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心引力工场
覆盖百万新媒体从业者的职场学习社群,每晚9:11,了解行业新动态,get运营新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DeepSeek推动海外AI巨头加速上新 ... ·  昨天  
新浪科技  ·  #OpenAI换新Logo#【#OpenAI ... ·  2 天前  
冷眼局中人  ·  解构DeepSeek-R1:一场AI效率革命 ... ·  2 天前  
冷眼局中人  ·  解构DeepSeek-R1:一场AI效率革命 ... ·  2 天前  
微软科技  ·  新年开工Copilot小贴士,总有一个能用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心引力工场

一次抖机灵带来1.1W涨粉,一条自嘲回答阅读量高达54万,3000人在瓜分的1亿大蛋糕,你确定不来分一杯羹?

地心引力工场  · 公众号  ·  · 2017-09-26 22:35

正文


前不久,知乎对外宣布个人注册用户总数超过 1 亿,日活跃用户量达 2600 万,并且还开放了机构号注册。


厉害了我的知乎 。


周扒皮随手转发了这条新闻到工作群并 @ 我,“场妹,地心引力工场 的机构号你也可以注册起来了。


人家开放注册了我们就要第一时间去注册吗?那岂不是显得我们很没面子? 知乎机构号到底值不值得入驻,怎么着也得考察一番再做决定吧。


相信很多企业也会面临这样的思考, 要不要去注册知乎机构号,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入驻机构号,机构号又到底该怎么玩?


所以作为一个严谨科学的新媒体人,场妹特意考察评估了一番



1


知乎机构号的前世今生


2016 年 7 月 20 日,知乎上线了机构账号。彼时,知乎注册用户 5000 万,日活跃用户 1300 万。


2017 年 9 月 20 日,知乎宣布开放机构号注册,并将其原名 “机构帐号” 改为 “机构号” 。 此时知乎个人注册用户总数超过 1 亿,日活跃用户量达 2600 万,均达到了去年的两倍。


对于知乎机构号开放注册的意义,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如此评价——


用户数破亿是知乎继 2013 年社区开放之后,从知识社区走向知识平台的里程碑。而机构号开放这件事,与 4 年前知乎开放个人用户注册一样,是对知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它将对知乎正在构建的知识平台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


的确,知乎机构号的历程,与知乎 本身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


知乎在 2010 年 12 月上线,以 “ 邀请制+实名注册 封闭 形式的 社区运转了将近三年后,终于在 2013 年 3 月开放注册。


出于对机构账号会 破坏良好的社区氛围, 会带来恶意营销、买粉刷量的行为的 担心 知乎最初 以严谨保守的姿态, 极为抵触机构账号出现, 甚至不能使用机构名称的用户名。


在经历了开放注册后的快速发展后,开放机构号既是挖掘自己的商业价值,更是打造一个完善的社区,让机构以专业知识为用户贡献高质量内容。



2016 年 7 月, 知乎上线机构账号,邀请了包括迪士尼、奥迪、中国科普博览、Lens 等 10 家机构内测。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内测后,现在已经有 3000 多家机构入驻了知乎 ,这其中包括 企业、媒体、政府机关、科研院所、NGO 等不同类型的机构,覆盖互联网、科技、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上百个行业。


跟许多内容平台一样,知乎还推出了一个独特的运营状况评价表——知乎盐值。


盐值主要包括帐号内容质量、帐号创作力、帐号影响力、帐号活跃度、帐号信誉评级五个维度。


盐值等级越高,机构号在知乎的权限也就越大。但这个等级可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时间不活跃或者内容质量下降,都有可能被降级。



2


企业要不要入驻机构号?


一、入驻知乎机构号的 3 大利好


1、获得巨大的品牌曝光


知乎的机构号目前是有一定政策利好的。


机构号 不仅可以 像普通用户一样,发布提问、回答,参与社区互动等, 还可以参与知乎圆桌,写专栏,发视频,开设 live 等,在不同的场景下与用户进行有趣多元地互动。



去年 7 月,奥迪在 2014 年提出的 “为什么说奥迪是灯厂” 的 老问题 下,大大方方地向大家解释 “灯厂” 外号的由来,还科普了一番车灯的研究设计历史。




这条 “亲自答” 的阅读量在短时间内飙升至 20 万。在经过长期的长尾传播后,阅读量自然增长达到 54万,至今获得了 5K 的点赞与 500 多条评论。


2、 收割高质量用户




知乎上的用户质量普遍较高 ,集中了中国高学历、高收入、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大部分精英中产群体,这类群体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


