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荣说
说旅游,说品牌,说策划,说古论今。 谈读书,谈生活,谈工作,谈天说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荣说

山东方案:以“新业态”和“新人才”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 全域旅游看山东10

小荣说  · 公众号  ·  · 2018-10-01 00: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 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山东方案” ),山东全域旅游发展迎来两大转变: 一是全域旅游从概念落实到行动,核心内涵不再局限于空间上的高大全,而是新业态、新产品的新优精;另一个是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纵深拓展跨界融合,以融合催生新品类、新供给和新体验。 这犹如山东旅游腾飞的“两翼”,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旅游发挥的综合推动力,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生动能。

“山东方案”通过“多规合一”统筹多方资源,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为土地利用、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支撑平台,从项目、产品、经营三个面向构筑新业态体系,让旧资源以新体验迎接新消费。

“山东方案”新业态体系

五大新产业体系

旅游的拉动力、渗透力、融合力和整合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与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发挥催化、优化、集成、放大作用。“山东方案”重点聚焦五大新兴产业,释放市场转化力量。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深度融合 ,如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人工智能、旅游电商品牌、精准营销。通过资源 + 科技 + 创意 + 平台 + 连接的新体系,实现信息化和时尚化转化,打造新场景,构建新连接。

二是壮大旅游装备制造业规模 ,比如与特色资源结合,在游轮、游艇、房车、新能源汽车、钓具、帆船及户外休闲等深度融合,产生新品类,满足新体验。

三是激活工业遗产潜能 ,以旅游注入新活力,盘活存量转向增量,如发挥青啤博物馆、海尔集团、东阿阿胶景区、烟台张裕等工业旅游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工业遗存、老旧厂房、废弃矿山矿井等,开发建设文化展示、创意体验、科技博览、旅游购物等项目,培育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四是打造特色康养业态, 比如挖掘泰山、沂蒙山、崂山、蓬莱阁等道教养生文化,发展海洋康养、温泉康养、海水热疗、中医药康养等旅游业态。

五是推进现代金融服务与旅游互动发展 。创建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池,盘活社会资本,重点培育特色业态项目,孵化新型企业,扶持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扶贫等,为新业态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山东方案”通过多规合一,整合资源构建全新的经济空间。 优化城市空间, 提升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打造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的多种形式建设,是旅游 + 城市休闲,旅游 + 生活方式的体现。

优化乡村空间,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全域旅游成为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围绕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山东乡村旅游结合“空心村”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民宿村、旅游度假村,培育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包装开发面向自驾车游客的原生态农副土特产品,拓展供给品类和空间。

全面释放文化赋能

融入更多文化基金,山东文化底色在 ‍‍ 儒家文化的浸润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泰山文化、 ‍‍ 黄河文化、海洋文化、运河文化等优秀齐鲁文化丰富而影响深远,山东文化独特 ‍‍ 内涵赋予时代价值所需,是转化成为优质旅游产品的重要资源。

如何产品更好的解释文化内涵,带给游客“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体验? “山东方案”中全面统筹文物资源、文化艺术事业、文化艺术产业、非遗和传统民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例如推出一批代表山东文化特色的吕剧、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经典剧目,丰富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加快发展动漫、网游、网络视听、虚拟现实等新兴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

在山东主要景区和度假区设立“齐鲁文化讲堂”。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山东绝活等进景区、进旅游度假区、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广“景区 + 游乐”“景区 + 剧场”“景区 + 演艺”等文化活动模式。

计划到 2022 年,主要旅游城市、 5A 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少打造 1 个常年演出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可以看出,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不仅是因地制宜,挖掘传统文化,也通过科技等新手段汇聚最前沿文娱艺术, 山东全域旅游的未来应该是具有高品质文化景观环境,顶级文化体验与艺术高度复合的综合性空间,是社区居民和外来到访者共生共享的一种理想生活和体验方式。

全面激活企业力量

在“山东方案”的 10 个专栏中,“旅游大项目大企业建设重点”一栏,明确了开业项目内容、开工项目时间节点、策划项目、旅游集团、 5A 级景区的发展规划。

山东全域旅游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单一层面,而指向未来,吸引全社会来参与,共同分享全域旅游成果。 旅游新业态的培育上主张融入现代科技、文化创意、鼓励“老树发新芽”对标国际级地标性项目。

培育新企业新业态也成为这次方案的亮点,鼓励支持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整合旅游资源,实施连锁经营,跨界运营。

企业是市场主体,要打造很多新企业新业态,资本的商业设计和运营之道才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通过组建山东文化旅游集团积极推动银座旅游、济南文旅、青岛旅游等跻身全国百强旅游集团行列;支持山东龙冈、台儿庄古城文旅集团等旅游企业上市;重点引进中国旅游、华侨城、中青旅等大型文化旅游集团落户山东;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创新旅游投融资模式,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设立精品旅游产业母(子)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市设立旅游发展基金。

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企业也需要创新运营模式, 投融资结构的转变,在不断创新产品、革新经营方式、更新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探索着中国旅游成长之路,贡献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打造优质商品品牌

多元发展的经营形态。 制定“好客山东”品牌提升计划,构建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旅游品牌体系。推动济南、青岛、烟台搭建全省旅游商品集散平台,优化平台销售、展示、交流、休闲、旅游商品生活化等功能,聚合旅游商品创新理念,推动优质产品旅游化发展。

拓展线上线下两大市场 ,支持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特色商品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游客聚集区,鼓励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合作运营“山东好礼旗舰店”。

提升“好客山东·山东有礼”“好客山东人·好品山东造”品牌美誉度。 加大“好客山东”品牌海外营销力度,策划包装“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统筹举办海外商务会展、旅游交易、文化交流等展览推介,让“好客山东”品牌持续秀在内、响在外,打亮国际知名品牌。

新业态需要新英才


全域旅游发展时代,城市形象不仅通过风景、文化得以诠释,标志性建筑、特色场所、公共空间都将成为集中展示的平台。公共服务的全域供给,将交通突破行政边界,轨道、绿道、走廊联通了家与景之间的所有空白点。

当全域旅游发挥“共享经济”价值时,以互联网为驱动的创新平台带来更大想象空间,在线上无穷尽与线下得实践,虚拟与现实之间,旅游形态的每次裂变都与生活品质、国民幸福有关。 旅游供给和消费,同时考验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和“人民获取美好生活幸福感”的双重能力。

旅游消费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通过引导要素聚集,建立新的关联、整合新的资源,产生适应新时期体验消费的新模式。全域旅游作为发展新模式、改革新平台、经济新引擎、未来新空间,需要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支撑。

未来的旅游、休闲、度假空间,不仅依赖于优质的风景资源,还有优质的服务体验,当游客越来越对消费环境、氛围和体验游更高要求,根本上来讲,需要更多优质的、有文化品味的创新型人才汇聚,才能以知识的力量实现优质创新和优质供给。 “好玩的人”打造出的“好玩的场景”,才能让城市充满人气,也为此增添魅力。

在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中,催生出一批旅游新业态,就是让有限的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空间及时间内得到的最大化有效配置。同时,借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流, 一方面, 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开设“旅游精英人才班”,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旅游精英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 通过持续开展旅游企业带头人、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坚持旅游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 相结合,吸引现代新型旅游经营管理人才落户山东,并为具备条件的优秀人才开设“绿道服务”,推动 以“新人才”创造“新业态”,实现“新供给”,开拓“新市场”的保障体系。 “以人为本”的创新供给理念,是山东旅游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持之以恒,将开创“好客山东”旅游发展的新气象和新局面。


岑梅玲子

小荣说执行主编

文旅产业研究员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 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