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一条褚老去世的消息席卷大街小巷。
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
褚时健
,于今日中午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91岁。
71岁入狱
、
74岁二次创业
、
85岁成亿万富翁
、
中国最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一代传奇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5岁那年,褚时健的父亲被日机炸死。
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五个弟妹。那个时代,温饱和生存大过天。他曾辍学酿酒,又因母亲重返校园。
动乱的年代里,他当过兵、打过仗。
(年轻时的褚时健,来自热心网友)
1955年,27岁的褚时健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因为种种原因,1963年,他与一家人在厂办糖厂工作
,褚时健担任负责人。
当时,糖厂效益不好,常年亏损。
为了找出亏损的原因,褚时健亲自下车间干活,调查了两个月
,发现是烤糖的设备使用不当,出糖率太低。
褚时健开始带着大家改进设备,敲锅、改燃料、改灶。
常年亏损的糖厂当年盈利8万元。
很快,糖厂扭亏为盈,成为一方明星企业。
由于经营有方,1979年10月,褚时健被任为玉溪卷烟厂(红塔集团前身)厂长。
在卷烟厂,他经历了人生的高光点,也经历了人生的灰暗、惨淡
。
为了获得优质的烟叶,
褚
时健建立“第一车间”,把烟农当做职工
,手把手教授农民种植烟草的知识,规范种烟方式,对烟叶的生产加工全过程进行技术改造。
当时国际烟草行业开始技术换代,国家烟草总局将引进了一套先进技术,要两千多万美金。褚时健为了发展,
不惜将全厂抵押给银行,引进新设备。
玉溪烟厂也由此很快崛起,生产的红塔山、玉溪、红梅牌香烟在全国供不应求。
褚时健还首创了
烟草公司、烟厂、专卖局“三合一”
的管理模式,使得云烟畅销中国。
1993年玉溪卷烟厂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当年利税达85亿元
,相当于当年
360个中等农业县
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玉溪卷烟厂创下1000亿的税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玉溪卷烟厂从一个街道小厂逐渐发展为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的烟草集团。
褚时健也被称为“烟草大王”,风头无两。
有上头的人来检查说,“
老褚,你开的不是卷烟厂而是印钞厂
。
”
1995年,一封河南的举报信开启了褚时健的噩梦。褚时健老伴的亲戚、弟弟、侄子全都被押往河南。
之后,褚时健老伴和在珠海工作的女儿褚映群被也被带走。褚映群不堪折磨,在狱中自杀。
面对女儿的死亡,这个老人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坚强,侦探君找到一份1995年褚时健女儿被捕时的前因后果,放在微信公号
金融街侦探
后台,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输入“
被捕
”查看。
1996年12月28日,褚时健因“经济违法违纪案”被有关部门带走。
褚时健对检察院预审人员说,“1995年7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
,不能白苦。
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
,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一时争议四起。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两年后,刑期减为17年。
从高处落下,女儿去世、身陷牢狱、疾病缠身,褚时健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
褚时健曾说,“
任何时候,我都想干事,成绩算谁的我不在乎。
”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遭遇一个又一个致命打击,并没有举手投降,更没有选择苟延残喘过完余生。
在狱中,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几次晕倒。
2002年,褚时健被保外就医,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荒山种橙子。
那一年,他74岁。
从埋下种子,到结出果实,要四五年光景。
褚时健经常挂着胰岛素输液瓶去山里查看果苗
,向人借钱往里投,他还把工业做法应用到农业,搞现代化种植,把经验数据化,
发誓要种出比进口品种还好的橙子
。他床头都是果树种植的书。
万科王石回忆2003年第一次上哀牢山拜访褚时健时,他见到
褚时健戴着一顶破草帽,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
。那时他正和一个人为一个水泵80元还是60元讨价还价。一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看起来有点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