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 莱尔 ] 罪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7-09-04 20:00

正文




文/J .C. 莱尔     译/老漫    校/杖恩


“违背律法,就是罪。”(约一 3:4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基督徒的圣洁这个题目有正确的认识,他必须从考察罪这个巨大而严肃的题目开始。一个人若想建得高,他必须挖得深。若在这里犯错误,将造成最大的损害。对圣洁有错误的认识,往往来源于对人性的败坏认识不足。在这本有关圣洁的书之开头,我将直截了当地分享罪的题目,对此我毫不客气。

明摆着的事实是,对罪有正确的认识,乃是一个救人的基督教的根基。没有对罪的认识,称义、悔改和成圣,都不过是没有具体含义的“概念与名称”。所以,上帝在基督里造一个新人的时候,他首先做的事情是,光照这个人的内心,使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罪的罪人。创世之时,创造物质世界是以“要有光”开始的,同样,进行属灵的新造时,也是如此。上帝藉着圣灵的工作,吩咐光“照在我们心里”(林后 4:6 ),于是,一个属灵的新生命开始了。对罪模糊的、不确切的认识,是今日绝大多数的错谬、异端和错误教义的来源。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到他的灵里疾病的严重性,他仅仅满足于错误或肤浅的医疗手段就不足为奇。我相信,在 19 世纪这个时代,教会最大的需要之一一直是,现在也是,对罪更清楚、更完全的教导。

罪是什么?

在这个题目上,我首先要给出一些罪的定义。当然,我们都对“罪”和“罪人”的词汇很熟悉。我们常常谈论这世上的“罪”,谈论人们“犯罪”。但是,这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真的知道吗?我想,恐怕在这一点上,我们脑海里有许多的模糊与混乱。让我在此尽可能简洁地提供一些答案。

根据英国国教《三十九条信纲》的第九条定义,罪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的过犯与败坏,这是从亚当世袭下来的;因此,人已经远远地偏离了最初原有的义,而如今他的本性是偏向于邪恶的,这样,肉体情欲总是与圣灵相争;并且,每一个生在这世上的人,都当承受上帝的忿怒与咒诅。”简言之,罪是影响了整个人类那巨大的道德性的疾病,不分种族、地位、阶级、头衔、国籍、民族和语言。对于这罪疾的影响,古往今来凡妇人所生之人,除了一位,无一人幸免。不用说,那一位就是主基督耶稣。

进一步,具体而言,罪包含了做、说、计划和想象一切不合乎上帝旨意与律法的事。如经上所言,“违背律法,就是罪。”(约一 3:4 )任何外在的、内在的对上帝启示的旨意与本性的微小的偏离,就构成了罪,并且随即在上帝眼中成为有罪。

当然,不必我说,任何一位认真读经的读者都知道,即使没有外在的、可见的邪恶之举,一个人仍可以在心中和在思想中破坏上帝的律法。我们的主自己就很清楚地在登山宝训(太 5:21-28 )中说明了这一点。甚至我们同时代的一位诗人也正确地说道:“一个人或许在微笑又微笑,但却是一个恶棍。”

还有,不必我说,任何一位好好学习新约的读者都会知道,罪不仅是做错,也包括未做。就 如公祷书中正确地提醒我们说,当我们没有做应做之事时,我们就犯罪了,这同做了不应做的事一样真实。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中也不可置疑地说明了这一点:“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太 25:41-42 )大主教埃厄舍( Usher )在临终前所说的话,实在是意味深长:“主啊,饶恕我一切的罪,特别是我没有尽职的罪。”

在今天这个世代,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提醒我的读者,一个人可能犯了罪,却对此毫无察觉,而且在他有罪的时候却自以为清白。现代的说法是:“罪不成其为罪,除非我们认出它,而且感受到它。”我看不出这里有任何的圣经根据。恰恰相反,在常常被人忽略的利未记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以及民数记的第十五章中,清楚地教导以色列人,存在着误犯的罪,它们使人成为污秽,并且需要补赎(利 4:1-35 5:14-19 ;民 15:25-29 )。我们的主清楚地教导,若仆人不知道主人的意思,没有顺从主人的意思行,他们不因他们的无知被原谅,却仍被责打和惩罚(路 12:48 )。我们若以我们非常有限的知识和良知作为衡量我们罪性的标准,那我们便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记住这一点,将对我们有益。

