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22岁。诊断“急性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拟急诊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2)否认既往其他重大心肺脑血管疾病史。有明确饱胃史,术前存在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患者神志模糊,无法对答,查体不配合。ASA分级IV级,GCS评分4分。无其他器官损伤的证据。无颈椎不稳定,无面部骨折,无口腔和鼻腔出血表现。
(3)麻醉相关检查发现:
①患者身高172cm,体重65kg。
②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血糖8.8mmol/L。胸片:两肺未见明显异常,纹理清晰,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头颅CT:脑深部白质内可见圆形高密度血肿影,可见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区。
(4)患者入室后,头高脚低15°平卧,面罩吸氧8L/min,常规心电监护,同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充分预供氧后,依次给予丙泊酚130mg、芬太尼100μg、罗库溴铵50mg行麻醉诱导,按压环状软骨,避免诱导期发生反流误吸,明视经口顺利插入7.0普通气管导管,固定于距门齿23cm处。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
(5)麻醉维持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术中适当过度通气,维持二氧化碳分压在30mmHg左右。术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脉搏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体温、尿量和肌松监测。定期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根据中心静脉压、尿量和失血量进行液体治疗。
(6)术毕患者带气管导管回重症监护室,2天后拔除气管导管,神志清醒,恢复自主呼吸,SpO2 98%。复查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未发现炎性浸润。
诊断:饱胃颅脑外伤患者,拟急诊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诊断依据:
(1)男性,22岁。诊断“急性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拟急诊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2)有明确饱胃史,术前存在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ASA分级IV级,GCS评分4分。无其他器官损伤的证据。无颈椎不稳定,无面部骨折,无口腔和鼻腔出血表现。
(3)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血糖8.8mmol/L。胸片:两肺未见明显异常,纹理清晰,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4)患者入室后,头高脚低15°平卧,面罩吸氧8L/min,常规心电监护,同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充分预供氧后,依次给予丙泊酚130mg、芬太尼100μg、罗库溴铵50mg行麻醉诱导,按压环状软骨,避免诱导期发生反流误吸,明视经口顺利插入7.0普通气管导管,固定于距门齿23cm处。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术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脉搏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体温、尿量和肌松监测。定期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根据中心静脉压、尿量和失血量进行液体治疗。术毕患者带气管导管回重症监护室,2天后拔除气管导管,神志清醒,恢复自主呼吸,SpO2 98%。复查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未发现炎性浸润 。
根据患者受伤或发病时间,询问患者本人或家属,明确患者进食进饮的时间,即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饱胃的情况。常见的饱胃患者还包括:孕产妇、醉酒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食道癌术后患者等。
本例患者为年轻男性,因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有明确饱胃史。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术前应做出快速全面的评估,维持脑灌注压和氧供,防止和减轻继发性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首先,对本例患者神经系统评估:GCS评分4分,无其他器官损伤,其他全身情况一般(无明显高血压或低血压,无低氧血症,无高糖血症,无明显发热或低体温表现,血常规、电解质、酸碱平衡无明显异常)。
其次,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对于GCS评分低于8分的患者必须立即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本例患者明确存在饱胃,无颈椎不稳定,无面部骨折,无口腔和鼻腔出血表现。本例采用快速顺序诱导,辅以按压环状软骨避免正压通气引起患者反流误吸。足量的肌松药可辅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降低颅内压,一般认为,琥珀胆碱可以引起肌肉抽搐和颅内压升高,对于困难气道的患者,琥珀胆碱仍是最佳选择,目前,罗库溴铵(0.6-1.0mg/kg)已广泛用于临床,其起效迅速,能够方便麻醉医生快速建立气道,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也较小,可以用于饱胃外伤患者的麻醉诱导[1]。
在术中管理方面,避免长时间的过度通气,即PaCO2 28-33.5mmHg,需同时进行脑氧监测,警惕脑缺血的发生。在确保血流动力学平稳的前提下,适当头部抬高30°的体位可以改善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也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但须警惕其存在利尿、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和颅内压反跳性升高的情况。一般不主张在中重度脑外伤患者中使用激素,因其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