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艾菲的理想
我是艾菲,深度思考者、全球认证优势教练 & 个人成长教练。与我一起,探索蓬勃丰盈的人生,成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这是一个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公号,欢迎你的到来,期待与你的共同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旧牛仔裤零碎布头旧衣服都剪成了拼图,这么多妙 ... ·  19 小时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职场&生活中判若两人的星座 ·  昨天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19:双子学会与人和解 ...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这几个星座有本事但没架子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揭秘12星座隐形性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艾菲的理想

只用一篇文章,讲透费曼学习法

艾菲的理想  · 公众号  ·  · 2024-07-10 12:47

正文


艾菲的理想 - 三大写作原则


3大原则:

1、深度: 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 实践验证

3、高维:站在 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理想第 335 篇原创文章

标签:深度思考



01



先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1、 宋儒谢良佐拜见大儒程颢,讨论史书,谢良佐引用背诵,不差一字,自己也觉得很得意。


程颢说:“你倒是背得不少啊,真是玩物丧志!”


谢良佐顿时汗流浃背。


故事2、 有弟子问过王阳明:“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王阳明说:“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故事3、 一位学者问学生:“苏格拉底对于真理和美之间的关系提出过怎样的主张?”


学生回答不上来。


学者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跟柏拉图说过些什么?”


学生立刻一字不拉的把苏格拉底说过的话背诵出来。


这些背诵的内容,正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对于真理和美之间关系的主张。


学生可以把苏格拉底的话倒背如流,但却不知道这些话的意思。


这三个小故事,说的是什么?


它说的是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与能够记得或倒背如流,不是一回事。


一个人,可能把看过的、学到的东西记得很清楚,但如果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那么他就没有真的掌握这项知识或理论。


这种学习,就是 “以输入为目的” 的学习。


这类学习带来的问题是: 死记硬背、 教条主义、 生搬硬套。


还有一类学习,是 “以输出为目的” 的学习,比如“费曼学习法”。


费曼是谁?


理查德 ·费曼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


费曼学习法说的是什么?


它说的是: 输出不仅仅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所以费曼说 :“ I f 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 understand it。” 假如我没办法把一个知识点让大一新生听懂,那就说明我自己也没真正的弄懂它。


可见,费曼学习法与其他学习方法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当你准备学一门新知识时,必须站在传授者的立场,假设自己在学完之后要向不懂的人,甚至是几岁的孩子来讲解这门知识,那么这时你就会以“输出”为目的进行学习。


当我们带着这样一种目标学习时,就必须获得真正的理解,否则我们是无法用大白话讲出来,然后让老人小孩都听懂的。


02


费曼学习法,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为什么?


跟“学习金字塔”理论有关。


学习金字塔 说的是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学完之后立刻教授他人或使用技能,可以保留90%的所学内容

◎学完之后立即练习,可以保留75%的所学内容

◎参与小组讨论,可以保留50%的所学内容

◎观看他人的展示,可以保留30%的所学内容

◎仅通过阅读学习,可以保留10%的所学内容

◎仅听讲座学习,可以保留约5%的所学内容


这意味着: 学习的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那么,学完之后教授他人,显然就是学习效果最佳的学习方法了。


因为教授他人不仅能 巩固和强化我们所学的内容,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能有效地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并在头脑里搭建起新的知识网络。


同时,教授他人,还能迫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以及没有掌握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学会了、看懂了,但一到运用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掌握;或者是到给别人讲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并没有真的吃透。


但是,通过费曼学习法,我们则能全面的检核自己是否已经学会了、掌握了,如果还没有,我们也能重新再学、再做检核。



03


那么,费曼学习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呢?


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找到和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一个知识,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个概念,可以是一个理论,也可以是一门技术......


然后,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用清晰的指标将想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表述出来。


确定目标时可遵循 SMART原则 ,即目标具体(Specific)、可以衡量 (Measurable)、可以达到(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的相关性(Relevant)、设置截止期限(Time-based)。


比如:最近我在看物理学科普书,我的学习目标就是在一周之内搞明白“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并能用通俗的语言把它们讲解给爸妈听,让他们也能理解。


第二步 讲授给他人


在这一步里,请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老师,你需要把你所学的某个知识点讲授给你的学生。


在这里,我们的“学生”可以是家里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就是我们自己。


比如:我小时候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那几年,正是我每天下课回来坐在家里的小黑板前,假装自己就是老师,然后把一天所学讲给自己听的那段时光。


第三步 重复回顾


当你在向他人讲授所学内容时,你可能会遇到卡壳、解释不清、或被对方提问难住的地方。


这时,你需要把这些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学习资料中,重新去理解那些没有牢固掌握的的环节,并为存在的疑问寻找答案。


这是第三步要完成的任务 - 解决思维盲点和知识盲区。 那些你讲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回答不了的问题,就是你的知识盲区。


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么任何人都很难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比如,很多人看完书后,觉得自己仿佛什么都会了,但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却又发现其实并未掌握,只是一知半解。


这种看起来好像都懂了,其实根本没懂的知识、理论、方法论,都是我们学习中的知识盲区。


毕竟,看过和真正掌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第四步 再次讲授


当你补充了在讲述中遇到的卡壳、疑问之处时,你需要再次用自己的语言去向他人教授,用更精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


如果解释得很复杂或令人迷惑,则需要进一步概括知识并精简语言。这个步骤看上去好像和前面的步骤没有太大差别,但实际上却大不相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