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校:
某211
本科专业:
物理
专业排名:
1
英语成绩:
六级530+
科研情况:
校创项目一项
获奖情况:
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区二等奖,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
夏令营情况:
top1入营,由于线下夏令营没去。
北京大学(拿到offer)
、复旦大学(拿到offer)、
浙江大学(入营未参加)、
中科大(入营未参加)、
微尺度研究中心(拿到offer)、
国家光电研究中心(拿到offer)、
南开大学(拿到offer)、
南京大学(入营未参加)、
北京理工大学(入营未参加)
预推免情况:
未参加
最终去向:
北京大学
我们学校在大三下学期课程就比较少了,因此对于我进行各项保研的准备,时间都非常充裕。从四月份开始我就开始在准备各项文书和着手开始专业课复习了(实际上我是比较早开始准备了)。刚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就是一本书一本书的啃,
对于一些学的不太充分的地方我也会找网课去弥补上知识的空缺
。重拾完知识后,后期我就去搜索一下专业常问的问题,重点的整理归纳记忆。晚上回寝室常常会和室友进行英语口语锻炼,通过每天一个topic的话题来加强表达的能力。
在投夏令营时,我采取的是海投策略,投了很多本专业比较强势的学校。结合学长学姐的保研过程,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院校就是华科、浙大、北大。但当初由于同时投了国光,华科本校那边没有让入营,而浙大因为夏令营在北大之后,所以在拿到北大offer后也没有再去参加了。
中科大系统可以填报两个平行志愿,并且有个别学院是有以前招生预面试的。我参加的第一个夏令营是中科大微尺度和中科大物理学院的预面试,这两个都是比较早的,在五月份就面试了。
合肥微尺度面试比较快,一个人大概十来分钟,先自我介绍,然后就是专业知识的提问。第一次面试时是很紧张的,但老师都十分和蔼,面试时表现比较平稳,之后也顺利通过了。接着就是中科大物理学院预面试,物理学院预面试一个人大概是20分钟,先是自我介绍,然后是
一篇和量子有关的英文文献翻译
,接着就是很快节奏的专业知识问答。第二天上午就出来了成绩,拿到了B,也就是夏令营的入营资格,也有少数大佬拿到了A(直接就是offer)。
后来由于是在7月底线下举行的,由于当时我已拿到了北大的offer,就没有去参加了。
接下来连着面试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老师都十分和蔼,面试氛围都很轻松,问的专业问题都比较基础,好好复习过都是能准确回答出来的。
南开大学是PPT自我介绍+英文口语交流提问+专业知识问答。
复旦大学是自我介绍+英文短文翻译+英文口语问答+专业知识问答。复旦英文翻译是一个名词概念,平时上专业课时书本上也见过,所以比较轻松,其中有一个单词不认识就直接和老师说不认识,结果老师直接当做了口语交流的内容,一步一步引导我猜测词语的大意。最后老师要求我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文章的意思,不得不说,
复旦还是挺看重英语能力的
。
值得一说的是两校都同时问到了我做的项目,所以
对于自己写进文书里的材料一定要非常熟悉,对于项目的一些细节如果结题很久了也要提前回顾一下。
接着在同一天面试了国光和北大物院,
国光采取的是抢答的方式,比较的考验反应速度和知识熟练度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5人一组,同学们抢答,然后可以进行延伸补充。
下午接着面试了北大,在面试前是非常紧张的,但是面试时很快就沉静了下来,再加上在面试北大前我已经参加了几场面试了,也有了相应的经验,于是很快进入状态沉稳地完成了面试考核。北大面试机制是自我介绍+文献翻译+专业知识提问,
比较考察基础,注重原理基础类的科目,也会有一两个思考的题目
,节奏很快,不会的题目直接说不会,然后马上就会问到下一个,基本上是20-30分钟一个人。
面试完后心里也很没有底,在等待了一天半后终于在公布成绩的那个下午,接到了北大打过来的电话,期待紧张的心情才就此落地。之后就是联系导师之类的一些事情。就此,保研算是正式结束了。
我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听了本专业很多保研学长学姐的分享,因而从大一开始,我就坚定了要保研的目标,从而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
