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沙发布
传递政务信息,提供服务资讯,关注百姓关切——长沙发布随时为您守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沙发布

教育部推介!长沙这项工作成效明显

长沙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4-03 22: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湖南长沙雨花区强化文体活动
夯实“双减”成果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理念,以全员文体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联动“校内+校外”,全员文体理念生活化。 将全员文体延伸至更广阔空间,形成泛在可及的全员文体生态,让减负渗透在学习、生活的时时处处。
一是活动场景生活化。充分运用校内校外各类空间,因校制宜、因地制宜设立游戏图标、益智玩具箱和读书吧,开展生态运动跑,与周边企业共建1小时徒步圈,拓展文体活动场景。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等国家级实验区、全国青少年特色学校。
二是活动时间生活化。联动课间15分钟、阳光大课间、课后服务时间等,抓实文体活动“1234”工程,即每天1节体育课、2个阳光大课间、“家庭成长3道餐”、4个课间游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
三是活动方式生活化。开展“校长喊你来运动”、爸爸篮球赛、妈妈跳绳团、家庭音乐会、社区艺术节等活动,推动家校联动、全员参与,让文体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方式。
彰显“共性+个性”,全员文体课程体系化。 落实全员文体活动,课程与课堂是第一阵地。充分发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育人作用,全面减负、提质增效。
一是国家课程体系化。建立“4+2+4”文体课程体系,即开齐开足开好体育、音乐、美术、书法4项文体课程,每天开展上、下午2个30分钟“大课间”、4个15分钟“游戏课间”等,超额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 2 小时。构建“四自”体育教学体系,即学生自选资源、自学课例、自主合作、自我展评,提升课堂质效。
二是校本课程体系化。区域实施“普及学校特色课程+个性选班走课”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机制。全区开设特色文体课程,开展“器乐进课堂”,编写趣味田径、体育抗挫力学生读本等。创新推行“兴趣导向型体育走班制”,构建“双向选择-分层教学-动态管理”育人闭环。
三是课程管理体系化。坚持“一晒双导”机制强化课程管理。一晒,是指学校每期向教育局晒交课程表;“双导”,是指每周一次“抽检式”教学常规视导,每年一次“地毯式”常规管理量化视导,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与艺术类国家课程。同时全区每年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采取随机分组、“四不两直”看常态,将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的开展情况与成效纳入绩效考核。
统筹“培养+引进”,全员文体师资专业化。 落实全员文体活动与减负提质,提升育人实效,专业师资是第一保障。
一是教师配备专业化。积极推动持教师资格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歌手进校园任教,全面提升艺体教师专职化。
二是教师培训专业化。探索“专业提质+智慧赋能+竞赛驱动”的教师研训模式,开设文体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开展教师技能比武,着重加强对“三大球”教师专业培训,并倡导其他专业体育教师向“三大球”转岗培训,培育一批“三大球”领军体育教师。针对跳马学区建立“体艺成长直通车”计划,通过工作坊、专项课题指导等方式提升跳马学区体艺教育质量。
三是教师引进专业化。聘请退休教师、老艺术家、民间文化艺人等来校指导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引入专业教师向学校提供高水平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文体活动需求。
兼顾“普及+竞赛”,全员文体活动常态化。 破解“重少数轻多数、重竞技轻普及”难题,“全员常态参与”是第一要求。
一是全员参与成常态。大、小课间活动100%覆盖、运动会100%上场,全员“体艺2+1”100%落实,文体表现纳入“三好学生”等评选中。强化学生“校内+校外”技能训练天天不断,坚持体育课体能训练、大课间技能训练均不低于15分钟,倡导出汗的体育课、大课间。
二是全员社团成常态。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并整合各方资源,丰富社团项目,确保每个孩子至少可以选择一个体艺社团。每年开展社团成果展示,为孩子搭建展示平台,真正实现“一校多品牌、一生多技能”。
三是全员赛事成常态。坚持“班内选拔赛+年级车轮赛+集团(学区)预选赛+区级决赛”的进阶机制,每年开展区级“三大球”联赛、跳绳比赛、“三独比赛”等16项赛事。2024年参与班级赛事学生16万余人、校际赛事8万人、区级决赛近3万人,真正落实“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多所学校设置跳绳“双轨赛事”制,普及赛道开展“21天跳绳耐力赛”颁发2300枚达人勋章,竞技赛道涌现单日跳绳1500次的“校园吉尼斯”明星。
融合“传承+创新”,全员文体特色多元化。 全员文体要常抓常新,不断提升减负实效,坚持融合创新是第一关键。
一是特色课间趣味化。全区落实玩转“快乐一刻钟”游戏课间,鼓励学校设计多样化课间游戏,既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又益体增智。巧用校园地面绘制飞行棋、趣味跑、闯迷宫等校园“游戏乐园”,设置多种益智墙面游戏,确保课间15分钟成为“能量加油站”。
二是特色发展项目化。出台《关于雨花区中小学校“种大树”工程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各校因校制宜打造艺体特色项目,实施“‘种子’工程奠基、‘青苗’工程建队、‘大树’工程创牌”三级进阶模式,推动四大类别(音体美科)374个特色项目不断发展。
三是特色评价智慧化。推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创新利用数字化平台,运用智能穿戴设备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学生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运动负荷,科学把控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确保训练效果的可视化、可量化。建设智慧操场(AI跳绳、AI体测、AI跑步等智慧设备)及智慧体育数据中台,实时记录运动数据,生成个人运动画像。
雨花区全域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确保校校落地、人人参与、生生受益,学生放松了身心,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性情,提升了素养,减负提质落实润物无声。未来,将继续优化文体活动体系,打造特色文体教育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来源 丨教育部官网

编辑丨彭烨 校对丨袁小淇

审核丨杜进


图片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小布快报>>>

在长沙都实现 | 开在白瓷杯上的春天,美到炸裂!


湖南长沙:“三个高地”涌新潮 “两个融合”谱新篇


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在长沙开启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扫描二维码关注小布,解锁更多服务!

图片

戳这里,让小布知道你“在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