以上,也就是,你投资100万,买这个I份额,一年的销售服务费是100块,而买其他份额,一年可能是3000块甚至更多,下载个app,可以省2000多块钱下来。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我同样一个产品,在银行渠道卖也好,在电商平台代销也罢,要支付给代销机构一半的尾佣,而在直销App,管理费是我全拿的,性价比翻番。
而对于客户而言,我一年就支付个象征意义的0.01%的费用,就能买到我想买的产品,节省了一笔确定性的成本。
属于win win的局面,而 不利的,是那些销售机构 ,被抢了客户。
很难说,这个I份额的实际效果如何,但是有一个场景,是比较有确定性的,比如,我看了一眼南方上线I份额的产品里,有沪深300、创业板、纳指100、上海金ETF联接、有色金属ETF联接等几个,很多人可能已经在定投,或者近期极热的方向,那么,就有转化的可能性,这里的推动环节,就属于另外一个章节了。

02

交易所信用债的反击

再简单几句话,多说一个“抢客户”的故事。
,其实债券市场有个非常 重要的新闻, 尤其值得同业小伙伴关注。
那就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10只 中证投资级公司信用债指数,同时,和 上交所一起, 布了 1 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