罪的来源

对于罪这个恶疾的来源和起因,我必须说几句。在这一点上,恐怕今天许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有错误的、不确切的认识。所以我不能跳过不说。让我们牢牢记住,人的罪性不是从外面而来,而是从里面而来。它不是早年受的教育不好的结果。它也不是从一些坏伙伴和坏榜样学来的,就像一些基督徒特别喜欢说的。不!这是一个“家族病”,是我们从我们的先祖亚当和夏娃世袭下来的,我们生来就带着罪性。我们的先祖最初是按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是义的和无罪的,然而他们从起初的义的地位堕落了,成为有罪的、败坏的。从那一天起直到现在,男人和女人都生在堕落的亚当和夏娃的样式中,他们继承了一颗偏向于邪的心与本性。“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我们……本为可怒之子。”“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罗 5:12 ;约 3:6 ;弗 2:3 ;罗 8:7 ;可 7:21 )。

最可爱的初生婴儿,成为一家人的阳光,然而他并不像他的妈妈所说的那样是“小天使”,或者“小无辜”,而是“小罪人”。唉!就当他躺在摇篮里微笑和啼哭的时候,在这个小东西的心里面,有着每一样邪恶的种子!只要细细地观察他,等他的身体和思想渐渐长大,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心里,有一种不停地作恶的倾向,并且对行善极不情愿。我们会看到在这颗心里孕育着诡诈、恶欲、自私、自我、顽固、贪婪、嫉妒、情欲的萌芽和花苞,如果听之任之,它们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生长。是谁教给孩子们这些事情?他们是从哪里学到的?只有圣经能够告诉我们答案!在父母们谈论有关他们孩子们的蠢话中,最蠢的莫过于这句常话了:“我儿子里面有一副好心肠。他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但是他受到了坏的影响。公立学校不是一个好地方,那些老师们不管学生。但是他里面还是有一副好心肠。”不幸的是,事实是完全相反的。所有罪的根源都在于这个男孩子内心中与生俱来的败坏,而不是在于不好的教育。

罪的程度

关于罪的程度,不要让我们有错觉。最稳妥的立场是圣经提供的,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创 6:5 ;耶 17:9 )。罪是一种疾病,遍布了我们整个的身体以及我们心思意念的每一个功用。我们的理解力、感情、理性、意志,都受到了罪的影响。良心也被蒙蔽了,我们不能再倚靠它作为我们的向导,除非良心蒙了圣灵的光照,否则它常常领人走上邪路,却以为是正路。简言之,“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赛 1:6 )罪也许可以披上一层薄薄的待人周到、彬彬有礼、举止优雅和端庄得体的面纱,但它是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本性之中的。

我完全承认,人还有许多很棒、很了不起的才能存在着,特别是在艺术、科学和文学上,人类表现出极大的才能。但事实仍然是,在属灵之事上,他完全是“死的”,对上帝没有任何天然的知识,对上帝也没有爱与敬畏。人最好的东西是如此与他的败坏交织在一起,这正突显了有关堕落的事实与程度。同样是人,他在某些方面可以是那么高超,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是如此卑劣;在如此有才干的同时又是如此的渺小;如此高贵,却又是如此卑微;在有关物质世界之事上如此具有想象力和执行力,在灵性上却是如此低下和匍匐在地;他能够计划和建造像在埃及和雅典的那样雄伟的金字塔和神殿,却又去敬奉那些虚无的神明以及飞禽走兽和爬虫;人能够产生像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 [2] 所创作的那样伟大的文学作品,以及像索斯迪达斯所写的那样的历史作品,却又是罗马书第一章所描写的那些可憎之罪的奴隶——所有这一切,对于那些嘲笑“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嗤笑我们为“崇拜圣经者”的人,都是令人头痛之谜。但是,我们用我们手中的圣经,可以解开这个谜。我们承认,人具有一个宏伟殿宇所具有的特征,上帝曾住在这殿宇中,但如今完全被废弃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里有一个破损的窗户,那里有一扇损坏了的门,那里又有一根毁坏的柱子,它们留给我们一些这殿宇原来之雄伟设计的痕迹,但是在今天,这殿宇已完完全全失去了它的荣美,已经从它原有的尊贵地位坠落了。我们看到,除了原罪的教义,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解释人今天这种复杂的状态。

