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战后第一位投资巨星,唯一的华人“华尔街之王”。
作者:迟玉德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1990年,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退休。此前13年,他把一支资产规模2000万美元的基金干到140亿美元,年化收益率高达29%,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
林奇最佩服的基金经理却是一个华人: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蔡志勇。1966年,蔡志勇自创基金时一次募资2.5亿美元,是巴菲特管理基金的10倍,还打破了历史纪录。
▲60年代的“华尔街之王”蔡志勇
但60年代一过,这段投资神话就破灭了,留下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蔡志勇成为“华尔街之王”似乎具有某种命定的色彩。
1929年大萧条开始的那一年,蔡志勇生于上海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福特汽车的区域经理,早年曾赴美留学,母亲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名交易员。
蔡志勇从小接受美式教育,中学就读于美国教会学校。1947年,为躲避内战,他随父母移民美国,后进入波士顿大学,20岁那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这位聪明的年轻人进入一家纺织企业,准备大展拳脚。但他很快发现华人在竞争时处于劣势,老板更喜欢提拔白人新教徒,并且,这种现象在职场普遍存在。
蔡志勇从小争强好胜,他受不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决定寻找新的机会。
很快,他发现投资行业没有种族偏见,第二年便跳槽去了一家证券公司,做初级分析员。
蔡志勇干得很起劲,他希望有一天子承母业,也成为一名股票交易员,母亲则成为他最得力的导师。
研究中,蔡志勇发现当时的美国股市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市场上散户和共同基金二分天下,而基金在投资上普遍保守,主要投那些高分红股票,收益率只与政府公债和银行存款的利息相当。
蔡志勇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赚不到什么钱,能赚钱的做法是投资那些具有巨大增值潜力的股票,靠选择买卖时点,在大幅涨跌中获利,他把这种做法叫“趋势投资”。
这并不是什么新想法。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股民都觉得自己在搞“趋势投资”。当时,玩得最猛的是“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利弗莫尔曾迫使JP摩根和威尔逊总统低头,而蔡志勇的母亲就是受利弗莫尔影响成长起来的交易员。
由于利弗莫尔引领的投机潮带来了大萧条,并引发了二战,所以股票投机在战后备受谴责,华尔街变得保守起来。
要做趋势投资,先要找到一个舞台。
1952年初,蔡志勇便找到了这样一个舞台——波士顿的富达投资。富达投资的老板是约翰逊,约翰逊与蔡志勇理念相投,一见钟情,当场就雇佣了蔡志勇,但鉴于蔡太年轻,而他认为投机的大势也还未到,因此并没有马上重用蔡志勇,而是先让蔡做股票分析员。
历练五年后,28岁的蔡志勇觉得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了,便向约翰逊申请成立一支单独的基金,约翰逊同意了,蔡氏传奇拉开帷幕。
新成立的基金叫富达资本基金,约翰逊让蔡志勇全权操盘,他觉得做趋势投资的大势到了。
二战后,美国扶植德国和日本,两国产能快速恢复,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更是让两国大获其利。德日两国人力成本低,货币定值低,其产品更具竞争力,这不仅导致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日,而且导致德日产品大量涌入美国。1957年,美国出现战后第一次贸易逆差,经济也陷入危机。
为摆脱危机,美国政府大举增发国债,把钱花到公路、住房和军费上。新政策加剧了通胀,投资者开始追求更高的收益,保守的基金失去了吸引力。
时代呼唤激进的操盘手,蔡志勇登上历史舞台。
蔡志勇没有投资那些高分红的大蓝筹,而是投资宝丽来、施乐、利顿工业等不起眼的新企业,重仓持有,以高额佣金联合经纪商大肆拉抬股价,然后快速换手。
蔡志勇的换手率远高于同行,年换手率超过100%。他说自己和股票的关系是“试婚”,有的时候是“私通”,个别时候是“一夜情”。外界的评论则更尖刻,说他是“一个和戏子混在一起的浪子”,“有时候床单还没有凉,他又换了下一个”。
快进快出是蔡志勇投资的精髓,他告诫手下:当好故事没有了,果断卖出,换下一个标的。不要优柔寡断。
除了快进快出之外,蔡志勇的另一个法宝是推动被投企业搞收购。
彼时,投资者非常看重每股净利润这个指标,而蔡志勇炒作的股票该指标通常不高,于是,他力劝被投企业去收购每股净利润高的企业。依照当时的会计算法,只要进行收购,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业务即便没有增长,公司合并后第一年的每股净利润也会提高,从而吸引新的投资,之后,他们再发起新的收购。
这种通过大规模收购建立起来的企业被称为“联合企业”,蔡志勇投资的利顿工业就是一家典型的联合企业。
利顿工业原来是做电子的,1958年之后不断收购计算器、打字机、收银机、食品、焊料、传送带、远洋轮船、飞机导航系统等领域的企业,股价一路攀升。
