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内容付费究竟是不是门大生意?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4 13: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果酱(wjam123456)


内容付费可算得近期的热词,前一段时间,罗振宇 宣布《罗辑思维》 只在 其APP内对付费用户可用,豆瓣付费栏目的上线,微信推出付费阅读的风声,将内容付费逐步推向风口。内容付费产品百出,用户是为了什么在付费呢?微信付费阅读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拥抱内容付费的大格局呢?

本文将从目前比较火热的内容付费产品分析,剖析用户付费的本质,以及对微信付费阅读可能存在几种形态的猜测。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内容付费平台(形式)有哪些?


先放一张来自“望月的博客”对现存的内容付费产品的分类图(划分标准因人而异):


▲图来自“望月的博客”


1、付费专栏

•“豆瓣时间” 3月7日上线,诗人北岛和他的16个朋友站台推出首期付费专栏《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完整课程有102期,价格128元。

得到App 上线于2015 年 12 月,2016年6月5日正式推出《李翔商业内参》订阅内容,年费199元人民币。随后,李笑来、刘雪枫、万维钢等大V入驻,并推出了《 5 分钟商学院》等按年付费产品。

• 喜马拉雅FM 2016年6月初上线,《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推出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目前付费订阅用户超过16万、总销售额破3000万,秦朔、吴晓波等大咖的付费节目也陆续上线。


36氪“开氪”收费专栏 今年2月15日推出,现有的付费栏目包括 “投资人的秘密”、“keso的互联网洞察”、“硅谷早知道”、“5分钟创业课”等,除“投资人的秘密”定价为299元/年外,其余专栏的定价均为199元/年。

2、付费问答

目前付费问答类的产品有在行&分答、值乎、微博问答,以问答形式付费。

• 分答 2016年5月份 上线, 王思聪、 佟大为、罗振宇、马薇薇等加入让分答倍受关注。同年6月8日,分答宣布完成A轮融资,从上线到估值过亿,仅仅用了 24 天。

“值乎” 2016年4月1日上线,一种“内容刮刮乐”的活动刷爆朋友圈。

• 新浪微博问答 去年12月15日公测,形式类似文字版的“分答”,定价较为灵活的付费问答栏目揽获不少用户。

3、付费社群

各种运营、干货分享的付费微信群属于付费社群的一种,主要依靠IP和影响力吸引付费用户。

还有最近很火的小密圈, “小道消息”冯大辉、“可能吧”阿禅、三表等大V纷纷进驻小密圈。

▲图来自网络

据悉,目前小密圈总用户数超过五十万,圈子数量超过 2 万,像冯大辉收费128元的小道消息读者圈付费订阅量过万。

4、付费课程

知识分享服务平台“千聊” 目前拥有超过30万讲师和6000万用户,与其合作的公众号超过7000个,包括“丁香医生”“卡娃微卡”等大号。用户用千聊提供的一套的工具,创建收费课程,进行课程分销等变现。


此外,千万级大号“十点读书”也利用相似平台创办了“十点课堂”,联合“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打造了课程《脱颖而出,12堂优质女人成长课》。据悉,该课程已卖出3万多份,营收约300万元。


说说内容付费的质疑


付费阅读遍地开花,马化腾也在2月14日在知名科技博主keso的朋友圈留言,表示会加快付费阅读速度。消息出来后,引发了新媒体圈的热议,各种“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等言论占据各大自媒体头条。

与此同时,付费阅读质疑声也不断,主要分为用户和微信运营者两个层面。


用户:付费是否值得?



有的用户担心付费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标题党、恶意营销现象日益严重,还有的用户扬言“如果我关注的公众号要开始付费,那我会选择取关。”

大家争论的点,其实就是“付费是否就真的能得到我想要的知识”?很多人说,大家之所以愿意付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焦虑”,假如付费无法满足他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他们就会骂收费的人骗钱。

但所谓的“知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有的人会觉得言情小说没有含金量,不会用钱去买,但有的人就是会每本都买,所以,付费阅读的火热,并不一定会比之前产生更优质的内容。

所谓的“知识经济”,不过是更多的人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买单”,说白了,也就是内容的“粉丝经济”。 当然,如果你的内容太糟糕,那用户的兴趣也会消失。



运营者:红利只属于头部大号?