除此以外,让我们记住,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此事实作见证,就是,罪是普世的,是全人类的恶疾。让我们考察一下吧,从东到西,从南极到北极;地的四极,每一种气候下的每一个种族;我们社会中每一个阶层和阶级,从高到低——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得到同样的结论。让我们来考察太平洋上一处遥远的群岛,这片岛屿完全远离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从未接触过西方的文学艺术或东方的奢华,住在那里的人对书籍、货币、蒸汽机、火药这一类的事物完全无知,他们从未被现代文明污染过,然而就是这样的岛屿,一旦有人登陆,就会发现,各样罪恶的形式,就如情欲、残忍、诡诈和迷信,都住在岛上。如果岛上的居民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他们也总知道犯罪!无论在哪里,人的本性就是“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耶 17:9 )就我个人而言,要证明创世记中摩西有关人的起源记载乃是上帝的默示之事上,没有比罪的权势、程度及普世性这样的事实更为有力的证据了。如果我们接受人都是从一对先祖繁衍下来的,而这一对先祖堕落了(正如创世记第三章告诉我们的),那么,我们也就很容易解释今天人性的普遍状态了。否认这一点(就如许多人做的),你就会马上陷入无法解释的困境。一句话,人性罪恶的一致性与普世性,是理解人之复杂性的无可置疑的关键。

我确信,罪的严重程度及其权势的最好证据是,它在人生命中顽固的存在,即使是对一个已归信、在圣灵工作之下的人。《三十九条信纲》第九条说:“罪性的影响仍旧存在——是的,即使是对已经重生的人而言。”人性的败坏是如此根植于我们的生命中,以至于就是在我们重生、被更新、受洗、不断成圣、被称义和成为基督的肢体之后,罪根仍然存留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这就好像是屋中墙壁上所长的霉菌,除非我们把这地上的帐棚彻底拆除了,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清除它们。毫无疑问,在信徒里面,罪已经不再掌权了。借着恩典的新规则,罪已经被控制、被监察、被治死和钉死了。一个信徒的生命是得胜的,而不是失败的生命。但是每一天他内心中的挣扎,他在每一天所需要面对的争战,他必须发奋令自己的内心警醒,灵与肉之间的冲突,以及那无人知晓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的内心的“呻吟叹息”——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它们显明了罪的权势和生命力。罪的权势确实强大,乃至它被钉死之后仍旧活着!一个明白这一点的信徒有福了:他在基督里喜乐的同时,不敢信靠自己的肉体;当他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得胜”的同时,绝不会忘记警醒祷告,以免自己落入试探。

罪的可怕性

有关罪的罪咎、卑劣和可憎,我要说的甚少。我用“甚少”这两个字,是刻意的。我不认为就本身而言,必朽坏的人能够真正了解罪在那一位与我们有关系的、圣洁完全的上帝眼中的可恶程度。一方面,上帝是那一位永恒者,“指他的使者为愚昧”,“在他眼前天也不洁净”。(伯 4:18 15:15 )他不仅看行为,也看念头与动机,并且要求人“内里诚实”。(诗 51:6 )另一方面,我们是一群可怜的、瞎眼的被造物,我们今天在这里,明天就如云雾般消散了,我们生在罪中,被罪人所包围,持续活在软弱、病态和有缺陷的光景中,对罪的邪恶,我们只能形成最浅薄的观念。对罪,我们没有一个标杆去衡量它,也没有一个尺度去测度它。就像瞎子不能分辨大师的杰作和路边的涂鸦,就像聋子不能区别教堂的管弦乐和硬币落地的声音,就像一只臭鼬,它的恶臭极其冒犯人,它却不知道自己是那么臭,而且臭鼬彼此之间一点也不觉得臭。而人,堕落的人,怎么能对罪在上帝的眼中是何等邪恶的一件事有准确的观念呢?而这一位上帝的创造是绝对完美的——无论是我们用望远镜或显微镜看,都完美;在创造像木星这样大的天体的时候,也是完美的(这木星及其卫星按时绕着太阳转,分秒不差);在创造爬行于尘土中的最小昆虫时,也是完美的。但是让我们在心里牢牢记住,罪是上帝“所厌恶的可憎之事”;他的“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而且犯了上帝律法中最小的一条,“就是犯了全律法”;“犯罪的他必死亡”;“罪的工价乃是死”;“审判人的隐秘事”;“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恶人……都必归到阴间”;“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耶 44:4 ;哈 1:13 ;雅 2:10 ;结 18:4 ;罗 6:23 2:16 ;可 9:48 ;诗 9:17 ;太 25:46 ;启 21:27 )当我们想到,这些话是由一位最慈爱的上帝在他的书中所写出来的,这实在是非同小可。

归根结底,要思想罪的可怕程度,最好的标尺就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与受死,以及有关基督的代死与救赎的全备真理,这是何等强烈的、无可置疑的明证。罪孽可怕到一个程度,没有别的,唯有上帝的独生子的血才能满足对它的公义要求。罪债沉重到一个地步,以至于客西马尼园中的耶稣在痛苦中大声呻吟,有汗珠如血滴落在地上,并且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 27:46 )我相信,当我们在复活的清晨苏醒过来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像我们对罪的认识,以及对我们自己那无尽的过犯与缺陷的认识那样令我们瞠目结舌。唯有主再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完全地认识到罪之邪恶。就如怀特菲尔德所说:天堂的颂歌之一就是:看哪,主赎买回了一群怎样的罪人!

