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北京小区里的宝藏,就是你家楼下的健身器材!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北京:马松莉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债权投资胜负手——浙商银行2020年3季报点评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0-11-05 00:00

正文

股东分析:

根据浙商银行的3季报披露,前十大股东在本季度都没有发生股权增减持。但是,在前十大非限售股东的名单中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3季度百年人寿旗下的4个关联账户集中买入了约2.76亿股浙商银行的股份,持股比例接近1.25%。这家百年人寿背景应该是大连国资旗下的保险平台。股东总数从中报的44.83万户大幅减少到3季报的35.49万户,减少了9.34万户。3季报有机构介入和股东人数的大幅减小显示出筹码正在集中。
营收分析:

营业收入352.39亿同比去年增长2.43%。其中净利息收入269.79亿,同比去年提高9.28%,第三季环比增长2.18%。三季报非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39.90亿,同比增长10.80%。其他非息收入42.70亿,同比下降30.16%,环比下降96.12%。减值损失131.66亿,同比增速8.38%。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01.44亿,同比下降9.74%。更多的数据参考表1:

1
从浙商银行的损益表看,浙商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表现还是可以,增速比较稳定。这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由于浙商银行并未披露第三季的净息差,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单日的净利息收入支出变化来做一些定型的判断。从下表2中可以看出3季度净利息收入单日环比略微增长,考虑到生息资产环比略微增长,估计第三季单季净息差和二季度相比略微下降2-3个基点。参考浙商银行中报披露的净息差2.25%,可以估算第三季的净息差在2.2%~2.23%之间。同比去年下降十几个基点。这个降幅在今年银行让利的大背景下算是中规中矩的。

2
那么这个净息差是什么水平呢?根据已经公布的大中型银行三季报,第三季单季净息差:招商银行(2.53%),平安银行(2.48%),兴业银行(2.12%),建行(2.11%),民生银行(2.14%)。可以看到,虽然浙商银行低于招行和平银的净息差,但是还是略高于其它大中型银行的。所以,浙商银行营收增速偏低的主要问题并不在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入上。主要的问题是其他非息收入。

其它非息收入主要和债权投资相关,今年整个金融市场对于债权投资非常不友好,流动性和汇率大起大落,债权资产价格波动巨大。3季度绝大多数银行的其它非利息收入都很糟糕,区别只是降得多与少。通常来讲,债权投资资产配置占比较高的银行,对应的业绩就更差一些。而浙商银行就属于这一类。根据浙商银行披露的三季报,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只有55%,而金融投资资产占了接近29%。 对于债权投资资产占比较多的银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部分债权投资资产不能按照摊余成本法计价,只能按照市场公允价格计价。这就造成了这类银行的业绩受外围环境影响波动更大,而今年恰恰是负偏差的年份
不良分析:

根据浙商银行的三季报,不良余额167.74亿比中报的158.62亿增加了9.12亿;不良率1.44%比中报的1.40%增加4个基点。拨备覆盖率196.22%比中报的208.76%降低了12.54个百分点。通过不良和拨备覆盖率计算出不良贷款减值准备余额329.14亿,比中报的331.14亿减少了2亿。

表面上看,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的环比变化不太好。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报表上披露的资产质量指标都是静态的指标,而且经过了核销,清收等手段修饰。如果想看到真实的资产质量数据需要估算新生成不良金额。估算的方法是用核销+不良增量,当然这里由于缺乏当期清收等数据,所以这个估算方法算出来的只是新生成不良的下限。但是,下限也可以给出一定趋势性判断。利用浙商银行的中报数据可以计算出上半年浙商银行新生成不良的下限约为52.54亿。

第三季的核销数据没有直接披露,我在这里用贷款减值损失+回收往年核销-贷款减值准备增量来计算核销数据。这里面贷款减值准备增量为-2亿,回收往年核销可以利用中报披露的2.32亿估算为第三季单季1.66亿。而贷款减值损失也是没有直接披露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中报披露的贷款减值损失占信用减值损失的比例进行估算(假设银行在年内其减值计提的策略变化不大,贷款减值和金融投资减值的比例稳定)。

2020年和2019年上半年贷款减值占信用减值的比例都在50%左右,而2019年全年披露的贷款减值只占信用减值的50%。所以,我们按照50%估算贷款减值损失是合理的。3季报单季信用减值21.33亿,所以贷款减值损失10.17亿。结合所有的数据可以推算出第三季单季新生成不良贷款的下限为:9.12+10.17+1.66+2=22.95亿。 这个数据低于上半年平均后的单季水平,所以应该说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要好于上半年,不良问题正在慢慢消退,当然这还需要后续的报告验证。

除了动态数据外,静态看不良率1.44%和主流股份行三季报的不良率相比也算比较好的:招行(1.13%),浦发银行(1.85%),民生银行(1.83%),兴业银行(1.47%),平安银行(1.32%),华夏银行(1.88%),光大银行(1.53%),中信银行(1.98%)。可以看到,浙商银行的静态不良率仅仅略高于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

虽然浙商银行的业绩数据表面看不太乐观,但是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是: 浙商银行今年的业绩受到债权投资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属于一次性影响。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本身在股份行中属于比较好的,而且三季度的资产质量正在开始好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