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9城建热线数据显示,4月18日至4月28日,“拆违热线”行动共受理市民关于违法建筑举报2104件,在建违法建筑投诉337件,占16.6%;存量违法建筑投诉1767件,占83.4%。
12319已将受理的市民举报第一时间转派各区。目前,已有742件受理案给到回复,占比达36.6%。
一区一策重在获得
在此次“热线行动”中,副市长陈寅、市建交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率先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百姓关切。各区分管副区长也都拿出“拆违策”:既有嚼烂“硬骨头”的铁腕式拆违、清零式拆违;还有重在赢得群众参与的有情式拆违、自治式拆违;更有立足城市发展的增值式拆违、匠心式拆违……
拆管清建环环紧扣
“对违法建筑‘零容忍’,我们一定要拆出法律尊严、拆出公平正义、拆出发展空间、拆出社会和谐!”市拆违办常务副主任、市建管委副主任邓建平的话掷地有声。
拆:没有例外、没有特殊。对存量违建,要严格比对数据库实现销项式清库;对新增违建、在建违建,要通过网格化巡查和综合执法平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
管:对拆后腾出的土地,必须及时规划、及时利用,通过复垦还绿、生态廊道等迅速“补空”,堵死“五违”回潮空间。
清:要通过堆绿坡、造山林等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创新手段,通过再生利用的创新科技,将拆后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不造成“二次污染”。
建:产业更新、产能升级、产城融合……依照规划转型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品质,努力追求群众生活品质的切实改善和提高。(摘自:《新民晚报》,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