罪的迷惑性

有关罪,我还要说一点,这是我不敢跳过的。这一点就是罪的迷惑性。这是非常重要而严肃的一点,我敢说,许多人没有给予它足够的注意力。人倾向于把罪看得不像在上帝眼中那样邪恶与危险,并且随时准备低估它,为它找借口,使它的严重性最小化,这正说明了罪的欺骗性。“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上帝是仁慈的!上帝不会计较我们无意中犯的罪!我的本意是好的!不要这么苛刻嘛!害处在哪里呢?我们只是和别人一样!”谁不熟悉这样的言词呢?对于上帝看来绝对是邪恶的、毁坏生命的罪行,人们却发明了许多圆滑的词汇和句子来遮掩。“快乐”,“高了”,“过把瘾”,“扛不住”,“不够周全”,“放得开”……这都是什么意思?它们说明,人们自欺欺人,想要使自己相信,自己没有上帝说的那么罪恶,他们没有自己事实上那么糟糕。在信徒身上,我们也同样能看到这种倾向:他们放任自己的孩子去做有问题的事情,他们故意不理会贪图钱财所带来的恶果,他们不远离试探,他们在家庭信仰生活上满足于一个很低的标准。

我很怕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罪的微妙性。我们很容易忘记,罪的诱惑不会照着它本来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对我们说:“我是你的仇敌,我要毁了你,永远把你丢在地狱里。”罪到我们面前来,就像犹大一样,是用一个吻,也像约押一样,向我们张开双臂,又说夸赞的话。不当吃的果子在夏娃看起来十分悦人眼目,是可喜爱的,却致使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在宫殿的平顶上散步看起来不会有什么,却以犯奸淫罪和杀人罪告终。在一开始,罪很少看起来像是罪。那么让我们警醒和祷告,以免落入试探之中。我们或许可以给罪恶起好听的名字,但是在上帝眼中,它们的本质和特征是不能改变的。让我们记住保罗的话:“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 3:13 )在公祷书中,有一个很好的祷告:“慈爱的主啊,救我们脱离来自这个世界、肉体和魔鬼的欺哄。”

认识罪所带出的结论

现在,在我继续之前,让我快速地分享两个结论,在我看来它们是罪这个题目所必然带出来的结果。

一方面,我请求读者思想我们有着怎样深切的理由要谦卑,要我们降卑下来。让我们坐在圣经向我们所描绘的罪的画面前,思想在上帝眼中,我们是怎样有罪的、可鄙的、败坏的被造物。我们是怎样需要灵魂的全然更新,就是重生、新生和归正。即使是在我们中间的最好的人,在最好的时刻,都是有多少的软弱和缺陷捆绑着他!想一想,这是何等严肃的宣告:“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 12:14 )在我们生命中,在我们每一天夜里,当我们想到我所犯的罪以及所没有尽的职责,我们该有怎样的动力和那个税吏一起呼喊:“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 18:13 )公祷书针对基督徒真实光景所提供的、平时用的与圣餐时用的认罪祷告词,是多么地合宜!公祷书为每一位圣餐桌前上帝的儿女所预备的话语是多么地好:“想到我的罪与过犯,这实在令我忧伤;这重担让我难以忍受。最慈爱的天父,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着你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缘故,饶恕我们一切的过犯。”这是何等真确的事实:即使是最圣洁的圣徒,在他本身也是一个悲惨的罪人,并且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欠着上帝怜悯与恩典之债而活!

