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基层员工登上央视春晚 ... ·  3 天前  
航空工业  ·  护航亚冬,“吉祥”相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被白岩松、朴树吹爆10年的它,到底是什么神仙?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2-14 20:57

正文



今日BGM,《达摩流浪者》,万晓利。

《读库》出圈是由2019年底的一则微博引发的。

从不求人的六哥 (读库主编) 破天荒地公开发了一封求助信,开头第一句:

“多事之秋,读库需要您的帮助。

具体原因是,他们在北京五千平米的库房因某不可抗拒的因素,需要搬迁至其他城市。而老六拿不出这笔“搬家”费,只能恳请读者朋友多买书,帮他们清库存,全场图书八折销售。

这样,一是有了“搬家”经费,二是可以尽量腾空货架,减少迁移成本。


很快,这条微博得到了社会各界爱书人士刷屏式转发。

大家都很诧异:

“大名鼎鼎的《读库》连一次搬家费都付不起?”

“六哥居然这么穷?”

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是周围喜欢读书的人,很少有不知道《读库》的。

有些人甚至简单粗暴地用 “中国最好的出版机构” 去形容它。

可就这么一个有口皆碑的团队,在2019年的那个冬天遇到了困难,不得不向外界求助。


发出求助信的那一天,六哥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

他已经连续做《读库》十四年了。

而这一次书库被迫搬迁,也已经是第六次。就和在城市里租房住的年轻人一样,每次搬家都身心俱疲。

对六哥来说,这十四年,几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那就是编稿。

用他自己的话说,“坐在地铁上、吃着饭、甚至做梦都在想着编稿。”

他坚守着做书人的责任和担当,把控着每一篇文章的质量。 一篇稿子无论几千字还是几万字,他逐字逐句,删删改改,呈现给读者扎实的内容。

他的愿望很简单, 就是为人们的大脑提供养料、开拓更宽阔的人生视野。

让这些有趣、有思想、有品位的好文章,不被大众错过, 更希望人们因读到它,而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可是随着互联网像水电煤一样渗透进千家万户,纸质书,尤其是承载严肃内容的纸质书市场一直在萎缩。

这次求助也算是六哥第一次借助互联网手段大面积宣传。

但说是求助,其实只是打折卖书,是其他商家的常规操作而已。

《读库》这么多年,坚持统一售价,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手段,只知道做书、印书,然后将书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这一次求助,外界反响巨大!

姚晨帮忙加油:


罗胖帮忙吆喝:


就连“失踪人口”朴树也找回微博密码,帮忙转发:


六哥没有想到,求助当天,《读库》官方旗舰店爆单,一天就卖出 3万件 ,销售量是平时的 5000%

他不敢看微博以及微信公号下的留言, 因为太感人!

读者除了买买买之外,都在感谢团队十几年的坚持,并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有找新库房地址的,还有直接打钱的……

其中得到APP、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直接拿出50万私房钱,让六哥随时借用。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力量确实太强了!

它不能凭空创造价值,但可以聚万众之心,在一瞬间传播价值、放大价值,连接千万人。


《读库》出圈后,订阅用户成倍增长。

六哥也开始慢慢用自己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做宣传。

他开始明白,互联网不是纸质书的敌人。

为了让《读库》活下来,他必须拥抱新的传播媒介。

他在自己的公号“六格拉底”上,经常用3-5分钟语音分享见解。

他与得到APP做联名会员礼盒,接受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还为了卖日历拍带货视频……


很有幸,就在2021年伊始,摇滚客也成了《读库》的合作方,为他们分销图书。

这么有价值的事,作为《读库》的读者,我愿意做,而且愿意投入大力气做。

在此,我郑重向大家宣布:

《读库2021》全年套装正式开启订阅。

添加客服微信(ID:guojiangxx520)即享优惠

如果你还不了解《读库》并有兴趣了解,请看以下更详细的介绍。


每个第一次听说《读库》的人,都会好奇:书里具体讲得什么?

一切有趣、有价值、有逼格的“小事”。

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刊发文学作品,凡是让人感觉枯燥催眠的内容,都不会出现在《读库》里。


趣味是它的底线 ,但不轻浮,因为每篇文章呈现的内容十分细致深入,让你看得入迷,看完后更是醍醐灌顶,对世界认知更进一步。

相比单一主题的图书,拥有杂志广博的《读库》更能让你体会到更丰富、多维的况味。


同一时空下不同的生存状态,人性的相互映衬,集中在一期,集合在一百期中,荒唐的人与事更荒唐地共处而互不知晓,让人有一种奇妙又沉重的穿越感。

仅读一两本,你的见识、谈吐、格局,便是今非昔比,看待社会问题更精准锐利。


以往《读库》内容有建筑史诗系列、漫邮记系列、游戏系列、未来系列、文学的故乡系列。

区块链、冰与火之歌、郭德纲、赛博朋克、人工智能……不论70后还是00后,都能在这里看到你感兴趣的内容。


《读库》便是这样一套有意思的书,它能够帮你提升认知,也让你思想更现代、高级。


快节奏时代,人人追求效率、概括,只有《读库》坚持让你了解生活里被忽略的细节,启发你深度思考,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谈话题更丰富、更易被赏识。

爱读书、和对世界现象仍旧充满好奇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添加客服微信(ID:guojiangxx520)即享优惠




好书离不开作者的加持。

十五年来,《读库》的作者不乏黄永玉、梁文道、赖声川这样的名家大咖。


也有某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写给普通大众看的文章,比如王南(建筑类)、贾珺(建筑类)、刘勃(历史)、朱石生(医学)等等。


他们在这里,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挖掘表象之下的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让你读着趣味横生,有不少惊喜收获。

此外,让《读库》成为中国杂志书高品质标杆的,还靠一个人,那便是主编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

他说,《读库》的原则是: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

正是他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才培养了一批稳定又忠实的读者,每年都期盼着mook系列。


媒体同行们更称《读库》是国内出版界的“奇迹”,它的严谨专业,值得每个爱书人一生品读。

比如央视名嘴白岩松,就一直为它摇旗呐喊。

他在各种场合与六哥举行对谈,为《读库》站台。

这两年更是成为了《读库》读者见面会的“御用”主持人,到哪都能看到他……

添加客服微信(ID:guojiangxx520)即享优惠





好书还可以传家。

不同于一般的订阅杂志,《读库》的装帧、纸张选择都是优中选优,让你从翻开那一刻便有愉悦享受。

它和读者之间的四字密码。我们看到封面上,每一期都有四位数字。四位数字的前两位,表示年份,比如2006年出的《读库》,前两位数字就是06。后两位,则是当年的编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