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學人Scholar
汇聚优秀学人资源,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以传播学人思想,彰显学人精神,展现学人风采。联系、投稿、防失联可添加 xrscholar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首次突破!地方高校,发Nature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越是流感季,越应该注意保暖,这件大衣赶紧穿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教师招聘公告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5年招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學人Scholar

一位孟加拉人的美国梦——2024美国行之所见所感

學人Scholar  · 公众号  ·  · 2024-11-13 21:43

正文

文|刘元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授权发布


美国史无前例、堪称冷酷的大选刚刚结束,民主党失去了所有能失去的,在决定美国未来四年所有大事小情的房间里,执政掌权的都是共和党人,红色浪潮真正席卷美利坚。特朗普成为名副其实的川普大帝,一言虽不能九鼎,但也绝对是非常好使的。再过几十天,特朗普就会成为美国这艘面积963万平方公里、承载3.35亿乘客的大船的船长。他是第47位驾驶这艘大船的人,前路漫漫,定会风波不断。


美国这艘大船重新出海,它所带来的风浪甚至风暴,世人都在拭目以待。我们不远万里,跑来近距离观察和体会,为的是能理解和明白,当中美各自带着自己的诗与梦想,走向各自的远方之时,我们能为彼此安全航行多做些什么,少做些什么。以便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祝福,而不是彼此的咒诅。


我们不想做那种“走遍万水千山,还在自家门前”的无聊之旅;更不想在旅途中经历无妄之灾;倘若搁浅和动荡不可避免,我们希望大家损失最小;即便有了损失,我们也期盼能有挽救和修复的方法。当然,即便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至少能清晰明白到底究竟发生过什么,以及确认说作为一滴微不足道的海水,作为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已经在这个大风浪中积极正向做了该做的,无怨无悔也无恨,坦然面对命运的走来。


行程尚未过半,我们感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 Israel Lahey Health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乔治梅森大学的接待和对话,这让大家有很多学习和收获。然而,当有一段安静的时间可以静静回想此次旅程之时,最先想记录的是纽约的出租车司机。他如同乍现的灵感一样出现在脑海里。现在想来很荣幸,也很感恩,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让我看到组成美国的一个细胞,如此鲜活,充满挣扎,那份真实,是一份礼物。


2024年11月9日傍晚,当我结束波士顿的行程,从纽瓦克机场打车回酒店,路上大约要四十分钟的行程。自然而言地和司机师傅聊起天,他名叫Habib,十六年前从孟加拉国来美国,住在纽约,已婚,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你是怎么来到美国的?”


“我父母给我安排了婚姻,我来这里结婚。”


“你的婚姻是你父母安排的?”我的惊讶掩饰不住。


“是的!我们结婚的那天是我们第二次见面。”


“啊!这样啊!那如果你不想和她结婚怎么办?如果她不想和你结婚怎么办?你父母有没有和你商量过?”


“我妻子当时人就在美国了,(她已经拥有优先权了)SHE HAD THE PRIORITY。我父母给我说的时候,我没想过要拒绝。WHY SAY NO, MAN, THIS IS AMERICA. (为啥要拒绝,哥们,这可是美国啊!)”


讲真,这句话绝对份量沉甸甸,冲击刷刷的。不仅是作为美国问题研究的学者,我能再次体会美国在全世界所拥有的强大的影响力;更是作为女权主义的我,真切体会到美国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想想看,一个大男人,仅仅因为另一个女人在美国,就臣服在一段婚姻里。


他可能感受到我一些惊讶。然后花了不少言语来陈述美国这个国家的厉害,那就是美国版的“厉害了我的国”小演讲,只不过是从一位孟加拉裔的美国人口中说出来。还给我顺便科普了一下“恋爱是可以从结婚之后才开始的,因为我就是,我身边很多人都是。”我在后排座安安静静聆听附和,人家说得都道理。我认真地表示他来美国是合情合理的,并祝福他拥有了美好的家庭,庆祝他美国梦成功。


奇怪好玩的事情发生了,当他感觉到可能已经把我说服了,或者说他已经自己把自己再次说服了之后,他的话锋陡然一转,完全进入另一个频道。打开这个频道的按钮是我问他“哈比,你怎么看待你们的新总统?”


