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学
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必备互联网生活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P虎知队  ·  虎哥60秒:AI生图是否有著作权 ·  2 天前  
IP虎知队  ·  虎哥60秒:AI生图是否有著作权 ·  2 天前  
数智前线  ·  DeepSeek让多地智算中心停建?业界总结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审稿专家:Your English is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审稿专家:Your English i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学

鹅厂资深产品经理:我修炼了13年的产品秘笈,全在这一篇文章里了

腾讯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10-09 18:01

正文

曾经,苏杰的一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唤醒了无数人的“经理梦”,产品经理这一职位也一时甚嚣尘上、风头无两,引得应届生、互联网人竞相追逐。


可是,真的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吗?每个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又该是怎样的?


今天,小腾老师邀请到鹅厂有13年产品经验的高级产品经理王永刚来分享经验,他认为:初级产品经理要会“做事”,中级产品经理要会“想事”,而高级产品经理要会“搞事”。


一起来看看吧~


产品经理是什么?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最早来源于上世纪初,宝洁公司为了解决旗下产品多人混合负责、资源冲突和浪费的问题,提出由专人专项统一产品管理的“品牌经理”一职。通过职权集中责任化,提升他们的能动性和执行力。这些年,随着市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崛起,“品牌经理”慢慢延伸出了对应的互联网版本,也就是我们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主角——产品经理。



在互联网企业中,产品经理主要是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角色,奠定产品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涵盖前期市场可行性调研,收集和分析客户痛点,确定设计开发哪种产品、建立怎样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 在一个产品项目里,他就是owner,最核心的决策者、领导者。管理着产品对应的所有相关流程,承担着向领导和向团队的信息传达和品质管控职责。


初级产品经理要会“做事”


什么是初级产品?一般会理解为从事这个工种不足3年的同学。当然年数不是绝对的,只是作为参考。这部分同学的普遍情况是刚毕业,或者刚转行,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定义和基本职责处于摸索期。


从工作广度来说,需要学习了解产品职能的生产流程和分工职责,学会多部门配合;从工作深度上来说,需要对单一功能点的体验和逻辑打磨规划,做好整体目标的衔接。



1. 最重要的就是多观察、多试错,多总结


为什么说这阶段要会做事?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职责是集中在实践上,万事开头难,不脚踏实地去做都是空话。要学会融入一家企业的产品文化和目标,从工作流程里去揣摩制度的意义,从同事或者领导身上去学习工作的方法,从被安排的工作中去了解结果的价值。


也许工作会很单调、局限,但从中要学习到的是整个产品经理的基础sense;局限的另一面就是聚焦,深度挖掘当前工作的亮点,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个,不做会如何,老板的预期是什么,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是什么,对更高一层架构的影响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做有效率地完成,需要得到哪些支持,是否有对比竞品的亮点。


是不是觉得好像也蛮复杂的呢?其实这个阶段还是很有挑战的,要好好学。



2. 要直面自身考虑不周的软肋


这个原因别不承认,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还真是排名第一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自己也有时候会对一个产品考虑不周,导致做出一些可能不太正确的决策,或大或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其他人埋坑。


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放下以往成功项目的心态,去体会和思考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反复来回体验。


可以暂时关闭一些既定思维的限制,尝试拓展自己的视角,多维度全面深入的考察自己的规划设计,甚至设想自己的结论是错的来反证。当然可能的话,也可以请一些项目之外的同事来做体验,一定要相信预研的折腾和严谨绝对不会白费。



3. 谢绝只会闭门造车的“老黄牛”


总有一些人,因为经验太过丰富,而忽视了深入调研和忠言逆耳,草率上阵,过于自信。


这暴露了什么问题呢?其实除了性格上的偏执,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定位的认知不足,这往往才是最致命的问题。妄自菲薄,好高骛远,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成品上的缺失。


a.首先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必须始终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时常评估,不卑不亢,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持续性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局。


b.其次是如果团队里有这样的同学,要善于引导,不能直接点破或者严厉指出,因为往往这些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可以尝试用不经意的提醒,或者给予参考建议等方式委婉提出。


c.最后是设立校验制度,可以是团队内定期的,或者是对重大项目的多人负责制。这样对规避一些常规的闭门造车问题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中级产品经理要会“想事”


