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1、整体经济仍可大致看作走平。2月PMI的下滑有一定的春节因素在,而且,商品周期也同时企稳,比如PMI中的购进价格映射的PPI在-2.8%左右。
2、地产可以稍加关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在2月日均成交14万平(同比降65%),是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
3、即使地产在常态负增长状态,这种增速上的突然下跌也值得思虑,一个可能是:如果流动性梗阻降低了M2,实体资金链的问题可能会发酵地产问题,比如,1月法拍房套数同比增长48%,这个链条虽然长,但也现实。
4、本质上,流动性梗阻问题还是需要化解,区域流动性之间的高墙并不坚固,如果实体流动性大体在收缩状态,不可能其中有某个局部区域的流动性可以幸免于难,如果当前的地产可以用这个大势解释,那说明现在的金融问题已经传导到了实体比较深的层面。
5、这个现象若无化解,资产风格会一直在risk-off状态内,当然,上周的权益市场上涨以及周五债券市场的下跌,只能归于市场交易层面的心态问题造成的短时波动。
6、从海外成熟经济体的历史经验来看,当流动性梗阻发生时,央行的首要举措都是快速大幅度地下调基准利率,次贷危机后的美国、欧债危机后的欧元区、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皆是如此,我们接下来能否执行非常规宽松政策,将是一个破局的重点。
投资建议
1、宏观经济:虽然金融周期至此,但目前内溢的外部流动性能够基本稳住库存周期,这导致经济基本面至少是平的,但需要时时警惕流动性梗阻的问题开始对实体产生实质性拖累。
2、资产配置:如果流动性梗阻还在,那risk-off将是一个超出周期理解范畴的趋势。
3、利率债:在宽信用出现之前,建议维持高杠杆、长久期,如果对行情反转非常警惕的话,可以适度注重一下持仓的流动性问题,把部分30Y超长期券换仓到10Y长期券就好,过度收缩久期并无必要。
4、权益市场:近期股市的上涨说明投资者还是有些信心的,这些信心可能源于对即将召开的两会的政策预期。历史经验来看,历次股市上涨,都需要流动性(狭义社融)或者经济名义增速至少其一的好转。
5、信用市场:在风控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可能下潜城投信用,目前看,在极端的配置图景下,信用利差有历史性新低的可能;但是,地产信用还要等等,关注万科非标债延期事件的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