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联
只做对设计师有用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新作|Residence ... ·  16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开馆的首次纪念展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他们只是学生!但是已经。。。 ·  5 天前  
庞门正道  ·  跨行业还画这么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联

从设计师到运营者,慎重波见证了这片老街区的成长

设计联  · 公众号  · 设计  · 2018-06-26 19:05

正文



2014年

广州建筑师慎重波与龙凤街结缘

在这里把老粮仓改造成联合办公——凤凰仓

三年后

又把一个牙膏厂改造成多业态组合的联合社区——石榴仓


三年的时间不短不长

作为积优联合创始人

慎重波也在这期间

不急不躁地改变了许多

慎重波

积优联合创办人

凤凰仓与石榴仓设计师


我很好奇:“积优联合办公的选址为什么是老城区而不是交通便利的CBD?”

慎重波告诉我一开始选址在龙凤街建造凤凰仓其实是被动的。但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后,便对龙凤街产生了感情。所以石榴仓也毫不犹豫地选址在此。

他说:“生活将教会你设计,我们的设计要基于生活,去解决人们最直接的需求。”

作为创始人,慎重波在经营凤凰仓的时候就积累了一些运营基础,并且强烈意识到联合办公这种新模式更适合当代年轻人的需求。

所以,三年后他建造新仓——石榴仓,但却尝试让改造基于更新的业态组合之中。他觉得建筑的语言设计应该融入于社区中。


走进石榴仓,你可以感觉到他和普通的联合办公场景并不一样。它的一楼融入了咖啡厅和文创小商城等创意性的店铺。很明显,它并不完全局限在联合办公的场景,而是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慎重波觉得:“社区化场景是未来商业的一个关键,也就是说我们未来更有可能为关系买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为关系买单的现象,例如一个网红推荐一个东西,你会很快被种草,并买下这份商品。而你买单的原因并不是你见过或用过这样产品,而是因为你信任他,信任这份关系。


所以做新的社区改造,第一步是要加强自身的社区化,让社区内部流动性变得更强。


慎重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观感受呢?那是因为当时在运营凤凰仓的时候,一开始他是把咖啡厅单独设计在角落里。后来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他把咖啡厅放在中央,让它成为了社区中心,作为一个连接工具存在。这样的改变,让凤凰仓的社区感越来越强,是整个空间变得更有活力了。


于是,吸取凤凰仓的经验,在改造石榴仓的时候,慎重波希望能有更多的商业界面让社区的互利性增强,而当社区能够满足人的更多需求的时,社区的商业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面对龙凤街这个得天独厚的老城区,慎重波思考着如何才能在大社区范围内做有效的互动,而不是让石榴仓像一个怪兽般存在,侵占他人的资源。


慎重波觉得必须让社区的潜在需求和消费升级能在这栋楼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表面上是在改造一栋楼,其实当石榴仓融入整个系统的时候,已经无形中在积极的推动这个系统的更新。

这种更新更多的是基于人潜在需求的挖掘,并通过一些动作去满足这些需求。最后通过商业的力量形成城市自主更新的状态。

当在地人群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当地的消费就不会过度外流。而建筑在这个空间的归属感会变得更强,在地的文化自信会提升。


当你去投入更新中时,你就会发现其实身边还有很多。在龙凤街里除了石榴仓这样的创意社区还有类似我想静静咖啡厅,悦读吧这种新商业空间存在。在这一年里,龙凤街的内部空间在慢慢发生变化。过去一些低效的空间被新的商业空间覆盖了。

也许这就是一种时代的积极变迁,是商业功能的补给。


慎重波想做的是不是花一笔钱去改造一栋楼而已。他们在做的是去挖掘在地资源原有的需求形成更新动力。用商业的力量良性地去催成它,做更多的实践和尝试。

从凤凰仓到石榴仓,慎重波从作为设计师被动的服务到当家做主人。在做主人的过程中也基于更多功能性的服务,例如去面对客户,解决更多运营问题。在运营的过程中,又领悟到更多设计的新理解。

对于慎重波而言,凤凰仓是一个设计师压抑许久把所有的情怀融入在一个空间里面的状态,所以符号性强,更有视觉感。但单局限于视觉对于整个空间的优化来讲并不是最后的答案,而只是个现象。


真正的答案是要去考虑到伙伴们在这个空间里是否舒适,新的观念结构能否更高效地让这个空间商业价值有所提升。这些都是资源提升的评判标准。

在运营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会让你重新反思在空间设计活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相对凤凰仓,石榴仓有大量留白,没有太多符号。慎重波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社区里的内容是可以不断发酵的。目前内部已有咖啡厅,种草俱乐部等创意店铺。他希望去发现更多可能性,再一步一步完善整个过程。整个活化升级的过程,其实也是适应与培育的过程。把土养好,让种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


总而言之,凤凰仓做的是围墙内的事情,而石榴仓做得是围墙外的事情,需要与外部街区形成连接,是一个更成熟的系统。而设计师应该多接触运营,在设计以外的范围反思设计的魅力,让自己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待设计问题。

凤凰仓相对比较独立,所以改造的一切问题是技术问题。这些都可以用钱和时间来解决。但石榴仓是个更加流通性的社区,改造它的关键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当你进驻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就在改变这个地方原有的形态了。而这个形态的改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于当地居民都是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在没有结果的时候,当地居民是没有安全感的。


如何积极面对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冲突,利用良好界面与他们产生良好的关系,成为了最大的挑战。这是一种公关协调能力的挑战和内心抗衡的挑战。你必须做到去中心,并和他们联系在一起。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抛掉高高在上的投资者身份。


如今慎重波想把动机变得更简单纯粹,通过社区的力量形成关系。他觉得最关键的是人,因为经营的是人,最终实现各种价值靠的也是人。最终当沟通界面被打开的时候,必定就会产生裂变,产生一些你无法设定的创新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