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T影像百科
CT、MR医学影像前沿介绍,影像诊断/技术交流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MDT影像百科

肩袖损伤的MRI诊断思路

MDT影像百科  · 公众号  ·  · 2024-08-02 10:18

正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影像文献检索

获取更多精彩



肩袖 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

一、肩袖损伤的分类

肩袖损伤通常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肌腱炎

  • 主要表现为肩袖尤其是冈上肌腱的水肿和出血,肌腱信号增高,但无形态学改变。

  • 常见于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

  • 部分性撕裂

    • 炎症继续发展,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即纤维变性和肌腱炎,肌腱连续性存在。

    • 多见于25~40岁患者。

  • 完全撕裂

    • 部分或完全性肩袖撕裂,肌腱局部缺如或连续性中断。

    • 肱骨头直接与肩峰下表面接触,肌肉、肌腱结合处回缩。

    • 肩峰下或三角肌下滑囊积液,主要见于40岁以上患者。

    二、MRI表现

    1. 肌腱信号改变

    • 在MRI中,正常肌腱通常显示为低信号。当肩袖出现损伤时,损伤部位会出现高信号影,提示肌腱损伤。

    • 信号影的大小、分布层面可用于确定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 形态学改变

    • 部分撕裂时,肌腱连续性存在,但可能出现变细、萎缩等形态学改变。

    • 完全撕裂时,肌腱连续性中断,断端回缩,局部为水样信号。

  • 积液表现

    • 肩袖损伤后会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渗出组织液,导致关节内积液。

    • 在MRI中,积液表现为高亮液性信号影,常见于肩关节、肩峰下间隙。


    肩袖损伤的分类


    肩袖损伤分为 肩袖腱炎 肩袖撕裂 两种情况。其中,绝大多数肩袖损伤是由于肩袖腱炎引起的,肩袖腱炎又分为 肩袖肌腱炎 钙化性肌腱炎 两种,肩袖腱炎一般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即可恢复。


    肩袖损伤从损伤部位上可以分为肩袖部分或全部撕裂,从发病急缓上可以分为急性撕裂或慢性撕裂,从原因上可以分创伤性肩袖撕裂或退变性撕裂。


    肩袖损伤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 需要进行手术 磁共振造影检查(MRI) 能很好地检查出肩袖损伤的种类、部位、急缓等情况,给临床提供很好的辅助。使患者尽早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活动。


    下面这张图简单归纳了肩袖损伤的分类,方便大家理解:




    肩袖损伤的原因,可分肌腱内因素、肌腱外因素、急性创伤三种情况。


    1.肌腱内因素:


    (1)过度劳损和年龄相关的变性(机械损伤、炎症介质、降解酶表达改变);


    (2)随年龄增长,局部血供下降。


    2.肌腱外因素


    (1)原发撞击:3型肩峰、肩锁关节下方骨赘、喙肩韧带增厚等;


    (2)继发撞击:束缚肱骨上抬的力量减弱(胸大肌、大小圆肌、背阔肌)、其与肩峰反复撞击。


    3.急性创伤 外力导致肩袖撕裂。




    肩袖损伤的诊断思路


    一定要掌握肩袖正常的MRI表现,在掌握肩袖正常MRI的基础上,熟悉各种伪影、变性、撕裂的信号,肌腱的形态,如果是肩袖损伤,还要会评价肌肉萎缩程度。


    具体诊断要点:


    ①至少在2个平面评估: 冈上肌腱(冠、矢)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轴、矢);


    ②肌腱信号: 魔角效应、变性与撕裂信号鉴别;


    ③肌腱形态: 注意观察关节面的撕裂;


    ④评估肌肉萎缩: 横截面积、脂肪侵润。



    魔角效应 (下方图片所示为肩袖退行性病变)


    Magic horn效应,既是MRI的魔角效应。正常情况下肩袖退行性改变或撕裂所致的信号异常会产生魔角效应。如果成像的结构与主磁场呈55°夹角,局部组织的T2值会显著增加,表现为高信号。


    特别是在短TE时表现明显,当TE增高或者使用STIR序列成像时魔角效应消失,这个伪影最常出现在肩关节冈上肌肌腱成像,在冠状位脂肪抑制PD成像上冈上肌肌腱附着处表现为稍高信号,极似冈上肌肌腱附着处撕裂。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 脂肪抑制T2WI扫描 ,以排除魔角效应。可重新摆放患者的体位来避免魔角现象的发生,或者选择合适的TE来做T1WI及PDWI来避免假阳性误诊。


    T1 FSE Fat Sat与PD FSE Fat Sat


    PD FSE Fat Sat


    增加MRI检查时的TE值后,图像如下:

    TE=35

    TE=70

    当增加TE值,魔角效应依然存在,并不是伪影,而是退行性病变。如果增加TE值,魔角效应消失,则是伪影。

    钙化性肌腱炎


    冈上肌腱、冈下肌腱滑囊面磨损,边缘毛糙


    肩袖撕裂


    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累及冈下肌腱。


    看肌腱撕裂时要至少在两个平面看:


    斜冠、斜矢上的图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