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这本目前流传最广的新版防排烟规范,跟既有的措施和做法相比,都有哪些让人百感交集的变化呢?
1、新出现了一个“共用前室”的概念,共用前室是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间共用同一前室时的前室。
2、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地下室做出符合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和前室还是有困难的。按照旧规范的做法,如果楼梯间做了机械加压送风,楼梯间的独立前室可不做,但是根据新规范这条的字面理解,地下室的独立前室做机械加压送风的必要性很大了。
新规范中还有一条:当采用独立前室,且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这是独立前室可不做正压送风的唯一条件了。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的独立前室、前文提到的共用前室,均需加压,这是比旧规范要求更严格的。当然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自古以来都要加压,就不提了。
3、地下室的楼梯间仅有一层时,如果可以在首层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的可开启外窗(通常对于楼梯间的自然通风面积要求是2平方米),或有直通室外的疏散门,是可以不用做机械加压的。
4、机械加压送风和排烟都必须管道送风,不能再采用土建风道了。即消防土建管井里,必须有镀锌钢板风管。能不能用其它材质的风管?不能,因为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里,防排烟管道用镀锌钢板是强条。
5、已经做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避难层,还要相应设置符合一定面积的固定窗。
6、加压送风系统的表格风量,比前规范有显著增加。
7、防烟分区的划分,不再是一个明确的数字,而是根据空间净高的不同而不同,并且规定了长边最大的允许长度。比如办公建筑,通常净高在三米以下,防烟分区最大500平方米,但同时要求长边最大允许长度是24米,也就是说,只能做一个20.8×24米的防烟空间;商业建筑,层高通常大于3米,防烟分区最大1000平方米,但同时要求长边最大允许长度是36米,以此类推。今后如何划分防烟分区,保证满足规范,并且与建筑格局相适应,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小课题。
8、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要分段设置排烟系统,每段高度不能超过50米。最典型的是99米的办公建筑,在屋面设两个排烟风机,一个负责50米以下的排烟,一个负责50米以上的排烟。超高层反而不用担心,因为有避难层嘛,建筑已经分段了。
9、排烟量计算比旧规范要求更细致。净高在6米及以下,最大防烟分区面积小于等于500平方米时,按照每平方米120CMH计算(同旧规范),当最大防烟分区面积在500至1000平方米时,按照每平方米60CMH计算排烟量。中庭及超过6米空间的排烟量计算,也相应有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