到了中级产品人,一般都是从业5年以上,有了一定的经验 ,逐渐成为部门的核心骨干员工。


往往这个时段的产品人,都会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对他们的要求也从单纯的产品体验、流程跑通,到研究产品定位、制定商业模型、对数据业绩负责、管理发布时机、危机应对等,必要时还要跨团队进行项目管控,协调相关资源。



1.学会从细节看全局,建立主人翁意识


这个段位的产品经理,其核心价值除了产品本身的规划和执行能力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业务市场熟悉度、能围绕商业价值进行产品架构设计、关注业务前瞻性和延展性,提高自己的视野,能输出一定的工作方法论引导初级产品同学进步。


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一个产品人未来的走向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如果在这段时间,还是沉迷于初级产品的循规蹈矩,为做而做,陷入单一体验的细枝末节,那么就会丧失掉走向更高能力阶层的机遇。


这个阶段更应该做的,是认真思考,何为产品的价值,何为商业的灵魂,去想更多产品背后的公司目标,市场背景和商业模式,从反复的工作中提取经验,尝试去塑造和优化流程规则,为业务创造盈利点(非赢利项目可能是用户数、好评率等其他指标),并且成为团队其他初级产品的榜样和导师。


2. 政治任务最高?妥善管理领导预期吧


公司老板最大,所以有时候,一拍脑袋,下面的人就要忙前忙后了。虽然有时候这个事情也许是值得争议的,甚至是不靠谱的。


那应该怎么做呢?关键是了解老板的目标,管控老板的预期, 了解老板此举背后的意图, 如果真的有合理性,我们就有义务排除万难去完成。


目标和预期是可以被分解的,政治任务大多是缺乏规划性、可行性和资源性的集合,但是不代表是完全不可执行。选择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最能给老板带来价值的点,最小闭环地去深挖和执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这里,强力执行,就类似二八原则。


当你有了成果之后,再去和老板沟通其他部分,是否合理或能否改变,学会给老板做选择题(尽量不要是是非题)。在你有了一定价值体现之后,其实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就变得可商量了。



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资源怎么玩?


我们常常会接到一个任务,但是资源匮乏,可能无法按原计划执行。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也不难,我一般这样来处理:


a.首先你要梳理出你项目的核心价值点,不是对你有利,是对公司,对你老板有利的点,这个是你的基础。


b.然后看下和你竞争资源的产品,相比他们,你的价值点在哪里,这个是你的附加值。如果两者都有明显优势,那么基本上你也不会有困扰。反之,为了促成这个项目,你可以选择折中方案,比如提取某一处亮点或者核心内容做取舍,用点的亮点、去掩盖面的劣势,弃车保帅。


c.最糟的情况就是你想做的项目,目前的确不在公司或者老板的优先级前列,可是也许对你很重要,你非常想做,怎么办呢?开动你的情商,调动你的人脉吧,说服不了老板不代表说服不了同事,施展下沟通技巧,也许就有一些好同事愿意为你偷偷打点黑工呢。


高级产品经理要会“搞事”


对高级的定义很难,我们就姑且认为达到了在某特定领域的专家水平吧,比如是一条产品线,或者一个商业化平台的负责人。这个阶段的产品,其实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关注点非常多。


为什么我用“搞事”一词来做定义,因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发出你自己的声音,不再追随,敢于树立权威、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承担责任、厚积薄发去引领和定义业界发展趋势。让你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品走在时代的前列,指明方向,格局拔高,为了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去奋斗。


1.领导力是推动目标前行的基石


领导力不仅仅是管理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合集,大白话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在社会组织关系中的人格魅力,让他人愿意负重追随。


