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效率火箭
高效搞定事情,尽情享受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卫视  ·  城市烟火 ... ·  昨天  
河北卫视  ·  蛇年首场寒潮来袭,风力较大,气温骤降 ·  昨天  
河北卫视  ·  中国味·非遗年 ... ·  2 天前  
河北卫视  ·  河北卫视今天19:30播出!“2025京津冀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效率火箭

【速报】精致的在线笔记工具 Craft, 也要「搞对象」了!

效率火箭  · 公众号  ·  · 2024-08-11 15:30

正文


Craft 是 另一个 Notion?

如果大家从没有听过说过 Craft 这款笔记 App,这也正常, Craft 的名声远没有 Notion 响亮,但我个人觉得 从精致角度而言,以及我有限的用途来看,Craft 都是出类拔萃的工具。


事实上,火箭君个人是长期的 Craft 付费用户,我并没有付费订阅 Notion,但一直在使用 Craft。大家知道我的主要笔记都「沉淀」在Obsidian,但这些都是本地笔记。我对 Craft 的用途是:

  • 可以即时处理一些需要在线编辑的笔记

  • 可以分享笔记给其他人

这些都是 Obsidian 的短板。尤其对于「分享」或者说「发布」而言,文档的「颜值」还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虽然我不是「颜值主义」,但是 Obsidian 甚至 Notion 在这点都远远不及 Craft。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把 Craft 作为一个精致的在线文档工具来使用(像 Google Doc, 以前的石墨文档……)实际上,Craft 功能远不止于此。Craft有日历,双链,协作…… 更像一个 Notion,但是 它没有 Notion 的 Database。直到最近, 我收到了 Craft 的官方通知, 他们将推出 「对象集合」(Objects)这个新机制来弥补缺陷。


人人都说「对象」,但「对象」是什么?

首先,我觉得「对象」是个模糊的概念,各家App,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以前提到 Capacities 这款 App 时,就有「基于对象」的概念。Capacities 将一切笔记信息记录看作是「对象」,这个对象更像是「元信息」+「本体信息」的一种记录体。

Craft 的「对象机制」其实是「对象集合」(Objects),不是笔记本身,而是笔记里面的一种「组件」,换句话说,就是 Notion 的 Database 模块。

这种预定格式的「对象集合」,可以随时插入到 Craft 的文档当中,像是一种迷你的「表格模板」。


例如:我们可以有「任务」对象集合,还可以有「联系人」,「Wiki 词条」…… 反正都可以自定义,大家可以自己决定有哪些类型的「对象集合」。


说到 Notion, Notion 在这个领域遥遥领先,以至于我们有种错觉,好像其它几家笔记工具只是在对标 Notion Database。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说明,「结构化」信息一直是一部分生产力用户的最爱。从有电子表格开始,Lotus1-2-3,Excel 和后来的 Airtable 都反反复复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折腾「对象」到底图个啥?

对于 Notion 来说,一定是大家有了某种明确意图,才会建立 Database, 才会 确定「对象类型」。比方说:一个「交易记录」表格,里面有各种往来交易记录,便于查询,排序 ……

对于 Capacities 来说, 用户可以先记录笔记,然后不断完善对象类型,并套用到后续新生成的笔记上。比方说,我随便记录了一个「联系人」,又记录了一个「联系人」发现有一些共性,…… 可以不断补充出 诸如:「电话」「地址」之类的对象属性,供以后新对象填写,其实就是「笔记模板」(Obsidian 也发展了类似机制 称为 元信息)。好处是一旦形成对象,就可以聚合这些对象,通过属性进行检索,是另一种形式的「数据库」。

Crafts 更像是 Notion,而且可以预设 Database 模板供以后插入文档使用,一旦形成视图,后面几乎和 Notion 一样了。大家殊途同归,形式略有不同,但对高度组织信息的「增删查改」几乎都是一样的。下面是 Craft 官方展示的几个用例:

Tasks

Trip Planner

Team Wik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