以上策略非常奏效,蔡志勇很快赚到了50%的年化收益,名噪全国。投资者笑得合不拢嘴,纷纷加码,并带来新的投资者,富达资本基金快速壮大。
蔡志勇的成功也打破了股市的平静,一些基金经理迅速跟进,这种风潮在50年代末尚不明显,进入60年代则蔚为盛行:1961年,一大批炒作廉价股票的投机客一夜暴富。
但就在更多基金经理梦想成为“第n个蔡志勇”时,股市却在1962年春夏之交突然暴跌,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下挫了25%,蔡志勇们的基金也成了一只只被戳破的气球。
更不幸的是,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10月,美苏爆发直接冲突,险些闹出核大战。尽管危机最终以和平方式收场,但基金经理们都吓坏了,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蔡志勇却展开了抄底行动,六周内,他豪掷2600万美元入市,这超过了巴菲特当时管理基金的总规模。
这是一场豪赌,外界觉得蔡志勇疯了,但老板约翰逊却力挺蔡志勇,他们觉得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不会持久,股市的大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接下来还是牛市。
他们赌赢了,道琼斯指数在古巴导弹危机后快速反弹,富达资本基金的资产价值不到三个月大涨68%,“死里逃生”的投资者都把蔡志勇叫“金融魔术师”。
然而危机并没有结束。
次年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股市创纪录地暴跌,许多投资者都慌了。蔡志勇再次镇定自若,他断定总统更迭影响不了大局,仍看多做多。
他又判断对了,12月,股市持续上涨,是年最后一天,道琼斯指数还创了一回新高,此后则平稳上涨。
在这样的行情下,蔡志勇操盘的富达资本基金一路凯歌。这之后,不仅投资者,连媒体也称他为“金融魔术师”。凭借卓越的业绩,蔡志勇成了富达的二把手,持有公司20%的股份,是老板约翰逊持股的一半。
令外界没有想到的是,蔡志勇这时却跟约翰逊闹翻了。
1965年,约翰逊65岁,蔡志勇36岁,后者觉得前者该确定接班人了,而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当他把问题抛出后,约翰逊却说让自己的儿子接班。
意气风发的蔡志勇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他终于意识到富达是一个家族企业,就算自己能力再强,也只是一个打工的。
早年,他追随约翰逊是因为富达讲求公平竞争,而现在,公平竞争没有了,接下来,他要自己为自己创造公平了。
▲“金融魔术师”蔡志勇
蔡志勇决定自立门户,他觉得时机也已经成熟。
彼时,他在投资圈非常有名,名气甚至盖过“富达”品牌。
富达位于波士顿,蔡志勇的声名却已远播到纽约,在华尔街,投资者都认他,他买的股票受到追捧,“杰里•蔡(蔡志勇)在买入!”成了跟进的代名词。上一个拥有此影响力的,是前文提到的“投机之王”杰西·利弗摩尔。
名望带给蔡志勇勇气。是年末,他把在富达的股份卖给约翰逊,套现220万美元,然后前往纽约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蔡志勇离开后,开篇提到的投资大神彼得·林奇进入富达,而且就在蔡志勇原来的工作组办公。
蔡志勇的新基金叫曼哈顿基金,他计划筹集2500万美元,但是这一次他算错了,基金最终募到2.5亿美元,是目标额的10倍,并打破历史记录。
华尔街震惊了,人们开始研究蔡志勇的“趋势投资”,媒体也开始热捧蔡志勇,连《纽约客》这样的文青杂志都追着采访他,财经媒体更是把他奉为二战后第一位投资巨星,60年代的“华尔街之王”。
在华尔街历史上,蔡志勇是第一位非白人的领袖。
那是蔡志勇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风光的背后则是时代的疯狂。
50年代后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1963年肯尼迪遇刺后,接任总统约翰逊采取了扩大战争的政策。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为支付庞大的军费,美国政府大举发债,通胀愈发严重。
1965年底,为抑制通胀,美联储提高贴现率,结果引发房地产业危机,同时,大量资金从股市涌入利息颇高的债券市场。1966年,道琼斯指数从近1000点跌到790点。
但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在跌,前文提到的联合企业的股票就不跌反涨。1966年,利顿工业的股价涨了15%。
在这种局面下,为吸引资本回流股市,华尔街开始集中投资联合企业,利顿工业宣称,今后每年收购50家公司。
汹涌而来的资本导致企业界人心浮动,为避免被收购后的被动命运,那些原来还算踏实的企业家也开始搞收购,或搞财务包装,把企业卖个好价钱,这让蔡志勇们迎来了黄金时代。
到1968年中,蔡志勇管理的基金飙涨至5亿美元,两年多翻了一倍!这期间,全美的股民人数也从2000万暴增至3000万,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股民。
暴增的新股民,把股价推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1968年4月,一家成立仅三年、年营收只有72万美元、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的新公司,仅因为名字叫“全国学生营销公司”,宣称要做一家面对年轻人的联合企业,其股价在IPO当天就被从6美元炒到14美元,6月中又涨到30美元。
这之后,公司创始人迅速买了一套豪宅、一艘游艇和一架私人飞机。
疯了,股市疯了!
