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精神、宗教、文化、教育和科学的故乡。吠陀经等一些神圣的经文可以追溯到1200-200BC。在几所古代大学的倡导下,教育、科学和哲学得到了发展。成立于公元500年的塔基沙大学(Takisha University)和存在于425到1205年之间的那兰达大学(Nalanda University)就是其中著名的两所。
那兰达大学有大约10,000名学生和2,000名教师,吸引了来自中国、韩国、波斯和蒙古的学生。它拥有大约900万本书籍和手稿,但不幸的是,它们都在大约公元1200年时被穆斯林突厥入侵者烧毁,阻碍了科学、教育等方面的进步。
中国早期历史始于商朝(约为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有些文字还提到了夏朝(约为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中国文化、文学和哲学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前1046-256年)。
对于欧洲人来说,直到18世纪,欧洲都执商业、财富和智慧之牛耳。不过中国和印度也很富裕且强大,控制着世界贸易和世界GDP一半的份额。公元1500年时中国是世界最强的经济体,印度是1700年最强的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高的GDP。从历史上看,中国在整个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不稳定、缺乏一个权威性的政权的时期有限。因此,中国从未在其大部分领土上遭受外国统治。但是被入侵是有的,最近一次是在1931年,当时日本人入侵满洲,并占领了华东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中国对外国人的态度始终比印度对外国人的态度更不友好一些。也许这种不友好性,加上拥有一个单一的统治政权,防止了它像印度一样被大规模殖民和剥削。中国有少数民族,但它被视为一个汉族国家——一个稳固的同族多数群体。尽管普通话和广东话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语言是相同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可以坚定地追求一个目标,并通过中央政府的控制和指示调动最大的资源来实现其目标。中国的银行由中央政府控制或指示,向那些最具生产力、进取心和效益的企业提供贷款,并鼓励和补贴出口,甚至设立专门为出口提供帮助的出口区。中国人通常过着简朴的节俭生活,所创造的财富和所赚的钱都投资于全球公司、基础设施项目和矿山。中国在许多战略性产业中拥有强大的实力,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港口和通讯基础设施。印度则正好相反。单个国王或政治实体能够统治印度大部分领土的时期都很短,不同国王分治各个地区的传统可追溯到公元元年。较小的未统一的邦或王国具有多样性,它们的存在使印度容易受到外国的入侵。穆斯林Moguls叛乱始于1570年的Akbar,直到1707年Aurangzeb死后才结束。Moghuls是血腥的侵略者,他们谋杀、强奸、抢劫大量黄金和商品,并用剑迫使人们转变为伊斯兰教徒。从1500年到1800年,几家外国贸易公司争夺控制权。首先,葡萄牙人殖民了果阿;荷兰东印度公司从1605年起在普里卡特(Pulicat)殖民,但是在1825年势力减弱并被消灭;丹麦人和挪威人控制了尼科巴群岛以及泰米尔纳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的城镇;法国人殖民了像本地治里这样的少数地区;英国人在普拉西战役中击败了孟加拉的纳瓦卜及其法国盟友 ,使英国人获得了优势,从1750年至1947年间,统治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印度公司拥有一支由6万多人组成的非常强大的军队和并配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他们利用较小王国的分散性以及宗教和语言的多样性,使用分化和统治的政策,为自己争取财富和税收。在许多情况下,英国和欧洲的产业转移到印度,使得粮食作物转变为商品作物(如茶,但是会导致饥荒)从而为英国征收更多的税款和掠夺资源提供方便。英国人招募印度人来帮助他们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例如在东非修建铁路,在东非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作战(以将其控制在英国的控制下),在东南亚与日本人交战(以维护盟军在那里的统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英国及其盟国交战,超过200万印度士兵入伍,并经常在前线作战。到英国离开印度时,印度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仅为4%,而英国人抵达印度时后者的总产值占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富裕国家,其GDP份额为13.4万亿美元,而美国仍以20.5万亿美元遥遥领先;日本为4.97万亿美元,德国为4万亿美元,印度为2.9万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分别为2.8万亿美元。(数据截止到作者写作完成时)。中央集权制给中国带来了优势,但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例如自由、世俗主义、精神领域、民主、英语知识、与发达世界的联系以及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担任政治职务和商业职务的散居侨民——例如Google、Microsoft、IBM、Adobe和Palo Alto Networks的首席执行官。对印度不利的一面是,印度的货币有组织伪造、裙带关系、腐败、巴基斯坦的政治关系以及与中国的边境争端等问题。
中印两国可以一起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也可以成为文化和精神的强大结合。这应该是两国未来的目标。Prof. Naresh Sethi MBA, FCCA16VernonStreet,LondonW140RJ.作者是一位副教授,曾在国际商学院兼职教授16年。他教过许多科目,包括会计、金融、战略、营销、银行、国际业务、酒店融资税。他主要教授MBA学生,并参与指导他们的MBA论文并对其评分。他还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拥有英国领先的商学院的MBA学位。他是印度裔,小时候在肯尼亚定居,然后定居英国。他对资本主义世界中社会主义观点的金融、经济学和政治非常感兴趣。他在商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金融文章,撰写并出版了有关灵性、业力等的书;他对在国际上促进冥想、灵性、思想发展、和平与平等等话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