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发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临床报告,指出克力芝对重症无效。网页链接
有两篇medRxiv的新文章和两篇NEJM的新文章十分有价值:
1.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和香港大学在medRxiv上传的最新文章,指出4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发生在患者症状出现之前,而症状出现之前0.6天时传染性最强,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何SARS-CoV-2迅速蔓延成为了全球感染。研究通过广州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4名患者,追踪了这些患者的接触者,从而发现77个传播者-被传播者的配对感染。而后研究采集了咽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病毒学诊断。研究发现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即开始发生病毒脱落,指出患者的具有传染性平均开始于症状出现2.5天之前,而症状出现之前0.6天时传染性最强。4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前。症状出现后7天后传染性迅速下降。这个研究提示,contact tracing十分重要。但在现在全球范围感染的情况下,contact tracing已经很难进行。
2. 西奈山医学院Krammer组在medRxiv上传了报道了一个基于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可以很早诊断出发现血清转换的阳性样品。而我昨天还在跟人讨论因为抗体检测超长窗口期,因此是否有进行抗体诊断的可行性。该实验室开发了基于SARS-CoV-2 S蛋白(全长及RBD)ELISA的方法进行抗体诊断。研究开发的试剂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最早检测出症状出现后3天的阳性血清。研究检测了3名确证感染者的4份血清,该试剂检测均为阳性,S蛋白全长试剂比RBD反应性更强。而阴性血清检测为阴性。研究进一步发现ELISA检测出的抗体亚型为IgG3, IgM, IgA。这项研究指出,SARS-CoV-2的多抗血清既针对S蛋白全长,也针对RBD;但是更重要的是,血清筛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鉴别谁已经在感染后获得了免疫。但我一直很好奇的一点,就是SARS-CoV-2 S蛋白ELISA是否可以对SARS-CoV产生反应,我在twitter上问了他,他迅速回复。同时,我感谢了他之前的tweet对国内抗疫的评论(网页链接 )。
3. NEJM报道了武汉儿童医院报道了1月28日到2月26日检测了1391名患儿,其中171患儿检测阳性。患儿平均6.7岁,41.5%的人有发热表现,其他表现为咳嗽和咽喉红肿。其中27名(15.8%)患儿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有12人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有影像学征相。3名患儿(均有并发症)最终进入ICU并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1人死亡。影像学最常见的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32.7%)。6名患儿有淋巴细胞减少表现。这项研究重申了儿童感染着普遍症状较轻,而且无症状感染较常见。
4. 另外一篇NEJM由哈佛医学院BWH医院的Lindsey Baden评价了中日友好医院关于克力芝的临床试验(网页链接 ),评价为’This was a heroic effort’。但Baden指出克力芝这个临床试验的几个问题,也是我在微博中反复说到的:1)入组的都是重症病人,重症病人病情危重,个体差异大,很多患者接受了复杂的治疗,难以进行均一化比较。2)已经成药的克力芝抗病毒活性可能达不到在体内抑制病毒的有效剂量。3)克力芝实际上降低了病死率。4)用鼻咽拭子病毒载量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可能不准确,这也是我反复说过的,尤其是第28天病毒载量都降低到检测不到,这可能是鼻咽拭子采样灵敏度的问题。
1.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和香港大学在medRxiv上传的最新文章,指出4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发生在患者症状出现之前,而症状出现之前0.6天时传染性最强,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何SARS-CoV-2迅速蔓延成为了全球感染。研究通过广州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4名患者,追踪了这些患者的接触者,从而发现77个传播者-被传播者的配对感染。而后研究采集了咽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病毒学诊断。研究发现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即开始发生病毒脱落,指出患者的具有传染性平均开始于症状出现2.5天之前,而症状出现之前0.6天时传染性最强。4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前。症状出现后7天后传染性迅速下降。这个研究提示,contact tracing十分重要。但在现在全球范围感染的情况下,contact tracing已经很难进行。
2. 西奈山医学院Krammer组在medRxiv上传了报道了一个基于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可以很早诊断出发现血清转换的阳性样品。而我昨天还在跟人讨论因为抗体检测超长窗口期,因此是否有进行抗体诊断的可行性。该实验室开发了基于SARS-CoV-2 S蛋白(全长及RBD)ELISA的方法进行抗体诊断。研究开发的试剂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最早检测出症状出现后3天的阳性血清。研究检测了3名确证感染者的4份血清,该试剂检测均为阳性,S蛋白全长试剂比RBD反应性更强。而阴性血清检测为阴性。研究进一步发现ELISA检测出的抗体亚型为IgG3, IgM, IgA。这项研究指出,SARS-CoV-2的多抗血清既针对S蛋白全长,也针对RBD;但是更重要的是,血清筛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鉴别谁已经在感染后获得了免疫。但我一直很好奇的一点,就是SARS-CoV-2 S蛋白ELISA是否可以对SARS-CoV产生反应,我在twitter上问了他,他迅速回复。同时,我感谢了他之前的tweet对国内抗疫的评论(网页链接 )。
3. NEJM报道了武汉儿童医院报道了1月28日到2月26日检测了1391名患儿,其中171患儿检测阳性。患儿平均6.7岁,41.5%的人有发热表现,其他表现为咳嗽和咽喉红肿。其中27名(15.8%)患儿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有12人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有影像学征相。3名患儿(均有并发症)最终进入ICU并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1人死亡。影像学最常见的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32.7%)。6名患儿有淋巴细胞减少表现。这项研究重申了儿童感染着普遍症状较轻,而且无症状感染较常见。
4. 另外一篇NEJM由哈佛医学院BWH医院的Lindsey Baden评价了中日友好医院关于克力芝的临床试验(网页链接 ),评价为’This was a heroic effort’。但Baden指出克力芝这个临床试验的几个问题,也是我在微博中反复说到的:1)入组的都是重症病人,重症病人病情危重,个体差异大,很多患者接受了复杂的治疗,难以进行均一化比较。2)已经成药的克力芝抗病毒活性可能达不到在体内抑制病毒的有效剂量。3)克力芝实际上降低了病死率。4)用鼻咽拭子病毒载量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可能不准确,这也是我反复说过的,尤其是第28天病毒载量都降低到检测不到,这可能是鼻咽拭子采样灵敏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