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严歌苓
这是严歌苓的官方公众号,以后将在这里发布严歌苓的最新作品,报道她的近期活动,开设与读者的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说句实话,拿杭州来踩南京,没有什么道理 ·  22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赤马红羊之劫,倒计时一年。-20250211 ...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严歌苓

那里的女孩都嫁给自己

严歌苓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2-05 19:13

正文

西藏往西,有个小小国家,可能你曾听闻,可能你曾踏足,但你不一定知道它有个古老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一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记录:


没 没 没

有 有 有

寡 寡 寡

妇 妇 妇

! ! !


那里的女孩子一生结三次婚, 第一次发生在7-9岁,第二次嫁给太阳,第三次嫁给夫君。


what?我读书少,你不要欺骗我......


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这个国家有个古老的民族,叫尼瓦尔族。


没有寡妇一说,亦没有忽悠。原来尼瓦尔族女孩们,早在情窦初开前,就结了一场至死不渝的婚姻。 第一任“丈夫”将伴随她们之后的漫漫人生,不离不弃。



爱自己是终身恋情的开始



有句叫“人生中至少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但对尼瓦尔族的姑娘们来说,人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婚姻。 无关爱情,无关性,却关乎爱与成长。(这个古老的民族,将鸡汤真正贯彻到她们的一生当中 )


在尼瓦尔女孩们,还未明白“爱情”为何物时,第一场婚礼就悄然而至。 她们将嫁给一颗果实。

@原原仔

从两三岁到进入青春期之前,女孩们会结一次“果实婚”,而新郎则是一颗名为 “贝尔果”的坚果。



嫁给一颗坚果?这听起来儿戏得就像在过家家?事实上,这是一场正式而隆重的集体婚礼,被称为 益喜


@原原仔

婚礼当天,情窦未开的未成年少女们,像所有的新娘子一样,梳妆打扮,穿上最隆重的红纱丽。一张张稚气的脸上,描眉画唇,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婚礼结束后,父母会用一块红布将“新郎”裹好,让女孩们珍藏在身边。 从此,贝尔果将成为她们最忠贞的“丈夫”。




本质上,她们嫁给了自己



在尼泊尔人眼中, 世俗的婚姻是“短暂和虚妄的”,唯有“益喜”才是永恒的“婚姻”



坚硬的贝尔果,其实就象征着永恒不朽的婚姻。 而女孩成年后与男人的结合,则被当做是“临时的婚姻”。 若她们想摆脱家庭,只要把贝尔果放在丈夫的枕边,即可恢复自由。




所以,哪怕遭遇婚姻的不幸, 女孩们也有了接受失败婚姻的底气。 因为早在年少时候,她们已经得到了神的祝福,把自己嫁给了一个贝尔果。

△相亲礼

△尼泊尔传统婚礼

寄托着“永恒婚姻祈愿”的贝尔果,给了女孩们爱自己的一个依托。无论未来是否有人爱自己,最起码,要学会珍视自己。


看到这里马上萌生了去尼泊尔的念头,因为被一个民族的智慧所深深吸引。

多少民族对于女性的态度是认可其为人妻,为人母的价值,认可其为国家和家族牺牲的价值, 唯独没有认可其作为一个身体和灵魂都独立的人的价值 。如果认可,就不会有“非处”、“剩女”等歧视性的字眼公然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也不会有“二奶”、“小三”之类公众强加给女性的身份。这种对女性的不公平态度,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民族歇斯底里的自卑感。诚如朱建军在《梅兰竹菊与守节意识》中剖析的那样,一个民族的男人不够自信时,会转向苛求比他更弱小的女性。这种集体无意识由来已久,朝夕间难以改变。但任何改变来自于觉察。可悲的不是不改变,而是毫无察觉。一代又一代男孩子成长起来,不知为了什么而沿袭了这样的无意识,苛责女性,宽容自己;连女孩子也无意识地认同着这一点,贬抑自己的女性身份,嘲笑独立人格。如果深究其因,是整个民族惯于为奴仆的驯化结果。

当你没有力量改变一个民族的时候,起码有力量改变自己。 比如说,对自己的态度。把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就不需要附加于谁。这个“谁”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群体,或者是一个公权力。如果能够做到,你就不需要用婚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会委曲求全在某个你并不适合却旱涝保丰收的单位里呆着,更不会打破头地考公务员,除非你真的认定从政是你的理想。



第二次婚姻。

11天,从女孩向女人蜕变



女孩们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给“太阳”,也就是举行“窑居”仪式。 这一次,与其说是“结婚”,倒不如说是一次唤醒自我,认识孤独的 “成人礼”。



“窑居”举行时间是在女孩子的月经初潮时。 女孩们必须在一间没光的屋子里待上11天 ,由家中年长的女性将食物递能进来。其间不得外出,也不能与生人见面,尤其是男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