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这辈子见过的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是浑浑噩噩的。想到我们来到人世间,竟然是因为一群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浑人,你会感到生命好像真的是凶险且没有意义的。 —— 罗永浩
就在前几天,我刚躺在床上,打开电脑,准备看一部电影度过悠闲的下午时光的时候,我妈就手拿一张报纸,苦着脸出现了:“报纸上说了,现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别严重,你也不结婚也不生孩子,你老了可怎么办啊,谁照顾你啊?”
我感觉还没开始的下午就已经被毁了。
对于不够完善的社会福利和未来的养老问题大概是每个父母逼婚然后逼生的原因之一,而 “养儿防老” 大概也是每个中国年轻人绕不过的生育难题。
但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那么一群选择不生育的人们,他们被称为丁克 —— 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抵抗来自社会和父母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又和有孩子的家庭有何不同?同样计划做一名 “丁克” 的我,采访了一位自诩 “老” 丁克的姑娘 —— Cathelina,听她说说多年的丁克生活到底什么样。
每周三、日晚上,Cathelina 都会去学习弹琴
VICE:你是如何决定成为一名丁克的?
Cathelina:我其实在结婚前并没有成为 “丁克” 的想法,像多数人一样,憧憬着一家三口之家的生活。结婚后我和我老公仍然想要孩子,还想着生女儿比较好。但后来慢慢发现,相比生孩子还是不生的比较好,转变来自周围的 “大环境”,比如生存压力大,北京糟糕的空气和水,还有让人不放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报道,如天价学区房、孩子在学校被虐待等。
还有身边的 “小环境”,比如教育问题,我不想让孩子再经历我们这种痛苦的 “填鸭式” 教育。总之,对于我来说要孩子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而且我觉得对孩子来说,他/她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受苦的。
一般似乎都是男方比较想要孩子,那你如何和你先生是沟通达成一致呢?
我们两个人的沟通一直都非常顺畅和高效,对压力和忧虑这些事情,我们也会交流,在感受上是一致且同步的。因此在选择做一个 “丁克” 上面,我们两个人马上就达成了一致。而且就我们从事的律师行业来说,没有孩子的家庭其实不少。
那你们又是如何化解来自双方家庭的压力呢?
虽然他来自非常保守传统的潮州,但是我先生家的教育一直都比较开明,并没有遭遇到什么压力。反而是我家,我是独女,我的家庭也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家庭,我父亲一直反对我做 “丁克”,给我的压力比较大,以前会去找我先生谈,让他企图说服我;或者派我母亲作为代表来北京,坐在我家监督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生孩子。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和我老公都不是北京人,所以每年回家的次数也有限。但是每次回我家,我还是能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我分析,根源主要是我父亲长期以来的控制欲,也吵过哭过闹过。但还好,这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只是一小段,此外就是让时间来消磨他,我爱他,但我不能按他的方式爱他。也许,说的绝情点,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更爱自己。
总感觉 “养儿防老” 是丁克们绕不开的难题?
至于以后我不知道会怎样,但是我们现在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财务状况,不至于到需要别人出钱养老的地步。而且我认为如果决定带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能带他/她最大的自由和快乐。如果仅仅是为了老掉牙的 “防老” 这个问题,那么孩子和一个人质有什么区别,而且这个人质还永远没有人来解救。
我相信,活着,就在这个 “着” 字上 —— 人是活在当下的。生不生孩子,生活都是需要智慧的,其实一辈子过的好不好,是很多道选择题的结果,生孩子只是其中一个。生了孩子的家庭也会面临选择题,甚至更多。没有智慧、做不好选择题的家庭,即使有了孩子也是各种纠结、矛盾重重。而且谁说 “养儿” 一定能防老?那些争房产、财产的社会新闻还少吗?
那你们没有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们从事的都是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相同职业不同单位,我先生的工作压力比我大,但是再忙我们也会坚持早饭和晚饭一起吃;晚上我下班相对早,有时候会回家做饭,我先生在饭菜快做好的时候会来帮我端端盘子,或者有时候图省事也叫外卖吃。因为他一般会把必须的应酬安排在中午,所以晚上我们会有大段的时间在一起。一起看个电影,或者各自做各自喜欢的事情,比如他练习钢笔字,我弹琴或者看书。
周末的话,如果空气好,我们就去公园一起跑步做运动,不好的话我就在家画画看书看日剧,我先生则逛逛论坛或者在家工作,中午也会出去吃一顿大餐,偶尔会去朋友家做客或者聚会。
我们还安排了每年的两到三次出游,我喜欢把拍摄的视频剪成短片,再配上音乐;我先生喜欢摄影,回来修修照片是他爱干的事情。
看来确实比有孩子的家庭,多出不少闲情逸致。
是的,虽然听起来比较寡淡,都是一些无关重要的小事,但是却是这些小事让我们夫妻感情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的生活多出了很多时间和空间,留给自己也留给了彼此。虽然我们喜欢的东西完全不同,但我们会把这种从自己爱好中获得的幸福感和彼此分享。我会在他出差的时候给他发我钢琴弹奏的曲子,而他也会和我分享运动时候的喜悦和挑战带来的成就感。
有孩子的家庭,话题自然是孩子,我们没有,我们甚至没有什么共同的爱好(除了吃),但我们有话聊。而且,在没有别人打扰的空间里,我们随时都可以亲亲,这也是一种小幸福。
而且我们没有孩子,不会为到底在哪买学区房最合适,哪边老人来照顾孩子更方便,随之而来的婆媳关系怎么处而烦恼,周末也不用坐在快餐店里面刷手机等孩子辅导班下课,更不用为了和老师搞好关系而加入微信家长群……
你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会不会担心万一未来对方反悔,想要孩子了,怎么办?
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也非常享受。而且我发现我们这些 “丁克” 的共性就是喜欢安静平和的生活,有理性,凡事不钻牛角尖,性格也柔和善良。对于未来,我不会后悔,而且我先生不想要孩子的想法比我还要坚定,所以我也不会有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