不同于之前那些回答“喜欢特朗普或者讨厌特朗普”的人,也不同于几秒钟之前他论证美国强大厉害的慷慨陈词,现在的哈比带着一种来自西伯利亚寒流般的冷漠说“我其实不在乎谁当总统,我就是想他们当中任何一位能让我赚钱多、生活容易一些就好了。”同样这句话,在对外关系委员会中资深研究员Stein先生的口中也提到过,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开出租车,但和哈比一样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真正在乎的就是如何让日子更好过。我们普普通通的人,生存需要永远是具有优先权的,谁能提供好的生活,心自然而然就偏向谁。


哈比接下来抱怨说“之前人们告诉我,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个家庭,哪怕像我有三个孩子。但是现在根本不可能了。之前我们五六百元就可以过一个月,现在要一千块都不够。什么东西都贵,我们不敢买东西。我的三个孩子放学和周末都在家,因为学什么都很贵的。所以他们很喜欢上学,因为有同伴可以玩。我每天工作很多时间,但是最后发现还是剩不下钱,心都碎了。”听他这么一讲,我真切感受自己正与未来美国副总统J.D.万斯的群众基础在一起,万斯曾经也说过“过去的美国梦现在无法实现了,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工作,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我们必须要为他们的需要尽到我们的责任,阻止非法移民进入,去帮助自己的人,让他们更容易工作,赚更多的钱,有信心买房子,有能力组建家庭,那些不生孩子的人应该限制他们的投票权。”哈比是喜欢万斯这么说,也热切期待万斯这么做。但是他们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中国在其中很大程度上成为代罪羔羊,并且在美华侨未来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些内容哈比或许没有意识到,但是特朗普万斯组合是有意而为之。从帝都来的我,听得心情很复杂。


非暴力沟通讲究回应对等,我就同理了他的艰难。神奇的是,我至今不知道他从中究竟听到了什么,竟然说了句“I am sorry。”然后有好几分钟平静安稳的时间,彼此不讲话,我还觉得很自在和舒服。这个部分需要好好复盘一下,沟通的魔力和魅力都在细节之中。


最后,他主动问我“什么时候回到中国?”我就告诉他时间,顺便问了句他是否经常回孟加拉,那里是否还有他的家人。他此刻从冷漠的选举感受中抽离出来,进入了绵绵的乡愁。


人就是这样,讨论政治和聊起故乡家人都会有很大不同,实际上这两者紧密相联。有时我们在外界得到归属和亲密,把他乡做故乡;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故土上流浪,把故乡活成异乡。


哈比说“我这过去的十六年,回过家三次,大约五年回一次家,每次大约待两个月,我的父母都在孟加拉,他们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我现在越来越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尤其是疫情期间,我挣不到钱,还得要努力工作,那个时候我很害怕,我身边死了很多人,政府也不管,很多都是年轻人,纽约有很多年轻人死了,我想念我家乡的生活,我想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很想和他们在一起吃饭找乐子,这里的生活就是工作和睡觉,这不是人的生活,这是奴隶的生活。”我告诉哈比我很遗憾听到他这么描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希望他有机会能常回去自己的故乡,陪伴父母并享受他想要的日子。他听了之后幽幽然说“其实他们都变了,故乡也变了,都不一样了。”


新泽西的大风刮起来。我下车的时候,终于正面和哈比打个招呼,第一次看清他的脸庞,带着微笑互道保重,然后走进各自的生活。


每个人都寻找故乡,美国一样,中国也一样。


先停在这里。


精选推荐



马国川领衔,日本人文之旅(12.25-1.2)

土耳其游学(1.11-18) | 2025年的第一次海外研学就去这里吧!

亲临柬埔寨(12.28-1.3),丛林秘境邂逅“高棉的微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