说到微信付费阅读,不少微信运营者认为跟自己没啥关系,“现在免费公众号都没人看,何况收费?”“付费阅读的红利只属于头部大号,我还是洗洗睡吧”。

但在果酱妹看来,微信付费阅读的收益者,除了头部大号外,还有一些垂直类型的账号。果酱妹此前也提及过 ,一个只有4000粉丝的财经类公众号 ,有5%的人,也就是200个粉丝愿意进行付费阅读,交88元的月度订阅费,一个月大概能赚接近两万块。 这也证明,只要你找对目标用户,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独家消息,找准目标用户,还是有人会愿意为之付费的。

要让用户更好地接受公众号进行付费阅读,除了深耕内容外,还要提高用户黏性,培养用户的信任感。当他们信任你后,更乐意为你的付出花钱。

就像马化腾在两会上面说的,付费订阅是内容制造者的刚需。微信提供的是一个基础设施,让公众号在变现上“多一条腿”。至于是否要收费,哪些内容要收费,决定权在公众号运营者手中。

果酱妹认为, 垂直类的公众号,不妨小试牛刀 ,测试一下粉丝对付费阅读的接受度,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对微信付费阅读的一些猜测


从前文提到的各大内容付费产品来看,微信选择在这样的时机推出付费阅读,有机遇也有竞争。不过,千呼万唤还未舍得出来的微信付费阅读,最后的真面目会是怎样的呢?

1、微信付费阅读会以怎样的形式推开?

以微信的调性来看,每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上线,一般会经历内测阶段,最后是全面公测还是邀请开通制,这个要看微信的布局。 不过可以猜到的是,前期很大几率会找头部大号或者知名博主先行测试。

2、微信付费阅读开放的公众号主体是企业还是个人?

大家知道,赞赏功能只开放给个人主体的公众号,意义上是为了鼓励原创。 如果以同样的出发点来看,微信付费阅读是否会只开放给个人公众号?

不过,这样的话付费的普及范围就会变小,加上赞赏功能只给个人公众号开放就曾遭到企业主体公众号的吐槽。所以最乐观的局面,应该是开放给开通了原创功能的个人或企业公众号使用。

3、付费金额该如何设置?

此前通过修改后台代码“体验”微信付费阅读时,单篇文章可以设置 0-200 元的区间范围。那么问题来了,设置的付费金额是全由作者设置,还是会像 众号互选广告 一样,微信根据公众号具体的用户数以及活跃度等指数给出参考的价格区间?

4、是否会有多种付费形式的出现?

常规理解下,微信付费阅读是以逐篇收费的形式存在,这也是最可能出现的形式。不过不排除微信付费阅读会模仿其他内容付费产品,推出月费或年费的方式,交了年费的人可以看到所有文章,没交年费的可以单篇付费后查看。

5、微信标原创有300字的门槛要求,那付费阅读是否会设字数的限制?

也就是说,一篇要设置付费的文章,让用户尝鲜的部分以及付费部分是否会有相应的字数限制,总不能给我看 20 个字,然后付费部分只有 200个字吧?

此外,如何保证原创、防范抄袭也是微信付费阅读需要考虑的问题。打个比方,我的一篇原创文章已经在其他平台发过了,然后搬过来公众号收费,这对于已经看过这些内容的用户来说是一种无效消费。

上面这种情况强调文章是我原创的,如果我是随便搬别人的文章过来收费,除了有可能触发公众号的原创保护机制,被识别出来外,那些没被识别出来的内容又该怎么处理?果酱妹能想到的是,付费后发现是抄袭文,转而愤然举报。

可以预见的是,内容付费产品将会有更多形式的出现,不仅限于音频、文 字、问答, 微信付费阅读作为后来者,对标的是公众号,是在做和看公众号的这批人。

对于大部分公众号来说, 微信付费阅读 可能不是门大生意,但绝对是学艺。

近期好文荐读:


如何重新获取读者信任?给媒体的3个建议


采访两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4个国际媒体样本:大胆玩,顺便把钱赚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合作、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或加小编微信:quxiadeyu请注明来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