好内容在知乎上是容易引起传播和转化的, 知乎上的机构号 「ENJOY 精选美食电商」,因为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让其产品销量翻 4 倍之多。


3、竞争小,用户数量庞大


微信上有 9.3 亿的用户, 庞大的用户群体也带来了格外激烈的竞争与厮杀,公众号数量早已突破 2300 万,公众号内容同质化严重,此处已经是一片红海。


知乎目前拥有 1 亿注册用户,虽然在数量上仅仅只是微信的九分之一, 但截止今年 9 月,知乎机构号的数量也才不过 3000 多家。


3000 家瓜分 1 亿用户的市场,自然比 2300 万家瓜分 9.3 亿的市场,要大得多。



2016 年 10月 19 日,「丁香医生」入驻知乎机构账号。仅仅花了 10 个月时间,他们就在知乎 做到了 74W 的粉丝沉淀。 截止今年 8 月 30 日,丁香医生在知乎的总用户粉丝量排名第六。


几年前 公众号的流量红利已经错过了 ,但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抓住知乎机构号的机遇,争夺这个品牌营销的新阵地。


二、入驻前也需三思


1、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


奥迪虽然以高票赞同的答案在知乎获得了巨大的曝光,但经过了一年多的运营,他们在知乎至今也才回答了 27 个问题,发表了 6 篇文章,积累了 4W+ 的粉丝。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知乎的人群属性,让其对内容的深度与专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



奥迪的内容营销负责人 李晓飞曾透露,他们在刚入驻知乎时,发动了销售、市场、质保等各部门的力量,并且建立了内容激励机制。


但跨部门的合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许多行业内部的机密信息又不适宜公开,所以实际产出数量这块难以有较大的突破。


如果 企业 想要偷懒, 只安排一个普通的新媒体运营来做机构号,效果又可能会适得其反。


2、内容传播率未必高


奥迪还曾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 “用汽车发动机煎牛排靠谱吗?” 的问题



回答中奥迪动用了包括奥迪A3、奥迪R8、奥迪RS6 等车型,制作了台塑牛排、芝士烤龙虾、烤鸡翅三道菜,不管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投入了极高的成本。


但这条回答的传播并没有想象中高,也不过获得 2.9K 点赞,以及 333 条评论。


要知道,微博上@办公室小野 的一条脑洞视频就有千万级的播放,这还不包括在其他平台上的曝光。


而奥迪的发动机煎牛排的内容,基本上只在知乎内部得到传播。


3、知乎的营销边界还未能测量


在微信公众号生态中,诱导分享,多级分销等一直都是不能触碰的底线。知乎机构号还是个新事物,我们对其营销封号界限还不够清楚。


魅族专栏在知乎曾一度做到过第一,每篇文章 平均能够获得 3000+ 的点赞,但有一天,知乎突然封了他们的账号,并且没有告知任何 理由。


知乎必然时刻警惕着,防止良好的社区氛围被营销所破坏。 在尚未摸索清楚知乎机构号的营销边界前,我们只能保守地做尝试。



3


如何运营知乎机构号?


运营知乎机构号,一定要走出其他平台的惯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把公众号、头条号等内容、套路搬运到知乎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知乎的热度,推送机制是怎么样——



在用户首页信息流,知乎主要会推送 关注用户的回答/点赞/收藏、 话题、广告三种模块的内容。


1、关注用户的点赞/收藏


知乎上的点赞不仅会影响到该问题下回答的排序,还相当于一种转发扩散功能。


如果你的回答被知乎上粉丝量最高的大 V @张佳玮点赞了,这意味着你的答案将有机会出现在 143W 知乎用户的首页。


被越多用户(尤其是大 V)点赞,就能获得越多曝光。 这就要求回答质量足够高,回答以深度与专业度取胜。


在知乎上,用户对长文阅读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强,一篇回答有上千字甚至上万字都不稀奇。


回答一个问题,有时候比写一篇微信推送还要费心。 机构号的回答撰写人员可以是企业员工,也可以是用户,还可以是专家。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答案都由专业人员撰写,可能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