彼时,巴菲特不断警告其投资者这样的行情看不懂,还有基金经理评论:我们也许会为瞬间的富有而走向持久的贫穷。
面对股市的狂热,蔡志勇一句话也不说,既不煽动投资者,也不给他们泼冷水,他沉默地做一个“大牛市”的象征。
沉默是因为不能开口。
蔡志勇是这股狂热的源头,他一直是趋势投资和联合企业的鼓吹者,把全国股民都吹信了,现在他手上握着5亿美元基金,还有更多的基金紧盯他的言论,他无法像当时还是个小角色的巴菲特那样唱空股市。
但他也不能火上浇油。1968年,随着股价高企,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向投资者兑现50%的投资收益。他被自己导演的神话套住了。
要怎么摆脱困局呢?
是年8月,他给出了答案。
自立门户才两年的蔡志勇对外宣称自己不想做基金经理了,想做企业家,便把所管理的基金卖给了保险控股公司——CNA金融公司,以换取该公司价值3000万美元的股票,并成为该公司的一名副总。
同一时期,巴菲特也清仓了所管理的基金,暂别股市。
几个月后,股市崩盘。
1969年、1970年的崩盘是二战后最大的一次崩盘,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下跌了36%,联合公司的股票则跌得更狠,平均下跌80%。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股市市值蒸发了3000亿美元,3000万股民的财富美梦化为泡影。
股灾还重创了就业市场。中层管理者的薪水下降了一半,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人开起了出租,艺术总监们则做起了版面设计;底层就更惨了,大学毕业生的岗位大幅减少,昔日留长发、反越战的非主流们开始抢黑人的工作,黑人则大量失业。
这样的艰难岁月,持续了整整十年!
政府也陷入困境。1969年,新任总统尼克松不得不改变越战策略,先是让美军撤出越南,然后在1973年结束了战争。越战结束前的1971年,为保卫锐减的黄金储备,尼克松还单方面废除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金本位体制。
另外,尼克松还在1972年主动访华,恢复两国邦交,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联手对付趁火打劫的苏联。
昔日的老大哥,转眼变成了一个连越南都打不过,撕毁国际条约,还大搞合纵连横的loser。这一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美国人开始将矛头对准华尔街。
1971年6月,美国联邦法院判定出售共同基金的所得不属于基金的管理者,而属于基金的股东(股民)。该判决是对蔡志勇等基金经理出售基金套现行为的否定,不过,由于法律不溯及既往,蔡志勇得以保留自己的财富。
法律饶过了蔡志勇,但舆论没有。媒体称蔡志勇是一个“赶在赌场大门被封之前兑现筹码的人”,“华尔街之王”变成了“心机boy”。
崩盘后,蔡志勇再度操盘曼哈顿基金,但根本止不住跌势,基金一年跌去90%,投资者血本无归,“华尔街之王”的神话彻底破灭。
那一年,蔡志勇才四十出头,但已无法在华尔街立足,正如多年后大洋彼岸的贾跃亭。
蔡志勇重出江湖是在1978年,但不再做基金经理,而做“企业家”。
是年,他用220万美元控股了一家保险公司,然后用这家保险公司又控股了一家寿险公司。紧接着,里根总统上台,美国经济步入上升周期,蔡志勇则迎来了新的财运。
1982年,做食品包装生意的美国容器公司董事长看好金融业,可是自己不懂,于是力邀蔡志勇加盟,是年,他以1.4亿美元的现金及股权收购了蔡的企业。
加盟美国容器公司后,蔡志勇用以前联合企业的那一套,不断收购保险、基金、银行等金融企业,短短几年就让公司改头换面。
收购到1987年戛然而止。
当年股市再度崩盘,道琼斯指数一天就跌了22%,美国容器公司董事长见势不妙,慌忙退休,把烂摊子扔给蔡志勇。蔡志勇知道自己只会顺势而起,无法力挽狂澜,干了一年便也闪人了。
90年代,他又做了一桩类似的买卖。1993年,蔡志勇低价控股了一家保险公司,1997年又以1.63亿美元的高价套现,次年,这家公司的业务便跌到原来的1/10。
这之后,蔡志勇退出江湖,2008年死于多器官衰竭,他去世的那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生于1929年的大崩盘,卒于2008年的大崩盘,蔡志勇一生经历了数次股市起伏,每一次他几乎都从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但却让别人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蔡志勇去世后,除了零星的追悼外,没有人怀念这位曾经的“华尔街之王”。
风吹江南小密圈上线
希望更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行
通过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客服微信号:jingnan1997加入
(付费形式入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