我全身心地赞同库克牧师在他有关称义的证道中的话,他这样说道:“让我们思想一下我们所做过的最圣洁和最好的事。祷告是我们与上帝最亲近的时候,但是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的心思是多少次地被打扰!当我们向这一位威严的上帝说话的时候,我们表现出的敬畏是何其少!我们为自己的罪而有的悔恨又是多么微弱!多少次,我们是那么不情愿地去开始祷告,却又为祷告要结束了而感到高兴,就好像上帝吩咐我们要呼求他时,是把一个极重的重担放在了我们肩上。我在下面要讲的话,可能你会觉得有些极端,但是你判断一下,你的心会告诉你,我说的是对的。我要做的只是向上帝发出一个请求。上帝承诺亚伯拉罕,如果所多玛城中还有 50 个、 40 个、 30 个、 20 个、甚至只有 10 个义人,那么为着他们的缘故,上帝就不毁灭所多玛。如果上帝此时给予我们一个更慷慨的承诺:自从我们的先祖亚当堕落以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人,做过一件事,这件事在上帝眼中看为完全清洁,没有任何污点或瑕疵,那么为这一个人所做的这一件事的缘故,上帝就免除所有堕落天使和堕落人类当受的刑罚。想一想,这样拯救人的方案可行吗?事实上,我们所做过的最好的事情,都有需要被上帝饶恕的地方。” [3]

这个见证是真实的。就我自己而言,我认识到,当我们越被光照的时候,我们就越看到我们自己的罪性;当我们离天国越近的时候,我们也就越以谦卑为衣。如果你研读传记,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每个世代的教会中,最杰出的圣徒,就像布兰福德( Bradford ),拉瑟福德( Ruthford )以及麦克谦这样的人,总是最谦卑的人。

另一方面,我请求我的读者思想,我们对上帝荣耀恩典的福音应当有怎样的感恩之情。为着我们治病的需要,一个医治之法被启示给了我们,我们的病状有多广、多重、多深,这医治之法也有多广、多重、多深。只要我们不忘记在耶稣基督里为我们所预备这大能的医治之法,我们就不需惧怕直面罪恶,并察考它的性质、起源、权势、程度和可憎。虽然罪过显多,而恩典更加显多。是的,想一想:在永恒的救赎之约里面,圣父、圣子、圣灵是涉及的三方;而恩约的中保是耶稣基督,他是完全的上帝和完全的人,他就是义;为我们的罪,他死了,并且三天后复活;他的职分是我们的大祭司、替代者、大医生、牧者与代求者;他所流的宝血,能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污;他带给我们永义;他在父的右边,永远替我们代求;他的权能,能够救我们中间最恶劣的罪人中的罪魁;他乐意接纳和饶恕最败坏的罪人,他情愿担当最软弱的人;借着他所赐、那住在他百姓心里的圣灵,人得以更新、成圣,一切的旧事已过,都成为新的了——借着这一切(哦,这是多么扼要的一个素描),为对付罪的恶疾,有一全备的、完美的和整套的医治之道提供给了我们。尽管罪看起来是如此地可怕与巨大,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定睛在基督耶稣身上,我们就不必发慌,也不必绝望。难怪在令人赞叹的《生命源泉》一书中,作者弗拉维( Flavel )在许多章的结尾处写道:“因基督,上帝得了荣耀。”

在快要结束罪这个巨大的题目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是触及了冰山一角。以本文的篇幅,是不可能详尽地处理这个题目的。如果有人想要更完全、详尽地认识这个题目,他可以去读欧文( Owen )、伯吉斯( Burgess )、曼顿( Manton )、查诺克( Charnock )这些大师的书,以及其他清教徒属灵伟人的著作。在罪这个题目上,没有比清教徒写得更好的了。现在我想提一些有关罪的教义在这个世代的实际应用。

罪的教义在这个世代的实际应用

1 、首先,我说,针对当下流行的种种暧昧、模糊、玄妙、缥缈的神学观念,圣经中对罪的描述,乃是最好的抗体。当下有许多自称为基督信仰的理论,我们不能说它们是全然错的,但它们不是纯正的、足斤足两的基督教——这一点,我们无法避而不见。那些是怎样的基督信仰呢?无疑,在它们里面谈到一点基督,谈到一点恩典,谈到一点信心,也谈到一点悔改和圣洁,但是它们不是圣经里所讲的那个“真东西”。它们所讲论的,既不到位,也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就像拉蒂默( Latimer )老牧师所说的,那是一种“掺沙子”,对人毫无益处的东西。它们既不能在每日行为中指导我们,也不能在生活中安慰我们,更不能在我们面对死亡时赐给我们平安;对于那些怀抱这些“基督教信仰”的人,等到他们发现自己是站在流沙之地上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而今我相信,能够治愈和修正这些有缺陷的基督教理论的最佳方法是,高举圣经中关于罪之邪恶的古旧真理。人们永远不会毅然决然地把目光定睛在天国,真的过一个天路客旅的生活,除非他们确实意识到他们有下地狱的危险。让我们在幼儿园中,在中学里,在成人培训中,在大学里,都重新宣讲有关罪的古旧教义。让我们不要忘记,“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提前 1:8 ;罗 3:20 7:7 )让我们开门见山地讲律法,把它印在人的心中。让我们详细、竭尽全力地宣讲律法,把律法之要求的深度、广度、高度和程度都阐明出来。这正是我们的主在登山宝训中做的。除了跟随主所做的,我们不能有更好的策略。我们可以担保说,除非一个人真的知道他为什么要到基督那里去,知道他的需要是什么,否则他永远不会到耶稣那里去,与耶稣同行,并且为耶稣而活。那些圣灵所吸引到耶稣那里去的人,正是那些圣灵使他们认识到罪的人。若没有对罪彻底的认知,人们或许看起来会到耶稣那里,并且跟随他一时,但是他们很快便会坠落,重新回到世界里。

