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
345
天
2017
年
11
月
12
日星期日
片名:苦雨恋春风
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道格拉斯·瑟克
广东梅县,旅店
这一周堪称是“悲苦的情节剧”之旅。但最让人伤心的就是道格拉斯·瑟克的《苦雨恋春风》了。因为它拍的就是“我们中间最伤心的人”。瑟克借着这部电影,表达了自己对失败者的强烈兴趣。
这也是引起我共鸣的地方。什么是失败者,是面对人生绝境的那些人,我曾经觉得在他们身上有着更让人触动的挣扎的痕迹。如果只是这么一点,在瑟克看来是不屑的。他说“新浪漫主义者主张从失败中发掘美,我对这一套不感兴趣”。“我所呈现的是那种没来由就来侵扰你的失败,不是霍斯福斯塔尔这种作者笔下的失败。”
瑟克说,真正的失败,就是完全的绝望,“无路可走”。“所有欧里庇得斯的戏都有这种无路可走——最后只剩下一条出路,就是对‘快乐结局’的反讽”。
所以《苦雨恋春风》表面上看还真是一个“快乐结局”,却同时又让人痛彻心扉。电影史上也许只有道格拉斯·瑟克可以做到这一点。
故事的男主人公
Mitch
是瑟克的御用男演员罗克·赫德森扮演,女主人公
Lucy
由美艳的劳伦·白考尔扮演。
Mitch
和
Lucy
都是瑟克所说的拥有“坚定不移”的品质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非常有能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会的正能量,是“善良的、正常的、美好的”人。
这两个人可以说一见钟情。但是
Lucy
最后选择的是石油大亨家的富二代
Kyle
(罗伯特·斯塔克扮演)。
Kyle
和
Mitch
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好友,却从智力到体格样样不如对方。
Kyle
悲哀的意识到连自己父亲都希望拥有
Mitch
这样的儿子,这样的痛苦让他以飞机、女人、酒精度日,不甘心地堕落为一个无能的花花公子。
Kyle
的妹妹
Marylee
(多罗茜·马龙扮演),是整部电影里最邪恶的角色。她从小就深爱着
Mitch
,被拒绝之后,到处勾引与之神似的男人。当她发现
Mitch
爱着嫂子
Lucy
时,嫉妒成恨,用恶毒的谎言挑拨
Kyle
。最终酿成惨剧:
Kyle
酒后用枪误伤自己而亡,而
Mitch
成了证据确凿的嫌疑犯。
Mitch
是否以故意杀人之名入罪,最后全凭唯一的目击证人
Kyle
的证词。这个铁了心要毁掉
Mitch的女人
,却在关键时刻改口,说出了真相,还了好人的清白。然后自己改邪归正,脱掉妖艳的衣装,换上一件灰色的套装,坐到了死去父亲留下来的办公桌前。
无论是从人物设置还是演员选择上来看,赫德森的
Mitch
和白考尔的
Lucy
是绝对的主角,但这个故事里真正有趣的角色却是
Kyle
和
Marylee
这对兄妹。他们是真正的失败者。
彻底的失败,无非就是坐拥亿万财富,却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就是人生的绝境
。
用
Marylee
的供词来形容哥哥
Kyle
的悲哀:“他是我们中间最伤心的人,因为他想要的太多,可是得到的太少。”
Marylee
的邪恶是《苦雨恋春风》剧情的真正驱动。在很多时候,她甚至能让人恨到牙痒。但法斯宾德说她是自己在剧中唯一钟爱的人物。芬兰导演考里斯马基也说
Marylee
的扮演者多萝西走下自家豪宅的楼梯的场景经典之极,“后来有许多摇滚音乐
MV
都想模仿这个场景,全都无法超越。”
瑟克拍摄
Kyle
和
Marylee
时,真的是拿他们当反面人物来拍,半点没有预留他们也有“可爱之处”的余地。但就是这样的彻底,彻底的无能和彻底的邪恶,到头来却能引起观众最终的同情。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因为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Kyle
和
Marylee
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下,始终没有长大,他们抗拒现实,留恋着童年的无忧无虑。电影中最伤心的一幕是好人赫德森说:
童年的河边已经越来越远了
。他因为
不断告别过去,而成为
真正长大的人,真正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当
Marylee
在片尾变好,
终于如了大众所愿,她同样告别了过去,堕落和邪恶也伴随着过去的爱同样消逝之后。我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被撕裂的悲哀,仿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却莫名又必然的悲哀。而相对而言,赫德森和白考尔的美满结局似乎无足轻重了。
借用瑟克的崇拜者法斯宾德的分析,《苦雨恋春风》里的构图和灯光用了反自然主义的方式,倾斜和仰角的摄影机角度、不该出现的阴影,都带出剧情本身的异样。将滞留在脑海中的感受,完全表现在银幕上。“道格拉斯·瑟克的电影解放了心智”——法斯宾德如是说。
劳伦斯·白考尔
第49周:奥菲尔斯、法斯宾德、瑟克
劳拉·蒙特斯 Lola Montès (1955),奥菲尔斯
伯爵夫人的耳环 Madame de... (1953),奥菲尔斯
轮舞 La ronde (1950),奥菲尔斯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1979),法斯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