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帅
头图 | 视觉中国
虎嗅注:这是收藏家、“天使望故乡”联合发起人王帅的一篇文章,讲述了“魔豆妈妈”周丽红的感人故事。周丽红是一位身患乳腺癌的年轻母亲,通过经营淘宝店维持自己和年幼女儿的生活,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爱心接力。2015年1月,王帅的新书《春风最随美人意》出版,他决定将书的全部版税捐给“魔豆妈妈”公益项目。
2002年12月,苏州胜浦镇小学教师周丽红24岁了。她年轻,好看,女儿出生不久。就在这一年,周丽红被确诊患上乳腺癌,医生断言她活不过半年。
2005年周丽红女儿已经6岁,但丈夫提出离婚。她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魔豆宝宝小屋”,店名取自女儿最喜爱的动画片,她希望抓紧最后的时间,为女儿赚一些学费。
许多素不相识的淘友纷纷到她的网店去买东西,还有淘友自发组成“义卖联盟”,把自己店内的部分商品所得全部捐出来,并且在网上设立了一个个“签名祝福卡”。
还有很多年轻的妈妈赶到魔豆家,陪小魔豆玩,为小魔豆洗脚,哄她入睡。她们对周丽红说:“你的孩子,我们帮你带大!”
周丽红想用自己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立自强的道理:“再苦我也要挺下去,我相信女儿也可以从我的身上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困难中,只要坚持、不放弃,生活总是会有希望的。”
2006年4月18日,29岁的周丽红永远离开了人世。周丽红生前曾有个心愿:希望有人帮她打理“魔豆宝宝小屋”,让小店永远不要打烊。
周丽红去世前四天,将自己的魔豆宝宝小屋委托给网友代管。在淘宝征集“魔豆宝宝小屋”爱心代理的专题网页上,仅两个小时,跟帖就超过300页,200多名网友应征代理“魔豆宝宝小屋”。
“魔豆宝宝”的名字来自小魔豆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魔豆传奇》,只要每天给魔豆种子浇水,七天后种子就会长出叶子,收获的豆瓣上写着“I love you”字样。周丽红留下的“魔豆宝宝小屋”,代表她为孩子种下的一份挚爱,留给人们更多的却是她对生命渴求和坚强的感悟。
接下来十几年的时间,这份爱一直在继续传递着。2017年9月,阿里巴巴13位女性合伙人联合发起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以困境母亲和困境儿童作为主要目标对象,旨在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公平,倡导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命运无情地打碎了一块玻璃,却因此映照出更多众生的爱和坚持。一镜破碎,众镜诞生,成就其无尽复无尽的光影。
我一直坚信世界因为女性的存在而美好。她们的心是水做的,但是她们的坚强是钢铁炼成的。有了她们的存在,就像把盐放回到水里,于是生活有了滋味;有了她们的存在,就像风吹进旷野,于是遍地花开,世界开始有了色彩;有了她们的存在,就像溪流奔向江河,最后丰富了阔大的海洋。她们不需要一笑倾城,她们内心有自己坚不可摧的城。
郑愁予小小的岛写到: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於热带,属於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著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著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著野花如过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著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你看,这就是她们。她们是美好的想象和小小的灯塔。
2024年底,我写过一段话:想的和做的,往往有很大的对立和冲突。2024年我不断地用年纪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心如止水的人。但想的和做的还是依旧不断地对立和冲突,一个我告诉我,你今年努力过了;同时,另一个我告诉我,你今年努力过了,但没有结果。事情越来越多,事情如藤蔓般疯长,直到2024年要过去了,要用一句话结束了:事情没完没了,且当万物生长。任何事情,也不过万物一种。
我想,魔豆妈妈就是万物最光辉的一种。
2024年,我把自己的一些总结,写了几本书,第一本出版的叫《春风最随美人意》——王帅读画。我在这本书里,充分地表达了自己,没有留下自己遗憾的指纹,和那些只有我知道的秘密。
我想把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全部版税,献给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的践行者和日行一善的美好而亲爱的女性。我希望春风吹拂着她们,吹乱她们的头发,映照出她们纯净清澈的眼睛;我希望她们的世界永远是春天,而时间也会静止下来,这样她们就会永远年轻、漂亮。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我希望这本书卖的越多越好,我感谢我那些还没有看到写的啥破东西,就要下单的朋友。买这本书的女孩永远十八岁,而买这本书的男同学,第二天公司就会上市。
为了卖好这本书,我的一些师友写了很多溢美之词。
————
有些读画文章,习惯于写论文,意在说理,往往质胜于文,甚或言辞奥涩。王帅自谦外行,可他却是画中人读画,真心真情,妙言隽语,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周永良(浙江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画里画外,王帅游走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用纯净的文字,记下对人间的种种感悟。
——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好的文字不在乎说些什么。王帅打着读画的名义,其实是在读人。读古人,读现代人,读各种人,读着读着就读成了自己人。
他的脑子转得快,语言跳荡,看着东拉西扯,最终还能扯到一块儿,还叫人挑不出毛病,这是个本事。
这个本事的来源,我想一个是天真易感,于万物见之多情,于所遇多有好奇探究的冲动。一个是知道便可,见好就收,没想着搞出一番道理来成为一方专家。还有一个就是性情所至,不计得失,说完了先让自己痛快一阵子再说。
——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他的读画,大抵也是两种情绪的交替。有时特别欢快,温情,尤其是谈到画和他的关系,和他孩子的关系,和他孩子他妈的关系;有时又特别感伤,在写到朱自清、陈梦家、吴湖帆、王世襄和他们的妻子时,王帅几乎将自己代入到画中,代入到写字、作画的人身上,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将苦难、荒唐撕开来给我们看:你看你看,它的底色有多美好!!!情深而文明,我想大率如斯。
—— 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在我们心目中,王帅是难得的不需要招商的藏家。不认识他的时候,我们通过他的遴选识别他;认识他以后,我们通过他的聊天寻找他的心宜。而今又有了文字,看起来藏家藏品和文字三者的会合,的确能带来比收藏本身更多的本真袒露,这种同频可能就是收藏的真谛,或者说比真谛更多一点明目张胆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