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岸读书
致力于美好的阅读体验。
51好读  ›  专栏  ›  左岸读书

龚滩古镇写意

左岸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5-20 23:05

正文

文/马诗途

二O二四年·农历甲辰年“五一”。

我来了,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遇见了龚滩古镇,遇见了一条石板街。

龚滩,又名龚湍,因龚姓居多,乌江水流湍急而得名。这又须上溯至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古镇所依凤凰山发生一次巨大的崩岩滑坡,乱石阻断了乌江,从而形成了蛮石堆积的险滩,其中,“衰衣石”,“椅子石”出水高达六米之多,使龚滩成为乌江三大险滩之首。及自此,龚滩也成为了一个古镇的名字,流传至今。

我漫步于龚滩的沿江古道边,只见“惊涛拍岸”四个大字凸现于巨大的岩壁之上,这是清代书画家孙竹雅所题,把乌江定格在了千古苍茫之中。

石滩中的白浪,岩江的号子,檐角下的绿豆粉清香。涛声吞没了这一切,船工依山而行,沿江岸前行中。在石板路上留下坚实的足印,终将那些货船从武陵山深处拖入长江,汇入了中原。

在青石板路上,背夫的脚力踩出了曲折的古道,祖辈的血汗,哭嫁女的热泪,常年木叶情歌的曲调,摆手舞蹈的欢悦。让游人从这条古道上幻想当初。从前慢,生活的脚步慢,更夫的叫声慢,打杵的响声也慢,会让你笔端镜头记录的慢生活,陷入悠远的梦境。

龚滩古镇,这里更为奇特的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民俗浓郁,古风犹存。这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在悬空的空间里容纳了千年时光。

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造型别致,素无定制,悬挑凌空,攀岩梭坡,越沟跨涧,浑然天成。这是民间最质朴的艺术,最具特色的建筑。

一九八四年,著名画家吳冠中乘船来到龚滩,被这一片建筑群所震惊,誉为琼楼玉宇,第一次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写意图式《乌江人家》。这些百年老屋也在他笔下,成了极具艺术性的符号。在线条与色彩中,演绎出独具乡愁的老街。他用线构成老屋干栏,这露出豪放的忧伤,崇高的悲怆,他以时间跨度和空间深度,呼出了恒久的乡愁和震撼的名句: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我走过不少古镇,但是,总会感叹一种不可遇的失落。我时常在想,生活的意义是停留还是行走。如果停留是为了更远的行走。那么,生活是无意义的。

然而,这种无意义,也正是生活的意义。

在龚滩古镇,你会是一种安静的停留,大多数游人的停留都是喧闹的,喧闹中又渴望安静,便是痛苦。

幸福,即喧闹中喧闹,安静中安静。不求他人放下喧闹而归于安静,也不能迫使他人放弃安静,重返喧闹。

我在路上,遇见了千年龚滩古镇,遇见了穿越奔腾激荡的乌江水,遇见了矗立百年的吊脚楼,遇见了一条古香古色的石板街,遇见了最美的风景,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