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拾遗
无论你的人生历经多少磨难,生命中总会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取消、限流、售罄!多地发布紧急提醒 ·  16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紧急通知!淄博这里禁止通行! ·  4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中国菜刀强得可怕!百元就能传家 ·  5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国产AI ... ·  5 天前  
鲁中晨报  ·  补贴来了!淄博刚刚明确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拾遗

你回家时的表情,决定全家人的心情

拾遗  · 公众号  ·  · 2017-12-29 11:35

正文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遗

物语

+





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作者:青榄君

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



01

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儿子正在看电视,

忍不住怒吼:“前三名都考不进,还有脸看电视!”

17岁的少年一肚子憋屈:

“我不过是刚回到家,看到电视开着,

就凑上去看了几眼。

再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干嘛老和我过不去?”

妈妈继续歇斯底里地大吼:

“我告诉你,我不会给你第二次考大学的机会,

你要考不上大学,我就打断你的腿!

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也没关系!”

家里的阴云密布,

让少年的内心憋屈得像一座火山。

他想出去喘口气,刚走到家门口,

突然看见鞋柜上有一个榔头,火山一下子爆发了。

他失去了理智,操起榔头,

冲进屋里,朝妈妈的后脑勺重重地锤下,

妈妈应声倒地,地上一片血泊。

这是发生在浙江金华的一起真实案件!

是什么导致了这起人伦悲剧?

有人说,是应试教育的重压;

有人说,是感恩教育的缺失;

也有人同情这个少年,

说“他的母亲管教未免太严”。

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青榄君总觉得还有另外一些原因。

听一位医生朋友说过一个病例:

一名健壮的男青年,平时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可是开车的时候,

他每过一会儿,身体就会向一侧抖动一下,

旁边的人看了都害怕。

十几年来,青年多方求医,却不见效果。

原来,在他7岁时,有一天在学校受了委屈,

回到家一直哭。父亲回来见此情景,

不但没有安慰,还非常生气,

把手提包往沙发上一扔,

面目狰狞地冲上去做了一个要踢孩子的动作。

虽然没有真正踢下去,孩子却被吓得不轻。

从此,他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

一抽就是十几年。

爸爸回到家的一个动作,埋下了儿子一生的阴影。

回到金华的悲剧,

应试教育重压、感恩教育缺失都是事实,

但如果回到家的那一刻,

那位妈妈不是那么气急败坏,

这起悲剧极有可能不会发生。

事实上,相当多的家庭矛盾,

都源于家人回家进门时的表情。

很多人工作一天之后,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

回到家时,板着一张臭脸。

得知妻子还没做好饭,

就张口责备:

“一天到晚忙什么呢你,做个饭都拖拖拉拉!”

妻子受了气,就去骂孩子:

“还有脸玩!赶紧写作业去!”

孩子的气无处可撒,冲家里的小猫踹了一脚。

受惊的小猫猛地一窜,

将茶几上的花瓶打翻,玻璃碎了一地……

一个原本平静的家庭,

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家庭成员都心惊肉跳。

一家人当天的幸福,从进门的那一刻就被毁了。



02

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情绪,有如此大的“威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家人之间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

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作用。

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

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

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

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

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围城》中,方鸿渐回到家时,

李妈“从没见过他这样板着脸回家”,

孙柔嘉问他吃了没有,说她们已经吃过了。

方鸿渐继续沉着脸,说:

“我又没有亲戚家可以吃饭,当然没有吃饭。”

就因为这一点琐事,夫妻俩又吵起来,

方鸿渐动手打了孙柔嘉,李妈劝架不成,

只好通知房东,这一下闹得左邻右舍全知道了,

孙柔嘉愤然离家而走,

这段婚姻在愤怒与哭声中走向终结。

讽刺的是,就在五小时以前,

方鸿渐走在回家的路上,

还暗下决心要对妻子好一点。

此时,孙柔嘉也正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

并告诉他可去姑母那干一份高薪的工作。

这个故事中,方鸿渐因为找工作的事心情沮丧,

只是其中的10%,这10%是无法控制的,

但完全可以通过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试想,如果方鸿渐回家时笑着说:

“那麻烦李妈赶紧去买东西,再给我随便做点吧。”

是不是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03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幸福的家庭,

缺少的是不懂进门艺术的家人。

有一位家庭主妇,

她的家中,男主人大方和善,孩子彬彬有礼,

温馨、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空间。

她的家看起来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

除了房门上挂着的一方木牌,上面写着——

“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有朋友来拜访,询问起那块木牌:

“我也会时常提醒丈夫,不要带着怨气回家,

可是他总是当耳边风。

你用木牌提醒爷儿俩真的有用吗?”

女主人笑笑,解释说:

“我并不是提醒他们。

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

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

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

于是,我开始想,

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

会有什么感觉?

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

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

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

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

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换了一种方式进家门,

垃圾情绪的传递链在进门的时候就被截断了,

留在家里的,是一片平和与温馨。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一块小小的木牌。

但这木牌背后,是“面孔管理”的学问。



04

每一个人在进家门前,

都有必要管理一下自己的面孔。

把疲惫、愠怒、忧愁的表情卸载,

更新为轻松、愉悦与舒展的脸庞。

首先,关心一下自己的面孔。

回家前,先用随身的镜子看看自己的脸,

我们是否不小心把坏情绪带回来了?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不好,

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微笑,

即便只是刻意的嘴角上扬,

也会给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莎拉·普莱斯曼表示:

“在经过同样的压力测试后,

被要求面带笑容的受试者,

心率下降得更快,压力也减轻得更快。”

人一旦有了笑容,

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

即便是糟糕的消息,

脸上的笑容也会让听者觉得“这不是什么要命的难题”,反而会往积极的方向去想事情。

看过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把笑容带回家》:

母子都在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时,

父亲回家笑着说“我下岗了”;

父亲出去找工作总是碰壁,

但每天回家,他都笑着说“差不多了”;

父亲做工时受了伤,回家依然笑嘻嘻的,

说“没事,没事”。

最终,一家人就靠着一辆三轮车,攒齐了学费。

如果发现自己的面孔很糟糕,又笑不出来,

不如先让自己舒服一些,别着急回家。

可以在小区的椅子上坐一下,嚼一块口香糖,

或是把车停好,听一下电台的节目……

总之,以令你感到舒适和放松的方式,

休息片刻,补充一些能量。

先让自己OK,才有能力带领全家人OK!

然后,关心一下家人的面孔。

人心情不好,自然就会写在脸上,

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

如果发现家人的面孔不小心带了坏情绪,

我们不能要求对方“你要笑啊”,

而是应该放下手头的事,及时地给予关怀,

这样许多大事都会变小。

日本的男士工作很拼命,

一位年长的日本朋友说,

无论他在外面多累多不顺心,

只要一回家,

看到妻子和女儿微笑着说“欢迎回来”、“辛苦啦”,

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工作的事情再复杂,他也觉得没什么好抱怨的,

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家人对于他这个一家之主的关心与感谢。

有的孩子一回家就摔门,

或是一言不发,

其实这是孩子希望获得注意和帮助的方式。

这时候,父母很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糟糕表现而大发雷霆,

从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

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

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会很快变得缓和、舒展。

家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笑了,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

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数学》免费公益节目每天10分钟讲一个生活现象和背后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惊叹数学真好玩



有一种爱叫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法律顾问 | 重庆沁山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