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一手打造了温州本土第一家走进证券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也开创了温州企业海外上市的先河。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
无论多久,这个名字必然会在温州民企的发展历程中,熠熠生光。
张晓平,温州瑞安人,1962年出生。瑞立集团创始人,现任集团董事长兼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
荣膺“温州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 温州市功勋企业家”等称号。
瑞立集团创办于1987年,已经发展成为温州地区汽摩配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
世界前三、中国最大
的商用车气制动系统集成商。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
25亿多元
(仅包含在温业务),
上榜“2017温州市百强企业”榜单
,从第26位跃居至第24位。
1987年张晓平创建红旗汽配厂,靠汽车门灯开关占领汽车配件业边角市场,在最初的几年时间内,企业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在考察和分析了各地的市场状况后,1992年张晓平提出了
“到缝隙中求市场”
的工作思路。
当时已是年关,春节将近,他拿了做好的样品直奔济南重型车辆厂,寻求与黄河载重车的配套。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说服济南重型车辆厂的领导,张晓平几乎跑“断”了双腿,磨“破”了嘴皮。
于是,他硬是在济南过了象征家家团圆人人团聚的春节。春节后,济南重型车辆厂领导被他的敬业精神和诚心恒心感动了,在对样品进行逐项试验后,同意该产品为黄河车配套,也从此开启了以后双方加大合作力度、实现双赢的大门。
强将手下无弱兵。张晓平在创业中不仅练就了自身的经营管理本领、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而且自身就是一名技术能手。
公司每一次技术改造,都凝聚了他带头实践和关注的心血。
张晓平凭借他在瑞安市仪表厂工作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对里程表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于是直角接头的里程表新产品在他的手中诞生了,这种表减少了传动轴与里程表之间的共震,大大提高了表的精确度,被国家专利局认定为专利技术产品。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技术改造是瑞立一道亮丽的风景,从1992年投入的27万元到1993~1997年的3600万元,再到2001年投入1.2亿元的三个项目合并进行的瑞立工业园,可以说每一次的技改都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为此在十几年的时间内,通过前后6次的技术改造,企业已经拥有了美国哈挺公司先进的加工中心,西德制造的双端面研磨机床,以及瑞士生产的曲线磨床等国际一流的加工和检测设备。
同行企业需10~15年才能完成的项目,瑞立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便已经完成。
中国最大的气制动阀生产企业,瑞安市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主导产品40%以上的市场占有量,4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这些骄人的成绩和辉煌,在平常人眼里,在平常企业家心中,应该是满足了。
然而,张晓平看得更远、更高。他选择了温州98%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不敢“犯险”的举措——上市,
海外上市,而且是全球知名的证券市场上市!
2004年7月,瑞立在著名的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上市,
首开温州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先河。
张晓平分析:我们上市的目的,一是提升瑞立产品的知名度,二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四才是实现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