高级产品经理,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业务造诣,深入了解行业,建立商业领域权威,构建行业生态模型,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个时候你就是这个行业的业界领头人,勇于变革甚至于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型,在专业高度上做到无可置疑。


其次是带领团队成长,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其成熟的标志,能否在团队中建立信任感、起到核心表率作用,即使是在没有任命的情况下,带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是对你管理能力的挑战。记住一点,有人主动追随的才是领导者,而不是靠职权强压胁迫。



最后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协调,做大事,不但需要内部有团队支持,还需要外部的合作伙伴。相信做到这个程度的产品经理,都已经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交圈。为人处事要谨慎,学会利用各种资源人脉,寻求共赢机会,把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扩大。


2.“填坑”是体现你价值的最好机会


产品做多了,谁敢说自己没踩过坑,甚至很多人还是挖坑好手呢。我要说个大原则,有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去填坑的勇气和能力。行话说的好:老板招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需要你来搞定这个坑的,填坑也是能力的体现。


我也有几个小技巧给大家参考:


a.心态调整,深呼吸

就像一开始说的,没坑的话,干嘛要你来,前任也不会跑路嘛。所以不要抱怨,更不要愤怒,先理解,让自己接受现状。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给自己来个深呼吸吧。


b.深挖这个坑的历史原因

既然如此难搞,背后就一定有非常复杂的历史。了解历史,一方面为了自己少踩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c.适当的管理预期

有些坑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填完的,这个时候如果学会适当降低相关者的预期,在处理起来的时候,就不会压力那么多,反而也许可能有不错的结果。


d.学会求助

求人帮忙不丢脸,如果这个坑真的很大,适当求助于你的领导或者同事,谦虚耐心,大家反而会认为你对自己有清醒认知,而不会觉得你在甩锅或者无能。


做一款好产品,其实就是修心罢了


其实做产品就是做人,自我修养才是最高境界,就和修禅一样,很多人在职场的成败得失,最终还是源于个人的为人处世。以下几点也许会很枯燥,也许和产品基本技能无关,但可能关乎你的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1. 职业规划很重要,让自己有所取舍


很多人在入行之初,都觉得自己充满无限可能。但是现实有时候很残酷,也许在你马不停蹄地努力后,事业依然默默无闻,更有甚者,当你拼死拼活没日没夜,却一下子就被打回原点。


会懵吗?会迷茫吗?这样的例子我看过很多,甚至很多人从此一蹶不振,有生之年只有碌碌无为,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缺乏一个职业规划,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没有清晰的认知,才会在遇到逆境的时候,不知何去何从。


人都是贪心的,明确的职业规划就是确认自己的发展通路,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能干什么,这个行业或者职业通道未来会变成怎样,会遇到哪些挑战,需要怎么去解决,最终坚持的回报是什么。明确的职业规划也会让自己知道,哪些不适合自己,哪怕外界描述的天花乱坠、肥水横流,也能抵制住诱惑,懂得取舍。



2. 时刻具有危机感,顺风谦逊,逆风奋起


我大概是个时刻充满危机感的人,以前同事还调侃我工位太过简洁,就是为了方便哪天被开了可以迅速理包走人。当然这只是玩笑,不过危机意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被动技能,已经远远不止于职场。


我们来剖析下危机感对人的影响,第一可以让人保持谦逊,因为你能意识到更多的竞争,更高的高度和更多的挑战,时刻觉得自己还有前进的空间;第二能让你看清现状,不被一些泡沫的虚荣所蒙蔽,认清目标,时刻知道自己的位置;第三就是可以磨练心智,提升抗压能力,遇到再坏的境遇也能不屈不挠,因为这些本来就在你预料之内嘛。


所以不要被安逸的生活所蒙蔽,你还年轻,要学习和突破的太多,千万不要变成网传的“死于25岁,葬于75岁”范本。


3. 人际情商管理,切忌独断专行,孤芳自赏


工作多年之后,单纯的工作技能固然是基本素养,但是人脉的累积和运用往往愈加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