2 、其次,对于当下成为时尚的种种空泛的、自由主义的神学思想,圣经中对罪的描述,乃是最好的抗体。现代思想的倾向是拒绝任何教义、信条及宗教间的各种界限。无论是什么理论,都不去指责;不管一个教导者讲的是如何混乱、毁坏人的理论,只要他热情洋溢、头脑机灵,我们就说他是可靠的——如此做,一个人就被看为是宽宏的、智慧的。于是,什么都是对的,没有错的!每个人都可能得救,没有人会失丧!基督的救赎与替罪,魔鬼的存在,圣经中神迹的内容,永刑的真实性与永久性,这一切基督信仰的基石,像木材一样从基督教这条船上被冷静地抛进海中,为的是减轻这艘船的载重,能够跟上现代科学的步伐。当你坚持这些伟大的真理的时候,你就被看为狭隘、保守、过时,是一块神学上的化石!你若引用一段经文,你就被告之: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局限于这一本古老的希伯来作品,而且自从这本书写成之后,又有许多新的科学发现了!而今,我相信,除了清清楚楚地、持续不断地阐明罪的本质、真实、邪恶、权势和可憎,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抗拒这种现代瘟疫的流行。对于这些“心胸宽广”的人,我们必须刺痛他们的良心,要求他们直截了当地回答一些直截了当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求他们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他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在他们即将离世的父母床边,在他们所爱的妻子或孩子的墓旁,他们所喜爱高谈阔论的观念能否带给他们安慰。我们必须问他们,在这些时刻,某种没有确定教义的、模糊不清的热忱,是否能带给他们平安。我们必须挑战他们来回答我们,他们在自己的里面是否有时感受到一种揪心的东西存在,而那是所有世上的追求、哲学、科学都不能解决的。然后我们就必须告诉他们,这样揪心的东西就是对罪、过犯和败坏的感受,而这是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所遗漏了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告诉他们,除了相信人的堕落和基督的救赎的古老教义,并且以孩子般的信心投靠耶稣,没有别的任何东西能带给他们安息。

3 、其次,针对那种追求感觉的、看重仪式的、形式化了的基督教(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这种风尚席卷了整个英格兰,并且带跑了很多人),一个对罪真确的认识仍然是最好的抗体。我完全相信,只要人的良心尚未被光照,那么在人心的某些层面上,宗教仪式对他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然而,一旦良心这个奇妙的功用在我们里面苏醒了,活了过来,那么,那种追求感觉的、仪式化的基督教便不能再满足我们。只要一个小孩子不饿,那么,一些俗气的玩具、玩偶和拨浪鼓就可以使他着迷,使他安静下来;但是一旦他感到饿了,那么除了食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满足他这种内在的自然本性。在灵魂之事上,人也同样如此。在某些情况下,音乐、鲜花、蜡烛、香气、旗帜、游行、漂亮的装饰,以及罗马天主教的告解礼和各样人造的仪式,都能够使人满足一时。但是一旦叫他从死的状态中苏醒、复活过来,那么,他便不会再从这些事情中得安息。这些事情在他看来,就不过是花拳绣腿和浪费时间。一旦叫他认识自己的罪,他便必须认识他的救主。他感到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只有那位伟大的医生才能帮助他。他饿了,他渴了,只有食物和水才能帮助他。或许我说下面的话有些大胆,但我敢断言说,如果英国人在有关罪的本质、可憎和邪恶上受到了足够的、清楚的教导,那么,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我们有的罗马天主教式的传统,有五分之四都不会存在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