回顾保研的这一路,对于我来说,虽然也有很有压力的一段时间,但是整体都还是按照我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我估计之中地去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校。
总结起来我认为保研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准备:
这一项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在向各院校投递简历和资料时,审核老师会根据你的专业排名情况和竞赛项目经历决定你是否能参加他们的夏令营,而拿到夏令营的入营资格,保研几乎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对于GPA,从大一开始扎实地学好每一门专业必修课十分重要,保证课程不挂科是基本,还应该尽可能把绩点提高一些,以获得较前的专业排名。
我自己在夏令营入营时几乎就没有被拒过,和我专排第一也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竞赛,可以多去向学长学姐了解一下本专业能够参加的一些比较适合的竞赛,学习可能要用到的软件、知识。像理工科的同学基本都要学习高数,就可以去参加数学竞赛(考试内容基本都是高数)。另外像大英赛、数模国赛、数模美赛也都可以积极去参加,整个过程的收获都还是很丰富的。
在项目经历这一块,我是比较薄弱的,在大二时也是由于对一个赛题很有兴趣,因而做了一个校创的项目。在面试时,项目其实也是常常被老师看重和询问的, 所以大家如果有合适的课题组和题目,或者有兴趣的不妨去争取申请一个国家级、省级的项目做一做,无论是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对保研都还是很有的帮助的。
英语四六级分数在保研中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有一些院校会要求入营需要六级425分以上,像南开大学光电学院夏令营就有明确要求六级必须要过。因而
在大三下之前,要努力通过六级,最好是尽可能把分数刷高
,理工科类像555以上的六级分数就很有可能为你加分不少。
当然在大三下学期六月份也还有一次考试机会,但是成绩就只能等到预推免的时候才能用到了。如果没来得及考六级,也可以考虑去考雅思托福来弥补这一块。
很多院校都会有英文文献翻译或者是口语交流环节来考察大家的英语水平,所以在夏令营正式面试前,大家可以
提前去查阅专业相关的单词,提前熟悉记忆高概率会遇到的专业词汇。
另外也可以去目标院校查阅自己有意向的研究方向的导师所发表的论文,读读论文的摘要,也可以积累很多专业单词。对于口语,也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大家可以去保研的帖子里面查查一些常常会问到的题目,比如:
“说说你的家乡/大学”,“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的答案。
对于可能遇到的专业知识问答,我觉得
应该根据院校的特点进行重点复习
。比如在面试北大时,我就重点复习了激光原理、物理光学这样的偏基础理论的课程。复习前提前去咨询一下同专业面试过的学长学姐复习的方向会更加事半功倍。
另外,也可以去网络上查找一些夏令营是常常问到的专业题目,进行整理重点记忆,因为一般都是一些很经典比较重要基础的问题,所以最好保证能回答完善。
文书方面的准备,主要是有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一般两封)、成绩单、成绩证明、获奖证书复印件、自我介绍(中英双版)、个人展示PPT这些需要准备,有时间的同学建议大三下尽早开始准备。
在准备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自我介绍这些时,可以先去下载一些模板范例,参考别人的文书然后再写好一个初稿,多次进行修改,也可以去找熟悉的老师拜托修改一下。
个人陈述可以先写一个1500字左右的初稿,再根据院校的要求来增减修改;推荐信一般是先和老师说好,再有学生自己写好请老师过目修改再签字;自我介绍1-2两分钟即可。
夏令营面试的流程基本都是先自我介绍(可能也会要求英文自我介绍),然后翻译一段英文的文献资料或者没有翻译的任务让你和老师英语口语交流,最后就是专业知识+可能的项目经历提问了。
面试的时候,尽可能的克服紧张,
表现得落落大方并且自信一些
。老师可能会因为你阳光的性格对你比较有好感。
在面试问答的时候不要急于回答,对于老师的问题,
可以先停顿几秒,迅速思考整理一下思路,再有条理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